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37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4.6 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6.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2 亿元,增长8.7%。

三次产业比例为4.8∶49.1∶46.1,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为68462元,比上年增长7.9%,按年平均汇率(1:6.1927)计算,合11055美元,比上年(10039美元)增加1016美元。

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之后,重回第5位。

(一)经济运行稳开稳走平稳增长是2013年浙江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

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为8.3%,前三季度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由于四季度上年同期基数提高较多,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三大需求、三大收入也都平稳运行。

1.三大产业发展平稳。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2013年,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0.1%、5%、-3.4%和2%。

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推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

粮食播种面积12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总产量734万吨,下降4.7%。

药材、花卉苗木等效益农业发展较好,播种面积分别增长2.2%和4.1%。

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545万吨,比上年增长1%;肉类总产量173万吨,下降4.2%。

夏季连续高温干旱和“菲特”台风洪涝灾害对晚稻种植生长,秋杂粮作物、茶叶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生长,水产、禽蛋养殖等影响较大。

工业产销平稳增长,用电量继续回升。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

销售产值61837亿元,增长7.1%,增幅比上年回升1.2个百分点。

内销好于外销,内销产值50237亿元,增长8.3%;出口交货值11600亿元,增长2.2%。

全社会用电量3453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2545亿千瓦时,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5.9%,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升2.6和1.3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升。

2013年,三产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0.5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47%。

其中,批发和零售、房地产、金融、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8.7%、8.1%、6.5%、4.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全社会铁、公、水路交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7.4%,与上年相比,货物周转量增幅回升1个百分点。

邮电业务总量1179亿元,增长15.1%。

旅游总收入5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202亿元,增长16.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3.9亿美元,增长4.7%。

1-11月,限额以上交通、信息、商务、科技、文化、居民服务等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

2.三大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20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其中,民间投资12396亿元,增长17.3%,占投资总额的61.4%。

投资项目推进力度加大。

施工项目4.4万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5万个,比上年增长10%。

随着“万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程”的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投资4715亿元,增长19%。

房地产开发投资6216亿元,增长18.9%,房屋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增长19.2%和9.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22%和26.6%。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如果包括未纳入现行统计制度的无证个人网店零售额测算数据,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口径增长速度可达13.7%。

汽车类零售额2713亿元,增长10.7%,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从上年的10.2%回升至16.5%;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建材装潢、五金电料、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0%、26.9%和6.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4%;日用品、通讯器材、中西药品和服装类零售额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增长20.7%、16.7%、15.8%和10.9%。

出口较快增长。

2013年,进出口总额33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2488亿美元,增长10.8%;进口870亿美元,下降1%。

出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江苏、山东、上海2.9、10.7、6.3、12个百分点。

传统产品增长势头较好,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5.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7.3%,灯具出口增长25.7%。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量质并举。

2013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72家,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43.8和14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和8.3%。

新引进世界500强12家,新批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5家。

全年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568家,对外直接投资额55.2亿美元,增长41.7%,创历史新高,全省经核准设立的境外营销网络项目共551个,中方投资额47.5亿美元,占总量的86.1%。

3.三大价格两涨一跌。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涨幅比上年略升0.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

12月环比上涨0.3%。

全年食品、衣着、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3.8%、2.9%、2.5%、2.5%、2.2%、0.3%;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2%和0.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降幅逐步收窄。

2013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购进价格下降2.3%,降幅均比上半年缩小0.5个百分点。

从分月情况看,12月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比降幅最大的4月分别缩小1.5和1.4个百分点。

房价总体上涨。

据2013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监测数据,与上年同月相比,杭州上涨11.5%,宁波和金华分别上涨7.8%和7%,温州则下降2.8%。

与上月环比,杭州上涨0.1%,连续上涨了14个月;宁波上涨0.5%,金华上涨0.2%,温州下降1.7%,温州是唯一一个同比和环比均下降的城市。

4.金融运行平稳,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金融机构存款多增,贷款少增。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新增存款7051亿元,同比多增1262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53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新增贷款5705亿元,同比少增562亿元。

从境内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增长7.7%,中长期贷款增长14.3%,票据融资下降8.7%。

1-1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805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1051亿元,同比增加309亿元。

(二)转型升级稳中有进1.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从工业结构看,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5.6%和33.8%,均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5%。

从服务业结构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

1-11月,限额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和34.1%。

从投资结构看,实体投资和大项目投资增长较快。

2013年,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不含房地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5.9%、15.8%和19.5%;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661亿元,增长25.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上年的61.1%上升到66.3%;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4.1%上升到45.8%。

2.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实施“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预计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占生产总值比重约为2.2%,比上年提高约0.12个百分点。

2013年,公共财政科技投入191.9亿元,增长15.6%。

专利申请量29.4万件,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27万件,增长28.5%;专利授权量20.2万件,增长7.3%,发明专利授权量11139件,下降3.7%。

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11月同比增长1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出10.7个百分点;全年新产品产值率为26.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3.重点工作进展良好。

加快“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相关改革,积极实施治水治污、“四换三名”、扩大有效投资、浙商回归、“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双清”行动等“组合拳”,取得了较好成效。

浦阳江流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如,在“机器换人”方面,2013年,工业投资中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2941亿元,增长17%,占工业投资的41.8%;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5%,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10.2%。

在“腾笼换鸟”方面,据省经信委资料,全省25个块状经济和7个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共淘汰关停1.8万家企业(作坊),淘汰18个行业1658家企业落后产能。

在“电商换市”方面,网络零售发展势头迅猛。

据省商务厅初步测算,2013年,全省共实现网络零售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88.5%,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省内居民共实现网上消费2262亿元,增长73.3%。

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方面,据省商务厅资料,2013年,全省“市场采购”新兴贸易方式出口15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倍,直接拉动全省出口4.5个百分点。

在“浙商回归”方面,据省经合办统计,全年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75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34%左右。

在新设企业和“小上规”方面,据我省基本单位统计库数据,全年新进入“三上”企业9430家,其中,“三下”升“三上”7288家;新开业(投产)企业2142家。

新进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库的企业5135家,其中,“规下”升“规上”4732家,新开工投产企业403家;新进入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统计库的企业3299家,其中,“限下”升“限上”2556家,新开工投产企业743家。

新开业资质以上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企业996家。

据省工商局资料,全年共完成“个转企”10万余家;新设企业21.4万家,比上年增长80.5%。

2013年末,全省市场主体总量372万家,比上年增长8.2%,在册企业108.48万家,增长18%,其中,私营企业93.9万家,增长2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