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断 面: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其内部结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11
第一章 头 部 ( p5 )
第一节 慨 述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2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周围神经系统
2、功能:主导作用。
端脑:
脑 小脑:
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脊髓:
延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自主神经:
杏仁
30
体
基底核:
壳
尾状核头
岛
叶
脑冠状切面
苍 白 球 脑水平切面
尾
状
核
屏
尾
状
核
31
“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
壳 新纹状体
豆状核
苍白球:旧
纹状体功能:
a、维持骨骼肌张力
b、协调骨骼肌运动。
尾状 核
背 侧
丘
脑
豆 状 核
杏仁
32
体
(2)、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本半球内叶、回之间联系,分长短两种。
联络纤维
统”。
27
内侧面主要沟、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扣带回 胼胝体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
钩
回
28
脑 的 底 面 观
(下面)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29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半球髓质内,位置较深,
尾状 核
背 侧
丘
脑
包括4种组成。
1)尾状核:头、体、尾。
2)豆状核:苍白球、壳。
3)屏状核:薄层灰质。
4)杏仁体:连尾状核尾。 豆 状 核
1)灰质和白质: 灰质(皮质):在CNS内,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聚集而成的暗灰色区域。 白质(髓质):在CNS内,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的白色区域。
2)神经核与神经节: 神经核:在CNS内,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 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构。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 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构。
课前预习、课后归纳、复习。 2
冠状切面对照
3
正常颅脑的横断层和影像对照
4
水平切面
5
矢状切面对照
6
正常垂体的矢状、冠状影像
7
绪论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研究其位置、形态、 结构、功能特点的科学。(以学)
局部解剖学:按人体局部层次研究其位置层次、结构、 毗邻的科学。(未学)
断面解剖学有以下特点:1. 能保持结构于原位; 2. 可由断层重塑整体; 3. 与临床结合密切。
33
2)连合纤维:左右半球间的联系如:胼胝体、前连合、 穹隆和穹隆连合。
前 连 合
胼 胝 体
胼 胝 体
穹 隆
34
35
36
3)投射纤维:
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 枢的上、下行纤维。最集中 的位置在内囊。
内 囊 (P9)
1)位于尾状核、豆状核、 背侧丘脑之间。
2)性质:宽厚的白质纤维板 3)形状:水平切面呈“><”。 4)分部:前肢、后肢、膝。 5)损伤:“三偏”征。
8
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 冰冻切片技术 • 塑化切片技术 • 火棉胶切片技术 • 激光共聚焦技术 •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 断层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
CT, MRI, SPECT, PET等 • 影像融合技术
9
一、断面解剖学的定义、特点、学习目的:
定义: 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 基本功能的科学。
尾状核 豆 状 核
内 囊
背
侧
丘
脑水平切面
脑
37
内 囊 通 过 的 纤 维
38
脑
冠
状可
切 面
见 到 三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供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影像学”专业使用)
1
授课计划与安排
• 本期学时:54 • 本期周数:18 • 每周学时: 3 • 每周安排:见课程表。 • 成绩统计:作业10% +学习态度10% + 检测10%
+实验考核20% +期末50% = 总成绩。
• 授课地点:教室、实验室、多媒体室。 • 注意事项:遵守学生准则、备好学习用具、
16
3)网状结构:在CNS内,由灰、白质交织而 成,界限不清。
4)纤维束和神经: 纤维束:在CNS内,由起止和功能基本相 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状。 神 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纤维 集聚成条索状结构。
17
第一节 慨 述
常用基线:
1、下眶耳线(Reid基线): 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常用于标本制作)
13
脑神经(12对)
神 脊神经(31对) 经 (周围) 系 统 组 成
脑 脊髓
(中枢)
14
名 词;
反 射: 机体对体内、
外环境刺激,通过神经 系统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
础,组成包括5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 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入神经 感受器
15
3、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干
内面观
底面观 21
脑的组成与相互间位置:
间脑
端脑
脑 中脑
干
脑桥
延髓
小脑 小脑扁桃体22
一、大 脑:大脑半球,大脑纵裂,胼胝体。
1、外形和分叶: 大脑沟、大脑回。
三面: 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三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五叶: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上
额叶
顶叶
外
侧
面
颞叶
外侧沟
中央 沟
顶枕 沟
枕叶
23
内侧面
顶枕沟
距状沟 岛叶
24
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
A、上外侧面:
(1)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
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2)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பைடு நூலகம்上小叶、
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中、下回;颞横回。
2、眦耳线(眶耳线):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常用于颅脑横断层扫描)
3、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注: 1、头部水平断面常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2、水平断面解剖均为:层面的下面观。
18
上眶耳线
常
眦耳线
用
下眶耳线
基
线
19
第二节 脑的应用解剖
脑的组成?
20
脑的组成及外形:(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岛 盖”:分为额盖、顶盖、颞盖。
25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上外侧面主要沟、回
26
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
B、内侧面:
胼胝体、胼胝体沟;扣带沟、扣带回、海马旁回、钩; 中央旁小叶; 距状沟,楔叶,舌回。
C、下面:嗅球、嗅束、嗅三角;“边缘叶”“边缘系
特点; 1、准确反映原位结构及变化; 2、可追踪结构的连续性进行定量分析; 3、结合面广泛。
要求: 具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知识。
学习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等服务。
10
断层与断面的关系 ( P3 )
断 层:指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依靠CT、MRI可以观察到其层内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