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杠分区和烫发基础理论知识
烫发卷杠的分区会影响花型,我们必须要了解烫发分区和卷杠的角度会出来什么效果,才能决定烫什么发型。
通常用的就是平卷、竖卷、斜卷,今天我们具体说一下各种卷杠会出现什么花型。
1,水平发片,头顶区多用(适合发量少的,出来效果散乱)。
2,直立发片,枕骨区以下多用,(竖感强烈,花型不易散开,用在发量多,控制力强)。
3,斜发片,用在侧部区多。
4,梯形发片,多用后头部(支撑蓬松作用)。
5,方形发片,多用与全头,如扭转(整齐)
6,三角形发片,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散乱。
7,圆形发片,蓬松动感。
8,弧形发片与菱形发片,自然柔和起到连接作用。
1.烫发是利用卷度将头发的发束重叠或是产生空隙的效果。
2.热朔烫能让顾客上瘾,冷烫能发挥设计创意。
3.曲线代表舒适,直线代表冷酷。
4.直发与卷发的融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5.烫发卷度就是赋予头发甜美与温柔感,直发赋予冷酷与意志力
6.颈部区的卷度卷型会影响长度,侧部区的卷法会影响脸形,冠顶区的卷度卷型
影响分线,毛流,走向,动感。
7.大卷代表轻柔,波浪代表柔和,小卷代表重强。
8.发根的卷度可表现份量感,发尾的卷度可做出律动方向感。
9.烫发发束分三种a.横向平饶法-->表现份量感b.纵向平饶法-->表现发束感
c.斜向平饶法-->表现立体感
10.大小不同的发卷重叠组合可以表现质感强弱混合,产生旋律。
11.头发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发型设计是让人生活更加幸福。
12.洞察力,设计性,和技术不断提升是互相关联的
烫发卷杠发尾摆放方向对发型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烫发卷杠的方向和卷杠的圈数影响着发型的效果,但是卷杠发尾的摆放方向也影响了烫发的纹理方向
1、向内进杠:发丝纹理走向,会向脸部包进,发根也向脸部
2、向外进杠:发丝纹理走向,全向后部包出,发根也会向后部。
完成后,发花呈现自然螺纹状态,非常柔和,适合造型烫或追求时尚的女性倾斜状进杠:倾斜状进杠时,杠芯是否与地面呈现45度敬135度提升
V型进杠:这种进杠常采用V型发片纵向90度横向90度进杠,方向推动力会后移。
1、V型内卷:发稍向上,完成后,发稍向前向上翘,发丝纹理会向前冲。
2、V型内卷:发端向下,完成后,发稍向前向下弯,发丝纹理会向前冲。
3、V型外卷:发稍向上,完成后,发稍向后向下翘,发丝纹理会向后冲。
4、V型外卷,发稍向下,完成后,发稍向后向上翘,发丝纹理理会向后冲。
在进杠时发尾摆放可以分如下三种:
1、平杠芯:在进杠时,发尾与杠芯之间是平行状态,无论是水平进杠,螺旋进杠,还是v型进杠等,这种方式烫后,发尾的张力很好,弹性最佳。
2、置杠芯左侧或向上:就是在进杠时将发尾斜向左侧45度进杠完成发尾自然柔和。
3、置杠芯右侧或向上:就是在进杠时将发尾斜向右侧45讴进杠,完成发尾自然柔和\
烫发划分发片之落差区别
水平发片:在同等高度下其落差为厚重,纹理连接
垂直发片:在同等高度下其落差为轻柔(层次感)
内斜发片:在不同等高度下其落差为前倾,(前长后短)纹理向前(斜向前)(前低后高)外斜发片:在不同等高度下其落差为后倾,(前短后长),纹理向后(斜向后)(前高后低)扭转发片:落差参差不齐,凌乱纹理
放射发片:后部、侧部连接,落差四周散开
圆弧发片:落差随生长流向,向四周散开
烫发所分发片所产生的效果
长方形发片:卷度均匀,适合发面积卷发
三角形发片:烫后呈束状
正梯形发片:面积比三角形大,也成束状
竖梯形发片:宽面的头发朝窄面头发走
圆形发片:易于融合,分片无角
扭转发片:扭转再卷,发卷方向改变
烫发时卷杠摆放之效果
水平卷杠(横):若向下卷纹理连接,方向向下服帖若向上卷,纹理凌乱跳跃感方向向上 \竖向卷杠(纵);头发流动性大于平卷法,纹理连接,上、下层错位,层次感强,方向向左,
向右,向下
内斜卷杠(斜):前低后高,纹理向前,缓和的制造出方向感
外斜卷杠(斜):前高后低,纹理向后,缓和的制造出方向感
烫发所表现的三种形态
“C”型卷:卷1圈半,操作时卷2圈,因为有重力。
表现年轻、活力
“S”型卷:3圈以上表现高贵大方
螺旋型:竖卷或哦螺旋卷表现华丽、成熟迷人
烫发排位分析(杠子摆放之整体状态)
长方形排位:最常用基本形式,基本走向向下,杠子可横向,纵向斜向及混合摆放(排列)砌砖式排位(砌砖型):如建筑排列砖块的方法,错落有致,发卷之间紧密相连,不留空隙,适合各种摆杠
圆弧形排位:圆弧形交替排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圆弧排列在一起,方向相反,圆弧可以是直角,对角或平行放置,以斜向摆杠为主
烫发时,发片提拉角度与效果
45°——发片与头肌呈45°角度,发杠卷至头肌时,发根离发杠有一段距离,发根是直发效果:发根服帖且后倾
90°——发片与头肌呈90°角度,发杠卷至头肌时,发根紧贴发杠,发根站立(轻微)效果:发根微蓬
135°——发片与头肌呈135°角度,发杠卷至头肌时,发根全部卷曲
效果:发根膨胀,松散
105°——发根完全站立,蓬松
125°——发根服贴,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