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矿产地质勘查方法

试论矿产地质勘查方法

试论矿产地质勘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地质矿产勘查的研究和方法也越来越高科技化。

本文介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现状、勘查工作方法。

标签:矿产地质勘查现状勘查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逐渐加大和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不够充裕,一些矿产品还需要进口。

为满足我国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提供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矿产资源,促进新时期地质行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就要做好地质找矿勘查工作,以创新的手段实现地质勘查方法的发展,为地质找矿勘查提供新思路。

1 我国地质矿产勘查现状
1.1 地质矿产研究的内容
是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类型及其分布范围和变化规律;研究矿石的加工选冶技术性能和矿床的开采技术条等方面问题,从而去发现成矿的条件和规律,对成矿模式进行预测。

1.2 我国矿产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探获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矿产地,勘查方法、技术也随之提高。

但是还存在着一定问题:
首先是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加强资源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任务紧迫。

二是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矿产勘查技术难度加大,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可采储量下降,后备勘查和开发基地逐渐减少。

三是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晚期,400多座矿山生产因资源逐步枯竭而难以为继。

四是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五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矿区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

六是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使生态环境与生产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剧。

最后是科技创新对矿产勘查的支撑能力较为薄弱,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地勘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必要设备较为落后老化,矿产勘查后备基地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也需不断完善等。

2 地质矿产勘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2.1 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即只有保证了地质矿产行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我国经济才能够较快平稳的发展。

因此,经济发展为地质矿产行业带来了机遇。

但是,我国现在的矿产资源的还不是十分充裕,所以,对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2 开发矿产的需要
我国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开发出来的地质矿产资源量只是一部分。

因此,国内还有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

我国当前地质矿产开发勘查的另一个瓶颈就是我国目前的地质矿产勘查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发展地质矿产行业。

要以科学的地质矿产勘查原理为指导原则,找出进行地质矿产勘查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当前技术情况,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

3 矿产地质勘查的原则
在进行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控制进度;根据地质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合理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建立或完善与地质矿产勘查相关的体制制度或法律法规等。

4 地质矿产勘查方法
4.1地质矿产找矿法
该法包括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探矿工程(包括槽探、坑探、钻探等)验证与控制等。

(1)地质填图法主要是基于地质理论和相关方法,对地质矿产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性的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等方面,从而发现其中所蕴藏的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以便开展更进一步的找矿工作。

该方法首先进行确定填图单元,然后以填图单元为依据,利
用路线穿越、走向追索、地质点控制的方法进行地质填图。

(2)砾石找矿法是矿体露头被风化后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经过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矿砾散布的范围会远远大于矿床的范围;该方法基于这个原理,通过沿着山坡、水系或冰川的活动地带对矿砾进行研究和追索,进而寻找矿床。

(3)重砂找矿法主要研究对象是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通过研究分析从而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

(4)探矿工程的目的是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方面是对矿体进行空间定位,获取矿体及矿石在空间不同部位的特征数值,如单工程矿体厚度、产状、矿石品位、体重等,为研究矿体特征、对矿体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是兼顾控制矿体上下围岩特征,获取矿区深部地质特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再一方面就是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对矿体达到一定程度的工程控制,满足业主或勘查阶段对不同资源储量类别的要求。

探矿工程的布置是以勘探线为基础,以矿床勘查类型及勘查阶段或以资源储量类别高低为依据确定工程间距,以设计各个见矿点在投影图上形成的工程网对矿体进行不同网度的控制。

探矿工程编录:坑探、钻探随着工程进度及时编录,槽探待工程完工后一次性进行;其内容为槽探与坑探工程形态、钻探为岩芯素描,地质特征编录、试样布设与编录及采集等。

4.2 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物探技术就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其研究领域包括重力、电、放射性、磁感应、地震、地热等方面,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应用物探技术有利于对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等资源的勘查,还可以扩大矿产地质勘查的范围。

化探技术就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化探技术的应用覆盖了土壤测量法、矿床原生晕法、水系沉积物的测量等多个领域。

应用化探技术在勘查金属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地质矿产勘查的效果。

4.3 遥感技术
当前,遥感技术在资源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利用图像上现实的与矿化有关的地物,如岩石等的波谱信息、色调
异常和热辐射异常等直接圈定靶区,为勘察指明方向。

二方面是利用解译获得的资料,分析区域成矿条件,进行区域成矿预测。

三方面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增强或提取图像上与成矿有关的信息,为勘查提供依据、指明方向和有利成矿的远景地段。

四方面是利用数学地质方法,综合遥感、物探、化探和地质资料,进行成矿统计预测,直击圈定远景靶区。

4.4“同位成矿”方法
“同位成矿”理论的原理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矿来说,同位成矿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成矿作用,这个原理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位成矿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在巨型矿、重要的矿产以及一些规模相对比较大、比较稳定的矿床中。

利用“同位成矿”的方法进行地质矿产勘查的步骤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分析地质矿产勘查地区的地质特点,了解当地的成矿情况和地质环境,针对当地的地壳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其次是可以选择利于成矿或者可以大面积成矿的地区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相关人员可以研究分析成矿区域与周围环境的关联关系,发现成矿规律,从而提高地质矿产勘查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一点就是,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理论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成矿理论原理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地质矿产勘查的工作效率。

4.5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
矿产地质勘查的内容包括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

勘查区地质主要是搜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和矿区地质资料。

矿体地质主要研究或控制矿体分布范围、矿体数量、矿体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及矿体形态、相互间的关系及氧化带(风化带)的范围等;研究围岩、夹石的岩性、产状、形态等。

开采技术条件是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研究,并预测矿床疏干排水影响范围;综合评价是指在勘查主矿产的同时,对于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的其它矿产,开展综合评价。

5 小结
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为地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对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和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效率、推进地质行业的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想要提高矿产地质勘查效率,不仅要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还要有充足的矿产地质勘查经验作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红燕.探究地质矿产勘查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24):31-32.
[2] 段红达.探讨新世纪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9(5):94-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