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工初训(模块一)
(二)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外伤。 • 电伤包括: 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
2-2 触电事故的种类及方式
二、人体触电的方式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主要有 三种情况: 单相触电(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一根相线和零线)即电流 通过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现象 两相触电(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根相线)作用于人体的 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跨步电压触电(如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 电位差引起的人体触电)跨步电压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电 流大小、地面特征、两脚跨距以及两脚方位等
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死亡。1min内挽救的几率为约80%;六分钟 内抢救的几率为10%;而十分钟之后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2-4-2 脱离电源后的抢救
二、.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 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 • 看——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 听——用耳朵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吸声音 • 试 —— 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 无搏动。
•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 款。”
1-2-1
安全生产法
• 第一百零九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 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 规定处以罚款:
•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 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工作许可人(值班员)
3. 工作监护制度 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 用于电工作业的书面依据的工作票一式两份。 • 已结束的工作票,要保存3个月。
1-4
1、停电
电工作业安全工作制度
(3)在44KV以下的设备上进行, 安全距离大于上面的规定,但小 于下面规定的,同时又无安全措 施的设备。 10KV及以下 0.7m 20~35KV 1.0m 44KV 1.2m 60~110KV 1.5m 154KV 2.0m 220KV 3.0m 330KV 4.0m (4)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 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2-4-2 脱离电源后的抢救
三、触电急救操作——心肺复苏法
1、畅通气道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1)单人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 过程:30比2(先按压30次左右,再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5个循环左右 判断有无1、意识2、呼吸3、脉搏; 2)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反复进行,两人进行的抢救 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两人可进行交换,但尽量少停顿,停顿的时间不要超过 15秒。
1-2-1
安全生产法
• 新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 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1-2-1
安全生产法
• 新的《安全生产法》于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 •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增加完善了15项法律规定,创新建立 了10项法律制度,强化了10项法律规定。 • 新《安全生产法》坚持了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 安全发展”,并明确规定“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 会监督的机制。” • 新的《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防 止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 济发展。
26
• 气道畅通后,捏住伤员的鼻子,救护者深吸气,对 伤员大口吹气,保持1~2秒(注意掌握吹气量的大小: 小则不管用;大则引起肺膨胀,造成二次伤害)注: 进行人工呼吸时,眼睛要注意伤员的胸膛有无起伏。 3秒左右重复上述动作,施救频率应保持正常呼吸节 律,每分钟使伤员呼气十多次,如果伤员牙关紧闭, 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嘴唇保持紧闭,防止漏气)
1-3-2 电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 电工作业,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 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电工作业包括: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 工作业、防爆电气作业。 • 国家规定了11种作业类别为特种作业。 1电工作业,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3 高处作业,4制冷与空调作业,5煤矿安全作业,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 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8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9危险化学品安全作 业,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11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的责令生产经营单 位为50mA) 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2-2 触电事故的种类及方式
一、触电事故的种类 (一)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大约85% 的触电伤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 • • • 电击的主要特征:伤害人体内部、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致命 电 流较小。 电击的分类: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或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部分所 形成的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 电的导体所发生的电击。
低压电工初训
太仓市安监局培训中心
授课教师
马建芳
第一章
电工安全生产知识
1. 安全生产方针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3. 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安全职责条 件 4. 电工作业安全工作制度
1-1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安 全生产工作的“十二字方针”。
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4
电工作业安全工作制度
一、电工作业安全的组织措施
1. 工作票制度 1)第一种工作票:包括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高压室内的二次接
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采取安全措施的。
2)第二种工作票:包括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P15页) 3)口头和电话命令:用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工作票以外的其他工作。
5、个体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精神与心理状态、男女有别、长幼区分)
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 三级: 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A;女性 0.7mA) 是指在一定的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
•
摆脱电流(成年男性9mA;女性 6mA) 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致命电流-触电电流(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
2-3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特别是 6—9月,事故最为集中);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但在专业电工中,高压触电事故 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3.携带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一般是单相触电事故多; 6.非电工触电事故多于电工; 7.农村多于城市,据部分省市统计,约多出两倍; 8.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1-3-1 电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 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 电工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 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 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 理缺陷; • 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 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1、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做好自身防护。 2、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3、如果是夜间抢救,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以避免延 误抢救时机。
22
2-4-2 脱离电源后的抢救
一、伤员的应急处置
• 神志清醒,通风处平躺,密切观察; • 神志不清,仰躺,确保气道通常;用 5S 时间呼叫或拍打伤者, 判定有无意识;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 • 需要救治的伤员,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联系医疗部门。 • 注意!!!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一般缺氧超过 8min 就会造成
二、电工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 (1)待检修的设备;
( 2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 范围小于以下距离的设备:
10KV及以下 0.35m
20~35KV
44KV
0.60m
0.9m
60~110KV
1.5m
二、电工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
2、验电: 1)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合格的验电器; 2)在检修设备的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 3)验电前在有电的设备上进行试验; 4)如人在绝缘物上验电,不能指示者要接地线,且经过值班负责人许 可。 5)高压验电器必须戴绝缘手套。 3、装设接地线:验明无电后立即将三相短路并接地。注意装拆接地线 的顺序。装接电线要2人进行。 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5、电气线路的安全检查
1. 《安全生产法》 2. 《消防法》 3. 《职业病防治法》 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5. 《工伤保险条例》 6.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7. 《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9.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1-2-1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 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 者举报。 • 《安全生产法》所说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 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 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 《安全生产法》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后逃匿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