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精品欢迎下载第十二节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要点一、建筑给水排水施工难点要点分析建筑给水排水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给水排水(即室内给水排水)、小区给水排水(即室外给水排水)、建筑水消防灭火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建筑水处理和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等内容。
建筑给水排水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形式有:1、管道系统渗漏;2、管道堵塞或流水不畅;3、管道穿楼板处渗漏;4、排水管道臭气不能正常排放,地漏返臭;5、管道支、吊架安装不规范与锈蚀;6、管道保温 ( 绝热 ) 不严密,管道露滴水。
二、建筑给水排水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管道系统渗漏现象”防治的监理控制要点(1)根据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压力、水温、敷设场所、抗震要求等情况合理选择管材、管件和连接方式(专业监理人员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施工图会审阶段审查图纸相关内容后加以解决);(2)管材、管件的品种、规格、压力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产品质量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管材、管件进场后,专业监理人员首先应核对产品质保书上的规格、品牌、生产日期等内容与进场实物上的标注是否一致。
其次应按照产品标准的要求对其外观、管径、壁厚、配合公差进行现场检验;塑料排水管道与室外塑料雨水管道用材要区别检查、验收;有疑义和必要时可征询建设单位意见后进行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选择正确的连接方式,规范操作,确保管道接口的牢固性和严密性。
(4)阀门安装前,应按规范要求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①取样标准:试验应在每批 ( 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 ) 数量中抽查 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②试验标准: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 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 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有关规定。
(5)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和变形缝。
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①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②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③在穿墙处做成方行补偿器,水平安装。
④有热伸长的管道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装设热伸缩补偿装置。
(6)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时,应复核冷、热水管道的压力等级和类别;不同种类的塑料管道不得混装。
管道安装时,管道标记应朝向易观察的方向。
(7)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和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
( 8)给排水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不小于100mm;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9)给水(冷、热水)管道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暗埋在楼地面找平层内及墙体内的管道,不得有机械式连接管件(如采用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连接)。
民用建筑的给水支管一般敷设在楼(地)面找平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分户验收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将暗埋的管道位置及走向进行标识,管道经过部位严禁局部重压或尖锐物体冲击。
(10)塑料排水管道的伸缩节设置位置、型式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伸缩节内的橡胶条易老化,安装时应进行检查。
(11)给水管道施工完毕(包括隐蔽的给水管道隐蔽前),必须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①室内给水管道(冷水管道及消火栓系统管道)水压试验标准: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为: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 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 ,压力降不得超过 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 1.15 倍状态下稳压 2h ,压力降不得超过 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②室内热水管道水压试验标准: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后,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 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 0.3MPa。
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为:金属管道或复合管道热水供应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 10min,压力降不大于 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为合格;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 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为合格。
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压试验标准: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 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 1.5 倍,并不应低于 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 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 0.4MPa。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
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30min 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为合格。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
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 应无泄漏为合格。
上述各项水压试验用的压力表应经有关部门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其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1.5 级,量程为试验压力值的1.5 ~2 倍。
对于系统试压,试验用的压力表不少于 2 只,分别安装在系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12)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在安装后隐蔽前应进行灌水试验,确保排水管道不渗漏。
①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 ,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吊顶内及暗设(如下沉式卫生间垫层内的排水支管)的排水管道,应分楼层做灌水试验。
②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
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灌水试验持续1h ,不渗不漏为合格。
2、“管道堵塞或流水不畅现象”防治的监理控制要点(1)管道安装前,应认真清理其内部。
(2)管材切割及连接时,不使管道产生缩口,保证断面不缩小。
(3)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管口的临时封堵,防止异物进入管道。
(4)给排水管道坡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第 GB50242-2002的规定,严禁出现倒坡。
(5)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 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6)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 45°四通和 90°斜三通或 90°斜四通。
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 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 4 倍管径的 90°弯头。
(7)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给水系统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冲洗并做好通水试验。
(9)排水系统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3、“管道穿楼板处渗漏现象”防治的监理控制要点在目前给排水设计施工中,楼层排水横支管及器具排水立管普遍采用UPVC 排水管。
因塑料排水管道的特性,管道穿楼板处渗漏现象较多,后期维修较麻烦,给住户生活与建设单位带来较大的影响。
而验收规范对于器具排水立管穿楼板处是否要设置套管没有硬性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图纸会审阶段建议建设单位将管道(含器具立管)穿楼板处设置刚性防水套管(至少需要设置普通钢套管),同时在套管预埋施工时要做好下列工作:(1)要确保套管下料长度。
按规范要求,安装在卫生间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
地漏与座便器器具立管穿楼板处建议也要设置套管,但考虑到地漏处为地面找坡最低点,其套管高度与卫生间结构面持平或略高即可,座便器套管高度与装饰地面持平或略高即可。
(2)刚性防水套管应随结构楼面预埋施工一次浇捣成型,不得采用后置方法。
(3)套管预埋定位必须准确,避免返工开凿二次埋设。
(4)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分二到三次进行封闭,必须做好清理和养护工作。
(5)给排水立管、脸盆器具立管等部位应做水泥环型阻水圈。
(6)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24 小时蓄水试验,认真观察防水效果,发现问题认真做好节点防水处理。
(7)对完成后的卫生间地面进行泼水试验,观察地面排水坡度,观察是否存在排水不畅和地面积水现象。
4、“排水管道臭气不能正常排放,地漏返臭现象”防治的监理控制要点(1)排水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顶端设通气帽)。
(2)不得用吸气阀(补气阀)代替通气管(虽然使用吸气阀属于新工艺新材料,但吸气阀存在不少问题,一旦阀瓣老化,将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室内设置吸气阀,只能平衡负压,而不能消除正压,更不能将管道中的有害气体释放至室外大气中。
故不得用吸气阀代替通气管)。
(3)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通气管出口4.0m 以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侧;经常有人停留的平面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 2m。
(4)通气管不得与烟道、风道连接。
(5)存水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卫生器具排水口下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 50mm。
(6)地漏水封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
5、“管道支、吊架安装不规范与锈蚀现象”防治的监理控制要点(1)管道支、吊架用砂轮机下料、用钻孔机钻孔。
不得使用气割、气烧,焊缝宽度不得小于 4mm,且应全长度满焊。
(2)支、吊架应构造正确、布置合理、埋设平整牢固,成排支架应排列整齐,与管道接触应紧密。
(3)金属支架防腐完好。
如设计无要求,支、吊架应在除锈后刷红丹防锈漆一遍、面漆两遍,防腐后方可进行支架安装。
(4)塑料管道与金属支架间应衬非金属软垫或套管。
6、“管道保温 ( 绝热 ) 不严密,管道露滴水现象”防治的监理控制要点(1)保温材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材料与管道接触紧密,结构牢固,接口严密,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保温 ( 绝热 ) 管( 板 ) 的结合处不得出现裂缝、空隙等质量缺陷。
(3)管道保温 ( 绝热 ) 材料在过支架的洞口等处,应连续并结合紧密。
(4)对法兰、法兰阀门的保温不应遗漏。
阀门和其他部件应根据部件的形状选用专用保温 ( 绝热 ) 管壳,确保阀门、部件与保温( 绝热 ) 管壳能够结合紧密。
(5)保护壳表面应平整光滑,伸缩缝留置正确。
(6)室外管道保温必须防水性能良好,搭接应顺水,防潮层的叠合不得少于 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