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2.1工程简介 (2)
2.2工程概况 (2)
2.3现场基坑边坡情况 (2)
第三章原因分析 (3)
3.1现场地质情况 (3)
3.2情况分析 (3)
第四章处理方案 (4)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施工合同文本
1.2 设计院提供施工图纸
1.3 地勘报告及现场施工实际所遇到情况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监理单位:
6、勘察单位:
7、施工单位:
2.2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下采用CFG桩复合处理地基,筏板基础;车库下采用自然地基,平板式筏形基础。
本工程位于河南境内,郑州市黄河南侧。
A、B、C、D四个地块均包括多栋2层、22层、30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
2、基坑周围环境概况
场地周边空旷,无建筑物,周边环境比较简单。
2.3现场基坑边坡情况
现场C地块10号楼在电梯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基坑边坡土层含水率过大,已出现流砂及塌坡现象,已开挖的基坑处由于外部水进入,周边土体破坏及流失。
基坑底部含水量大,渗水严重。
电梯基坑渗水,流砂 土层破坏及流失
基坑底部渗水
第三章 原因分析
3.1现场地质情况
根据地址勘察报告:场地内土主要为粉土、及粉质粘土。
第一层①粉土(Q 4 al+pl ): 该土层的层位稳定,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1.90~
4.20m (平均3.18m ),层底标高为74.80~77.50m (平均76.25m )。
第二层②粉土(Q 4 al+pl ): 该土层的层位稳定,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3.10~
6.00m (平均4.81m ),层底标高为69.95~73.10m (平均71.45m )。
第三层③粉质粘土(Q 4 al+pl ): 该土层的层位稳定,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
3.70~7.40m (平均
4.98m ),层底标高为64.35~68.40m (平均66.47m )。
经过现场勘察后,基础部位土层主要为粉土及粉质粘土,符合地址勘察报告。
3.2情况分析
根据现场勘察分析,产生地基土破坏及电梯基坑出现流砂、塌坡的主要原因
有:
1、由于近期适逢雨季,电梯基坑开挖期间,连续出现雨天,主楼基坑长时间被水浸泡,由于粉土及粉质粘土层含水量高,导致现场出现流砂、塌坡的情况,已成型的电梯基坑也被水流破坏。
2、基坑边坡底部出现渗水情况,渗出的明水汇集后,流入主楼位置基础内,浸泡土体。
第四章处理方案
针对现场出现的情况,拟采取以下方式处理该部位基础
1、及时排水
针对雨季影响,应及时将电梯基坑内水抽出,保证无积水,防止有明水侵泡地基,破坏基坑土层。
边坡出现护坡开裂及塌坡的现象,则及时采用工字钢及沙袋进行加固(详见基坑加固方案)。
基坑边坡加固措施
2、由于基坑边土体含水量较大,渗水严重,应停止向基坑上部排水沟内排水,避免因排水沟漏水而产生的渗水。
3、针对电梯基坑及主楼基础土层破坏的情况,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1)基坑表面因水流冲刷形成的沟槽,应采用砂石料回填夯实。
(2)电梯基坑靠近筏板边缘一侧,根据图纸不放坡,所以安排工人紧急抢
工,一边清除烂泥一边砌筑立面砖胎模,防止此位置烂泥不断滑入基坑内。
(3)对于已被破坏的电梯基坑部位,清除较差土质后,采用挂网混凝土面层,面层厚度80mm,但在斜坡面土层流失位置要用混凝土将此处填灌密实,坡面钢筋网片为盘圆6.5@200x200双向配置,混凝土标号为C15。
(4)对于基础表面形成的含水率较大的橡皮土或其他土层被扰动的部位,采用砂石料换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