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展望

国内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展望


2、初步建立了适合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学 人才教育及培养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已陆 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师教育。在学历 教育方面,原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大连医 学院分别试办了五年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
199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药师规范化 培训大纲》(试行),规定在两阶段共5年的最后 1年培训中,须进行临床知识培训,参加临床 科室实习,包括查房、会诊和病案讨论。
1982年,卫生部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及医 院药剂工作条例》中列入了临床药学内容;
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华西医科大学在国内率先 试办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正规的临床药师
1991年,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首次规 定了三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作为医院 考核指标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2年1月,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 “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 中实行医药结合。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 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建立重点患者药历, 实施治疗药物监测,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 度……”,从而在政策法规上明确了临床药学 和临床药师工作的职责、内容和目标。
在我国目前特定的条件下,
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能否有效开
展并不单单取决于临床药师,
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医院管理层
对药学服务的认识程度和重视
程度,取决于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管理体制
和管理机制,依靠临床医师和护师对临床药 师工作的热情支持和密切配合。只有充分调动 包括临床药师、医师、护师在内的各级各类工 作人员开展药学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 更好地推进药学服务工作。
二、我国临床药师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
1、临床药师的称谓在法律、法规中尚无明 确规定
2 、临床药学工作尚未完全得到医院领导、 医生、护师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3、 医院药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尽合理, 与临床药师的要求差别较大
1、临床药师的称谓在法律、法规中尚无明确规定
我国2001年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2002年公布 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都没有就“开展临床药 学工作及临床药师的岗位、职责”提出要求,直到 2002年1月21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医 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才对此做 了相应的规定。该文件虽有一定权威性,但是暂行, 且内容又不够明确、详细和完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很难操作。例如,具体哪一年、哪一级医院应开展哪 些方面的临床药学工作?没有开展的应承担哪些责任? 文件中并未明确规定;再如,提出逐步建立临床药师 制,但“逐步”应当怎样理解?临床药师到底如何配 置?诸如此类的问题,该文件都无具体要求。
在继续教育方面,各种
临床药师的培训班和临床药 学新进展学习班如雨后春笋, 并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 大批药学技术人员传授了临 床药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对医院在职药师从事临床药 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国内已初步建立了学历教育与在职 药师继续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及培养模式,特 别是临床药师的学历教育正处于转折或突破阶 段。
2、 临床药学工作尚未完全得到医院领导、
医生和护师的普遍认可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药师的工作 主要局限在采购、供应、保管药品、调剂、制剂、 药品检验等方面。临床药师工作在医疗机构虽有 不同程度的开展,但因业务的局限,总体上没有得 到医院领导、医师、护师及病人的认可。医师对 临床药师的工作认识相对模糊,态度比较审慎,虽 然对临床药学服务有需求,但是对可能受到的权威 挑战却较为担心;同时,他们对临床药师的服务能 力也表现出一定的怀疑,故对临床药学服务项目只 愿意有选择性地接受。
随着国外“药学服务”理念的提出,
国内药学界的同行也纷纷响应,进行了广 泛的探讨和实践,“药学服务” (pharmaceutical care,PC)这一译名,逐渐 获得越来越多药学工作者的首肯。这是由 于药学服务更加明确和系统地体现了包括 临床药学在内的医院药学的本质,即本着 负责的态度为患者提供完整的药学技术服 务。
前 言:
临床药学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
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门药 学分支学科。它主要通过药师进入临床, 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 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 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 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
我国的临床药学萌芽于20世纪60年 代初期;
在1964年全国药剂学研究工作经验 交流会上,汪国芬、张楠森等药学专家 首次提出在国内医院开展“临床药学” 工作的建议;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些 大型综合性医院根据各自的条件,开展
了不同程度的临床药学工作。
20多年来,我国在临 床药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合理用药和提高医疗质 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与快速发展的医药事业的要求相 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临床药师 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 和完善。
一、我国临床药师工作的现状
在这短短的20年里,尽管我国临床 药学发展存在政策支持滞后、缺乏教育 支撑、临床药学研究不足等诸多问题, 但还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获得国家卫 生行政部门政策和管理上的支持
如1981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了12家重点医院作为全 国临床药学试点单位;
3、 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参与
决策得到重视
近年来,合理用药的观念得到了药学界内 外的普遍认可,不论是药学专业期刊还是公众 媒体,都对合理用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从近年发表的文献内容看,国内临床药师已从 调查临床用药和分析处方开始,逐步参与临床 的药物治疗,如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开展治疗 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师下临床等 工作。特别是在药师下临床方面,国内临床药 师总结并实践了多种参与临床的模式。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项 目《临床药学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研究》已完成 并组建了临床药学课程群,教材《临床药学各 论》也已出版发行。
此外,多项改革药学教育、培养临床药师的计 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之中,上海复旦大学药 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都准备开办临床药学硕士研究生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