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二教案
“给予”读作gĕi yŭ,“姿容”是容貌的意思。
学生反复诵读。
讨论理解
指名读
齐读
试背
三、写好钢笔字。
提醒学生:字应写在每行的中间,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
读句子
观察字型
描红
四、写好毛笔字。
总结书写要点:右边的部首写得略小些,左边的部分可以写得大点,但右边的部首却可以写得长些。
教师示范。
学生观察字的共同点
学生模仿书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诗歌,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活动。注意采访的注意点,以及采访的具体要求。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明确要求
2、播放电视采访录像,
3、总结概括采访的注意点:
(1)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课题
练习二
备课日期
10.1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中区分同音字的含义。
2、诵读与积累中赏析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明确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3、写好钢笔字。
4、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注意采访的注意点,以及采访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及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中区分同音字的含义。
2、诵读与积累中赏析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明确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诵读与感悟
1、教师范读。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3、第一节讲“我”给予后不期望回报;第二节讲“我”乐意作装点湖水的堤岸和山岭的青草;第三节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4、教师总结: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1)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2)确定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教学反思
3、写好钢笔字。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语文与生活
1、审题
2、 了解题意
3、思考为什么选择此答案,
4、组织交流
读题目要求
回忆“开心辞典”节目
同桌交流。
自己独立完成第二题的内容,将词语放在具体的句子中进行朗读,分析句子的意思。
同学互相订正答案
学生朗读完成的题目。
学生互相出题,在互动中完成思维训练
(2)确定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指名读题
学生讨论采访时的注意点
二、活动练习
作好采访的准备,在班级开展一次采访活动。
请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互相指出优缺点,评出“最佳采访者”。
设置情景,实战练习
三、课后拓展
采访各行各业的人。
四、布置作业
写出采访记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