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实现[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不仅体现在内蕴的适用于现代社会实践的丰富思想资源,也体现在与各种错误思潮较量中所展现的生命力即关于人的实践本质和超越本性的最深刻的阐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实现,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应以一种彻底的“实践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当今世界经济正从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思潮面临新一轮信任危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复而大热西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适用于当代。
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突出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尤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追寻每一个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人的生存意义的自我澄明。
因而,哲学不可能固守不变的问题域和不变的定位。
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面临时代内涵转换的需要,这是维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力的关键。
首先,有必要明确“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的概念区别。
“马克思哲学”指的是蕴含在马克思本人的著作、手稿、书信、谈话等原始资料中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指的是马克思同时代的或以后的研究者在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解释中形成的各种文本。
由于研究者个人见解的融入,必然会产生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
这里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马克思哲学”基础上生发形成的。
以往的哲学是从先验的理性原则出发“解释世界”,这就意味着要让现实屈从理性的抽象原则。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现实世界出发,试图“改造世界”。
宏观的现实性变革必然要求马克思哲学重新构建自己的问题域,建立新的视野,从而构筑自己的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当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即是:在经历和面临一系列重大事件如苏东剧变、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与新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等等之后,如何重新理解和看待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当代意义,提升马克思哲学的活力。
在西方,崛起于20 世纪70 年代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提出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理论进行分析、紧缩和重建,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定问题和概念谱系”,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经院化马克思主义。
而以德里达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则要求激进化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来批判现实,并对传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前东欧所谓“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势在于它直接关注并介入生活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自治人道主义和异化的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所包含的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观点,至今仍具有价值。
而作为世界体系理论派代表人物的沃勒斯坦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四个基本观念仍然有用,而且必不可少,它们是:阶级斗争、两极分化、意识形态和异化。
德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赫尔茨认为,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毫无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科学进步相同步,必须不断修正、扩充和更新它的概念。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性问题是讨论得最多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否会过时或已经过时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问题。
尤其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探讨如何从马克思哲学中汲取提高自我意识和观察能力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精神意境,如何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和时代精神间的张力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却又超越了产生它的时代局限,它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从内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从外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契合了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实践功效。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重大意义就在于对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就在于关注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改革问题,就在于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即在实践中强化它的批判功能、预见功能、说明功能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现实体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成功,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道路上找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精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
尤其是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原理,关于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全面性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等等俨然超脱了时代的局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指导,可以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阐述,可以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同时客观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可以正确处理民主、法制、党的领导等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为指导,可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科学分析商品经济社会下人的“物化”与“异化”,探讨人的价值与终极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可以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以自然辩证法观点为指导,可以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与社会协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不仅体现在自身内蕴的适用于现代社会实践的丰富思想资源,也体现在与各种错误思潮较量中所展现的生命力即关于人的实践本质和超越本性的最深刻的阐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内在的自我批判,从而为诸多西方思想家所借鉴。
在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苏东解体后的世界新格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科学解答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因而也可以概括为社会转型、现代性批判和全球化问题三个主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实现,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是继承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和哲学思维方法,遵循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类命运、关注实践的哲学研究之路;在中国就是要参加和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当前学界一直在呼吁“回到马克思”,希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建立在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进行原初解读。
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并不繁多,唯物性、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批判性等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和特性,这些都为各种不同哲学见解从不同角度或侧重点上加以肯定。
应以上述基本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总体定位。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紧迫要求。
哲学形态是哲学的理论内容与体系结构的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统一。
从哲学形态学的角度提出和回答问题,首先必须关注哲学理论的科学更新,因为哲学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理论内容,只有内容的科学更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同时必须关注体系的变革,因为哲学作为一种体系性的学问,其科学内容只有通过合理的体系结构才能有效地表达出来。
在内容的当代充实与体系的科学更新的统一中把握哲学的当代发展,这正是哲学形态学研究的独特思路和有效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实现的条件就是要有宽松的社会环境和鼓励创新的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主体的哲学功底和素质的提升。
在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快速变革的社会中,研究者特别需要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抵御诱惑,脚踏实地,刻苦钻研。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通过与当代其他哲学思想特别是当代西方哲学形成广泛和深入的批判性对话,才能在批判的对话中使当代问题的核心暴露,并呈现其本质上的当代性。
正如学者贺来认为,不应是以实践的言辞或概念,而应以一种彻底的“实践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即是以我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而不拘泥于现成词句,从而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变革和当代价值。
一位法国学者说,“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也就没有将来;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
”这是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肯定,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指导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一种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恩格斯曾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以前的哲学思想,其出发点在于少数人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整个人类的解放充满了关怀,正像《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并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之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进一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有的学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指用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用当代哲学与文化视野去激活已经蕴含于马克思的著述中、甚至尚未被马克思明确指出, 但却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思想,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还有许多尚未发掘的价值隐藏其中。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才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种价值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减弱,相反会和时代相结合,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