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高职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009届)题目:企业信息化建设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姓名:汪东苏学号:104031指导教师:张磊职称:网络中心主任完成时间:2011年11月01日成绩: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信息社会和企业信息化 (3)1.1信息的概念 (4)1.1.1信息的定义 (4)1.1.2信息的功能 (5)1.2信息化的发展 (6)1.3企业信息化概念 (9)第二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10)2.1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10)2.2目前国内的企业信息化发展 (11)第三章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12)3.1信息化基础平台------计算机网络 (12)3.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2)3.2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 (12)3.3建立高效的实施保证体系 (13)第四章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 (14)4.1数据库服务器的规划与选择 (14)4.1.1数据库服务器的规划 (14)4.1.2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 (15)4.2企业信息化网络方案 (15)4.2.1广域网解决方案 (15)4.2.2企业园区网解决方案 (16)4.2.3VoIP解决方案 (16)4.2.4企业VPN解决方案 (16)第五章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中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

在此背景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研究,报道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方法,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力;建设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and Networ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has been not only the Crucial Factor to Enterprise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most Active Driving Force.For this Reason,the Author has Studi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 to Report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Necessity,the Cont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By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Network Technology and Data-based technique(DBT),People can Manag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Realize the Share and Effective use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Keywordsenterprise;information;competitiveness;construction第一章信息社会和企业信息化随着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全面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信息共享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

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激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活跃的生产力,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已步入信息化社会。

物质、能源与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人类开始从主要依赖物质和能源的社会步入物质、能源和信息三位一体的社会。

信息技术是当代人类最活跃的生产力,正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

各种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它们支撑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科学研究、网络教育、能源、通信、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必须的重要资源。

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和重视未来的信息社会,发达国家借助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本国产业结构重组,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我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基础设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多元结构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必须按照国家既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中,存在大量全局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产业结构和国民素质、实现观念和体制的转变。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全局的、长远的、基础性的任务。

企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力军,应该主动创造条件,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

1.1信息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比较广义且模糊,对信息的含义没有明确的定义。

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使人们开始探讨信息的准确含义。

1.1.1信息的定义1948年,美国数学家仙农(C.E.Shannon)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在信息的认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堪称信息论的创始人。

这篇论文以概率论为基础,深刻阐述了通信工程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和信道容量的方法和一般公式,得到了著名的编码三大定理,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

仙农发现,通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在本质上都是随机的,可以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仙农在进行信息的定量计算的时候,明确地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定性程度的减少。

这就表明了他对信息的理解: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虽然仙农的信息概念比以往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局限性,这一概念同样没有包含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只考虑了随机型的不定性,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

1948年,就在仙农创立信息论的同时,维纳(N.Wiener)出版了专著《控制论:或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创建了控制论。

后来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统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维纳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包含了信息的内容与价值,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信息的功能与范围,但也有局限性[3]。

由于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没有将信息与物质、能量区别开来。

1975年,意大利学者朗高(G.Longo)在《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一书的序言中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式、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

当然,“有差异就是信息”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就不够确切。

所以,“信息就是差异”的定义也有其局限性。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信息的定义有100多种,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揭示了信息的特征与性质,但同时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1988年,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并通过引入约束条件推导了信息的概念体系,对信息进行了完整和准确的描述。

信息的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而且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还能转化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下面讨论一些与信息概念关系特别密切、因而很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

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

也可以说:消息是信息的笼统概念,信息则是消息的精确概念。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如果引入必要的约束条件,则可形成信息的概念体系。

信息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与功能,也可以进行测度。

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信息论的出现。

1.1.2信息的功能信息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导向资源。

生物生存与自然环境之中,而外部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如果生物不能得到这些变化的信息,生物就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可能被变化了环境所淘汰。

信息是知识的来源。

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结晶,知识一方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方法,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可以通过一定的归纳算法被加工成知识。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决策就是选择,而选择意味着消除不确定性,意味着需要大量、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

信息是控制的灵魂。

这是因为,控制是依据策略信息来干预和调节被控对象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没有策略信息,控制系统便会不知所措。

信息是思维的材料。

思维的材料只能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而不可能是事物的本身。

人的思维和智慧是信息过程的产物。

1.2信息化的发展由于信息化涉及各个领域,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因而不同的领域和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信息化”问题时,往往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但总的来说: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

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

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

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