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8年版)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8年版)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 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三 个 代 表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
相互区别,各有其特定内涵;但又相互联系,相 互促进。 ①.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②.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 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③.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 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 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机遇和挑战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温州是鞋类“中国制造”的重要之地,欧盟对华鞋 类反倾销案对温州制鞋业及中国制鞋业产生巨大影响。 2006年4月起,欧盟对中国皮鞋开始征收4.8%至19.4%的 渐进临时关税,其后又多次调高税率,这使一些规模较 小的鞋类出口企业面临困境。 据统计,2008年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进行了十余次反倾销、 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60亿美元,同比上升近700%。 不仅是美国,还有欧盟甚至新兴市场国家,都展开了一系 列对华贸易保护举措。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年中 国遭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案子有116个,涉及金额达 127亿美元,两个数字均比同期翻了一番
(1)时代背景:对冷 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世情)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还很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苏联解 美国成 为超级 体,东 欧剧变 1 2 大国
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 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 题。
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 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第一 次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 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 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深刻揭示 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理 论体系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2000年2月,江泽民在 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
次提出“三个代表” 的 要求。 同年5月,又指出: “始终做到‘三个代 表’,是我们党的立党 之本、执政之基、力量 之源。”
十五届五中全会 “”“改进党的作风”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
(3)从2001年“七一讲话”到 2002年“五三一”讲话,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 和精神实质形成阶段 2001年7月,江泽泽民和新的中央其他领导
作出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 和实践创新。创立了
江泽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总书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从2000年2月到2001年7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阶段
• 1、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人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 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 问题。 •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 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 新力和竞争力)
党情新变化
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党的数量发生变化 党的社会成分发生变化 党的作风发生变化 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解决
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 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 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 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 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革命党到执政党
——主要表现二: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 联合国大会主席让· 平在新版《成果文件草 案中首次定义了恐怖主义,即任何以胁迫 一定人口、某个政府或国际组织为目的, 旨在造成平民或非战斗人员死亡或严重身 体伤害的行为,均为恐怖主义行为。
——主要表现三:地区争端和冲突时起时伏
地区争端和冲突,是地区间关于事实上或法律上 或对某项权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主张不同而发 生的对立和冲突。地区争端在国家间交往中是不 可避免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地区争端的存在往 往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平安,解决不当就会武装冲 突,甚至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形成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 的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 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条 件
30 3624
0.9 100
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
——四个多样化之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社 会组织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工会、共青团、妇联 等人民团体外,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据统计,目 前全国各类社团总数已达20多万个。(来源:新华社 2002年5 月22日)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 来,以信息技术 和生物技术为核 心的现代科学技 术迅猛发展,对 经济、社会的影 响日益增强。
(2)实践基础:在科学判 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党 情)
名村名镇:华西,好强一个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 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进一步解 决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
•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 怎样建设党
• 也就是党的先进性问题
•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说:要深刻认识和吸 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 基础上形成的。(国情)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广泛而 深刻的变化: • 利益多样化(需求增多)——各种矛盾突显 •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形势(新 型阶层的出现)
第二产业 [万 人] 6945
第三产业 [%]
12.2
18.3
27.7
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四个多样化之四: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 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 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 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 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三大历史任务仍待完成
“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 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 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 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历史和时代赋 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中国梦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 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 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发展是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义
建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1
2 3 4
5
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 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
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点睛”体现社义优越性
1
2
“两个毫不动摇”
3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 4
5
理顺分配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 清晰、权责明确、政 企分开、管理科学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①夺取政权—长期执政
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
②外部封锁+计划经济—对外开放+市场经济
成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最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队伍整体性交接: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思 想僵化、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组织涣散、腐败现象)
3 4 经济全W 新科技 球化
革命的 影响
世界还很不安宁
——主要表现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了新的 表现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是要把本国的利 益凌驾于其他各国家利益至上,凭借其经济军事 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 界的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 根源。其新表现主要有:第一,强迫别国接受和 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利用 “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 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三,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 力,到处侵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用
江泽民,十五大,“三步走”
01
2000—2010,翻一番,小 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 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02
2011—2020,国民经济 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 加完善
干 部 队 伍 新 老 交 替
党的社会成分和年龄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