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交通部公路统计报表制度精编

(交通运输)交通部公路统计报表制度精编

(交通运输)交通部公路统计报表制度(交通运输)交通部公路统计报表制度交通部公路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9月总说明壹、为准确和全面了解全国公路基本情况,满足各级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需要,加强公路行业管理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工作,根据《统计法》、《公路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经国家统计局备案,备案文号为国统办函号。

三、本制度总体要求如下:1、统计季报报部截止日期为季末15日;统计年报调查截止日期为统计年度的12月31日,报部截止日期为次年的1月31日。

2、本制度由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报部年报必须加盖填报单位公章,以及填报单位统计负责人、具体填表人签字。

上报时仍须附带统计软件生成的数据上报磁盘,该数据必须和书面年报的数据保持壹致,交通部公路司将以磁盘数据作为数据源进行全国汇总,以书面年报作为存档依据。

3、严格按照本报表制度中规定的计量单位、数值精度填报,“里程”类数据保留三位小数,“延米”类数据保留俩位小数。

4、本报表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除本制度中有特殊规定以外,均按交通部发《公路主要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交规划发[2002]6 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

四、为便于工作联系,在报送年报时,应同时填报各单位联系方式登记表。

五、有关单位和统计人员必须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如实填报和审核各项统计数字。

六、本制度由交通部公路司负责解释。

填报说明壹、公路基本情况统计(交行统1~3表)1.报表目的:反映本年度的公路里程、桥梁、隧道、渡口等主要公路指标的年底到达数。

2.公路里程统计范围:凡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技术等级的公路,均统计为公路里程,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公路,以及公路通过城镇街道的里程数和公路桥梁长度、隧道长度、渡口宽度以及分期修建的公路已验收交付使用的里程。

二〇〇〇年公路普查时,确定的未达到或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公路技术标准的等外路,以及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中新增的人工修建的、路基宽度在4.5米之上的等外路里程也纳入公路里程统计范围。

3.填报说明:(1)公路里程=等级公路里程+等外公路里程=有铺装路面里程+简易铺装路面里程+未铺装路面里程=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渡口宽度:江、河渡口宽度计算为里程,海渡口不计入公路里程统计范围。

(2)本年底到达数=上年年底到达数+本年新建数+本年改建变更数。

(3)行政等级: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其中国道主干线是指国道网规划中的“五纵七横”及其七条支线。

(4)技术等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时,更多的结合了设计时速、交通量、车道数等多种因素,相关技术指标也进行了修订。

因此,原技术等级不壹定符合目前技术标准的规定。

为避免增加过多的工作量,按照原技术标准建设的公路,其技术等级仍然认定为新标准规定的技术等级,不再进行调整。

(5)旧路改建变更:指上年列入统计年报的路线,经过改造提高后的增减变化的数值。

凡提高技术等级的路段,必须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验收,改造后的路段不应有等外公路。

变更情况,增加用正号(+),减少用负号(-)表示。

(6)路面类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不再提及路面等级,而是根据国际惯例直接按路面铺装材料进行分类,因此,应按新技术标准规定的分类进行统计,调整情况如下:①有铺装路面:即原高级路面。

但要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填报,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原高级路面里程中的水泥路面里程,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原高级路面里程减去水泥路面里程。

②简易铺装路面:即原次高级路面,包括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③未铺装路面:即原中级路面、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包括级配碎(砾)石路面、泥结碎(砾)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填隙碎石路面及其他粒料路面。

(7)公路桥梁=永久性+半永久性+临时性=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桥梁长度是指“桥梁全长”,具体规定为:有桥台的桥梁应为俩岸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尾端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应为桥面长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特大桥、大桥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新建桥梁的统计必须按新标准执行。

原有桥梁的调整问题,各地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逐步按新标准进行调整。

为保持数据的连贯性,对于历史库中的数据(上年底基数),应保持原数据不变,只按改建变更其特大桥、大桥类型。

桥梁、涵洞按跨径分类标准如下表:注:①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②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俩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的桥面系车道长度;③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④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俩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和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8)公路隧道=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短隧道。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对中隧道、短隧道的划分进行了调整,其它指标保持不变。

隧道分类的调整问题参照桥梁进行。

隧道按长度分类标准如下表:(9)互通式立交桥:上下各层公路之间用匝道或其他方式连通的立体交叉,其桥梁的长度以路线前进方向主线上的桥梁长度为准进行统计。

二、公路密度及通达情况统计表(交行统5表)1.本表目的:反映公路密度及乡(镇)、行政村公路通达情况。

2.填报说明:(1)公路密度:指壹定区域内公路总里程和该区域国土面积或人口之比,计算公式为:公路密度(按国土面积计算)=公路里程数(公里)/国土面积(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按人口计算)=公路里程数(公里)/人口数(万人)人口数以国家公布上年末人口数为准。

(2)通公路情况:公路通达:包括因村道而通达的乡镇和行政村。

通公路的乡(镇):公路通达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镇)。

通公路的村:公路通达或穿越该村所在地的行政村。

通未铺装路面情况:是指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中,公路路面类型为未铺装路面的乡镇、行政村数量。

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数量=通有铺装路面(高级)数量+通简易铺装路面(次高级)+通未铺装路面情况。

各地在进行统计时,能够按通公路的路面类型分别进行统计。

乡镇数和行政村数原则上和去年数变化不大,变化较大的数据,必须进行认真核实。

(3)区划名称要求省级单位填写到地、市级,地、市级单位填写到县级。

三、公路路线基本情况明细表(交公路21表)1.本表目的:反映全国国道、省道公路明细信息,基本满足部行业管理和对社会发布出行信息的需要。

2.填表范围:所有纳入行政等级为国道、省道的公路。

3.填报说明:(1)本表按公路所属路线行政等级从高到低、路线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填报。

(2)本表应按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类型、行车道数、是否为重复路段、是否为城管路段、是否为断头路段、是否为断链以及大中城市出口分线分段进行填报。

(3)“路线名称”、“路线编号”按《公路路线标识规则》(917.1~917.2—2000)、《关于做好全国路线命名、编号及里程桩标识等工作的通知》(公普办字[2000]002号)及相关规定填报。

路线名称仍应填写地方名称。

如:G210标准名称为“包南线”,陕西部分路段地方名称为“西万公路”;G320标准名称为“沪瑞线”,安徽省部分路段地方名称为“合宁路”;北京市八达岭高速公路,其“路线名称”及“地方名称”准确填写法应为“丹拉线”和“八达岭高速”;“路线编号”为“G025”。

“路线编号”只填写壹位字母码(G、S、X、Y、Z)加三位数字码。

(4)所在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到县级。

(5)国道路段的起点、止点桩号应按照《关于下发全国国道桩号传递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2]340号)规定范围填报;其他公路的起点、止点桩号按照本省路网的桩号从小到大填报。

(6)路段的起点、止点名称应填写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加小地名,如“某县某地”。

(7)国道、省道的里程及相关数据应和交行统1表保持壹致。

(8)断链类型:填写“长链”或“短链”。

4.分离式路段、重复路段、断链的填报说明(1)分离式路段的填报方法分离式路段的路线代码按主路的路线代码采集。

下行路段数据按照单独路线采集相关数据,路线代码中的G、S、X、Y分别用H、T、J、N替代,其它的采集要求和主路相同。

(2)重复路段的填写方法“重复路线代码”是指此段路所重复的路线编号,仅填写重复的路线中等级最高的路线编号。

(3)断链的填写方法断链是公路路线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接的现象。

断链在填写的时候作为单独路线采集相关数据,路线的编号采用“四位路线编号+D+三位识别码”的方式填报,如G101在63公里处有壹断链,断链值为3,正确的填法应为:“路线编号”记录为G101D001,“路段起点桩号”记录为63,“路段起点名称”记录为断链桩号处的地名,“里程”记录为3,“断链类型”记录为长断,其它技术属性信息按此路段的实际情况填写;如果为短链,仅需填写“路线编号”、“路段起点桩号”、“路段起点名称”、“里程”、“断链类型”几项即可,其他技术属性信息不填。

四、公路路线汇总情况明细表(交公路22表)1.本表目的:反映各地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基本情况。

2.填表范围:所有纳入统计年报的行政等级为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的公路。

3.填报说明:(1)本表按公路所属路线行政等级从高到低、路线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填报。

(2)本表按路线分条进行填报,即壹条路线壹行。

(3)本表内相关统计数据应和交行统1表保持壹致。

(4)有条件的省份能够按照交公路21表的表式及要求填报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的基本情况。

五、高速公路服务信息表(交公路23表)1.本表目的:反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情况,基本满足部行业管理和对社会发布出行信息的需要。

2.填报范围:所有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的服务信息情况。

3.填报说明:(1)本表按公路所属路线行政等级从高到低、路线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填报。

(2)“路线编号”、“路线标准名称”按《公路路线标识规则》(917.1~917.2—2000)、《关于做好全国路线命名、编号及里程桩标识等工作的通知》(公普办字[2000]002号)及相关规定填报。

“路线地方名称”填写地方上常用的名称,如:G035标准名称应为“青银线”,河北部分路段地方名称应为“石太高速”,山西部分路段地方名称为“太旧高速”。

(3)所在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到县级。

(4)管理、运营单位:指高速公路的管理养护单位或运营企业名称,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管理运营单位。

(5)服务设施类型:填写“出口”、“入口”、“出入口”或“服务区”。

(6)桩号:填写高速公路上的实际标识里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