光缆维护基础知识 221. 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
22. 光缆布放的牵引张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 。
瞬间最大张力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 100% 。
23. 光缆线路维护方针:“预防为主,防抢结合”。
24. 光纤通信中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是0.85 µm, 1.31 µm, 1.55 µm 25. 直埋光缆埋深,全石质(从沟底加垫10公分细土或沙土的顶面算起) 0.8米26. 直埋光缆埋深,市区人行道 1.0米,普通土、硬土 1.2米。
27. 标石要求,接头处的标石埋在直线线路上,面向接头。
28. 单模光纤的色散可分为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其中,主要受材料色散的影响。
29. 面对光缆截面,由领示光纤以红—绿顺时针方向为 A 端;东西走向敷设的光缆,该端应该朝向东方。
30. 标石要求,标石的一般埋深为 60厘米,出土部分为40±5厘米,标石的周围应夯实。
31. 村屯、主要道口、挖砂取土地带、过河渡口等地应设置标志牌,并且要字迹清楚,并符合规定。
32. 光缆敷设在易受洪水冲刷的山坡时,应做堵塞。
33. 架空光缆跨道杆档内应设警示牌或警示条;两侧线杆应设警示牌。
34. 角杆、终端杆、跨线杆、受雷击过的电杆、高压线附近杆、直线路每隔1.5—2km均设一处地线。
35. 架空光缆挂钩间距为 0.5m 。
36. 当长途线路发生障碍时,遵循“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
37. 光缆线路障碍点的测试通常是用OTDR (光时域反射仪)来实现的。
38. 目前实用的光纤的化学成分主要由SiO2组成。
39. 光纤通信系统按光纤的模式分类可分为: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和单模光纤通信系统40. 石英光纤按套塑结构分类可分为紧套光纤和松套光纤。
41. 在接头盒的内部,通常采用熔接法完成光纤接续。
42. 连接器的优劣一般以插入损耗、回波损耗、插拔次数等指标来衡量。
43. 光缆布放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8~10(m/侧)。
44. 光缆布放局内预留长度15~20m 。
45. 直线标石埋在直埋线路的正上方,面向传输方向,当线路沿公路敷设且其间距较近时,可面向公路;接头处的标石埋在直线线路上,面向接头;转角处的标石埋在线路转角的交点上,面向内角;预留标石埋设在预留处的直线线路上,面向预留;地下障碍物标石面向始端。
46. 单模光纤连接损耗的产生原因中,影响最大的本征因素是模场直径。
二、选择题1、光纤熔接机面板上( )是用于手动方式控制熔制机械. ( D )A SET键B ARC键C CND键D MOTOR键2、光纤余纤收容方式最常用的是( B )A.近似直接法B.平板式盘绕法C.绕筒式收容法D.随意放入盒内3、OTDR的工作特性中( )决定了OTDR所能测量的最远距离. ( D )A盲区B发射功率C分辨率D动态范围4、OTDR测量成端活动连接损耗在( )之间时可判定成功. ( C )A 0-0.1dBB 0.1-0.5dBC 0.5-1dBD 1-2dB5、由( )引起的损耗,在OTDR显示仅为背向散射电平跌落.( A )A弯曲B活动连接C机械连接D裂纹6、OTDR的脉宽增大后,其分辨率会(B )。
A不变B降低C升高7、OTDR测试中,宽脉冲的动态范围( A )窄脉冲的动态范围。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8、光纤包层中掺有杂质的原因(B )。
A提高折射率B降低折射率C提纯工艺达不到D减小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9、目前通信光缆大多采用( B )维护。
A 充气B 充油C 其他10、OTDR的折射率设置高于光纤的实际折射率时,其测试的距离会( B )A不变B减小 C增大11、光纤端面的清洁工具有( ABCD )A、光纤清洁纸B、酒精、棉球C、光纤气体清洁器D、光纤清洁带12、在光缆割接和光缆故障抢修过程中,对光缆进行OTDR测试之前,必须首先( B )光端机设备与光缆的连接。
A 跳通B 断开 C 虚连接 D 实连接13、OTDR的工作特性中( )决定了OTDR所能测量的最远距离.( D )A 盲区B 发射功率 C 分辨率 D 动态范围14、光缆交接箱应具备等基本功能。
( C )A、光信号噪声过滤、光缆成端固定、尾纤熔接存储B、光信号放大、光缆成端固定、光路调配C、光缆成端固定、尾纤熔接存储、光路调配D、光信号滤波、尾纤熔接存储、光路调配15、下列OTDR的使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A、平均时间越长,信噪比越高,曲线越清晰。
B、脉宽越大,功率越大,可测的距离越长,分辨率也越高。
C、脉冲宽度越大,盲区越小。
D、分别从两端测,测出的衰减值是一样的。
16、直埋光缆施工时,埋深标准要根据敷设的地段或土质决定,比如:普通土(硬土)的埋深应( C )。
A ≧1.0米B >1.0米 C ≧1.2米 D >1.2米17、光缆障碍抢修的基本原则是(ABC)A 先抢通后修复;B 先主干后支线;C 先主用后备用;D 先室内后室外;18、入户光缆的特性有(ABCD)A 抗拉伸B 抗弯曲 C 抗侧压 D 阻燃19、( B )工程上常用的光纤接头的增强保护措施是。
A、金属套管补强法B、热可缩管补强法C、V型槽板补强法20、( B )直埋光缆在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地段的埋深应大于等于米。
A、0.8B、1.0 C、1.221、( C )架空光缆与公路交越时,最低缆线到地面的最小垂直净距为米。
A、3.0B、4.5 C、5.522、( B )干线光缆工程中,绝大多数为光纤;而尾巴光纤都是光纤。
A、紧套,松套B、松套,紧套 C、紧套,紧套23、( A )光纤线路损耗,一般不采用测量。
A、剪断法B、插入法 C、后向法24、( B )架空光缆的吊线一般采用规格为的镀锌钢绞线。
A、7/2.0B、7/2.2 C、7/2.625、( A )通信故障分为四类:。
A、通信事故、重大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B、严重事故、重大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C、严重事故、通信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D、严重事故、通信事故、重大故障、一般故障26、( D )在执行重要通信任务期间在用业务发生全部阻断,影响重要通信任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为。
A、通信事故B、严重故障C、一般故障D、重大故障27、( D )直埋光缆与路旁行道树的最小净距离为米。
A、2B、1.5C、1.0D、0.7528、( B )通常,各种色散的大小顺序是。
A.模式色散>>波导色散>材料色散B.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C.材料色散>>模式色散>波导色散D.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模式色散29、( B )光缆接头,必须有一定长度的光纤,一般完成光纤连接后的余留长度(光缆开剥处到接头间的长度)一般为厘米。
A、50~100B、60~100 C、80~12030、( A )下面选项满足全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n1为纤芯的折射率,n2为包层的折射率)。
A、折射率n1必须大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大于临界角B、折射率n1必须大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小于临界角C、折射率n1必须小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大于临界角D、折射率n1必须小于折射率n2;光线向界面的入射角应小于临界角31、( C )光缆交接箱具备等基本功能。
A、光信号放大、光缆成端固定、尾纤熔接存储B、光信号放大、光缆成端固定、光路调配C、光缆成端固定、尾纤熔接存储、光路调配D、光信号放大、尾纤熔接存储、光路调配32、( C )下面选项是按照光缆的敷设方式分类的。
A、紧套光缆、松套光缆、束管式光缆和带状多芯单元光缆B、多模光缆、单模光缆C、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和水底光缆D、市话光缆、长途光缆、海底光缆和用户光缆33、( B )偏振模色散是单模光纤特有的一种色散英文缩写是。
A、PCMB、PMDC、ADM D、OADM34、( A )光缆的所有金属构件在接头处电气连通,局、站内光缆金属构件全部连接到保护地。
A、不进行B、视情况进行C、进行35、( C )光缆在施工安装过程中,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倍。
A、10B、15C、20D、2536、( A )在架空光缆的架挂中,光缆挂钩卡挂间距要求为 ,允许偏差不大于±3cm,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距吊线在杆上的固定点边缘为左右。
A、50cm、 25cmB、50cm、 30cmC、60cm、25cmD、60cm、30cm37、( C )架空光缆与普通公路平行时,最低缆线到地面的最小垂直净距为米。
A、3.0B、4.5 C、5.538、( C )光在单模光纤中的部分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传输。
A、包层B、涂敷层C、纤芯39、( A )下列色散中,在单模光纤中不存在的是。
A、模式色散B、材料色散C、结构色散( D )下面光纤可应用用于10Gb/s 40、以上速率DWDM传输,是大容量传输,DWDM系统用光纤的理想选择。
A、G651多模光纤 B、G.652(非色散位移)C、G654光纤(最低衰减单模光纤) D、G.655(非零色散位移)41、( B )常规单模光纤的零色散波长窗口在。
A、0.85 µmB、1.31µm C、1.55 µm42、( C )下面是色散补偿单模光纤的是。
A、SMFB、MMF C、DCF43、( C )光在单模光纤中的部分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传输。
A、包层B、涂敷层C、纤芯44、( C )目前使用的光纤一般是光纤。
A、阶跃型多模光纤B、渐变型多模光纤C、阶跃型单模光纤45、( B )一般光缆的标准出厂盘长为。
A、200米B、2公里C、4公里46、( C )主要是为DWDM而开发的光纤是。
A、G.651B、G.652 C、G.65547、( B )在1.31 µm窗口色散为0的光纤是。
A、G.651B、G.652 C、G.65548、( C )下面波长中,损耗最小的是。
A、0.85 µmB、1.31µm C、1.55 µm49、( B )某GYTA光缆直径为15mm,一般选用的挂钩程式应为。
A、25B、35C、45 D、5550、( A )光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倍,施工过程中应不小于倍。
A、15,20B、20,15C、15,15D、20、2051、( A )地线的引线一般采用的塑料护套的多股铜线。
A、16 mm 2B、25mm 2C、50mm2 D、16cm252、( C )光缆以牵引方式敷设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上。
A、光纤B、外护层C、加强构件D、都可以53、( C )光缆敷设后应立即进行预回土cm,应是细土,不能将砖头、石块或砾石等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