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读图,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图是中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该图反映我地形的特点是()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3.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南北跨纬度大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D.冬季风活动强烈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5.一般来说,我国的山区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A.林业B.牧业C.采矿业D.耕作业6.保护土地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B.超载放牧C.大力利用土地发展城市建设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7.关于南水北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B.北调的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北达山东和天津C.中线工程主羹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D.西线工程主鬟指把长江中游的水调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8.图中,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A.甲﹣﹣陇海线B.乙﹣﹣京九线C.丙﹣﹣京广线D.丁﹣﹣京沪线9.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A.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B.地势低平,水流平缓,利于通航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10.某旅游团从辽宁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A.蒙古B.印度C.朝鲜D.越南1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12.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13.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想题。
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黄河入海口14.地震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如果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②如果在教室,应迅速跑出教学楼,如果不能迅速跑出,就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用书包护住头部,待主震过后,迅速跑出教学楼③如果在操场或室外,马上回到教室去④如果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A.①②B.②③C.③D.②④15.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16.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A.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C.短缺严重D.分布不均2、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A.循环利用水B.禁止工业用水C.节约用水D.保护水资源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用水B.防止水污染C.南水北调D.兴修水库17.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A.季风影响B.纬度位置影响C.海陆位置影响D.地势高低影响18.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19.下图为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3-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变化()A.增长速度一直在增加B.增长速度一直在下降C.1965 - 1982年增长速度最怏D.每年增长的数量在减少2、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人口总数在减少C.人口分布不均匀D.已不需要“计划生育”3、下列漫画中,能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 )A.B.C.D.2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少数民族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A.①维吾尔族B.②朝鲜族C.③壮族D.④藏族2、图中各族同胞的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②我们喜欢跳孔雀舞C.③我们喜欢跳跷跷板D.④我们住窑洞,唱信天游21.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B.②——琼C.③——滇D.④——贵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
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反映出我国(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2.读下图“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各种地形中,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丘陵B.平原C.高原D.山地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属于山区发展优势的是。
A.地形复杂,便于发展多种经营B.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C.山区急流可以发电D.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23.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2、图①与图②之间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位于(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D.昆仑山24.下图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盆地D.平原2、从图中可以得出的地形特征是()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高原、丘陵主要在东部地区C.山地和盆地主要在西部地区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5.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A.a B.c C.d D.b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26.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农业生产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左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右图是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分布在北方地区B.耕地分布在东部地区C.林地仅分布在东北地区D.荒漠、戈壁分布在西南地区2、关于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没有种植业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多种植水稻C.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D.种植小麦的地区一定不能种植水稻27.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2、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的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图,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A.大陆性气候显著B.季风性气候显著C.海洋性气候显著D.地形复杂多样28.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29.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是()A.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是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A.我国陆上疆界长,邻国数量众多B.我国海上疆界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C.我国领土东西跨度大,东西端时间差异大D.我国领导南北跨度大,南北部季节差异大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A.热带B.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30.读图,当暴雨发生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二、解答题31.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干流主要流向是______。
(2)图中M是______水利枢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从地形的角度看,在此处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是______。
(3)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河段。
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写出长江流域水能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
32.阅读材料并结合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某科学考察队 3 月 12 日从黄河上游A 点附近出发考察黄河水文特征,沿着干流向中下游考察,4 月下旬到达 B 点附近,考察黄河中游治理情况,5 月初到达C 点附近考察“地上河”景观,5 月中旬到达入海口,考察黄河三角洲变迁。
(1)黄河发源于_____山脉北坡,曲折东流,注入_____海,上游与中游分界点是_____,中游与下游分界点是_________。
(2)考察队按顺序先后见到的景观依次是(填具体名称):__________。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到下游冲积形成了_________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33.阅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2年9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秋旱,秋旱导致上述地区的江河湖库蓄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影响了水上航运、水力发电、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B_________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__带(温度带)和__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
(2)读图说出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_______,具有____、______特点。
(3)受灾地区在_________平原,该地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粮食作物_____;该平原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