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维护和谐商业环境的作用作者:邓慧敏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35期关键词公司战略经营绩效盈利能力治理水平作者简介:邓慧敏,湖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12.153近年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我国放开市场管制,这也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虽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也带来了很多新型的法律问题。
以前,我国对于无形资产不够重视,仅仅是重视公司的有形资产,但是随着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无形资产对公司的重要作用。
无形资产中的“包装、装潢”,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现阶段,我国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无形资产中的包装、装潢权益[1]。
但虽然有法律和相关的条文进行解释,由于其是一个新型的词汇,对于其的解釋并不具体和完备,这就使得后续遇到此类问题,并不能够寻找出明确的条文进行解释,所以在法律上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就为后来的相关事项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红罐装潢案可以称作是“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因为其涉及的法律问题太过于新颖,不能够用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解释。
对于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案件,广东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19进行了审结。
虽然此案进行了审结,但是两者之间的战争并没有结束。
对于法院所作出的判决,两边都并不是十分满意,都提出了上诉。
因此,在2015年6月16日,高院又审理了此项案件,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的欠缺,该案件到现在还没有进行判决。
从这点我们可以得知,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装潢案具有新颖性和极强的挑战性,所以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
此案件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包装、装潢权益归谁所有”。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这类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和阐述,但是由于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使得此案件不能够根据明文法律进行解决。
例如,法律中规定了“包装、装潢”类权益必须存在于知名商品上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一规定就使得对此权益的认定十分复杂,所以出现了难以解决的案件。
由于“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装潢案”被称作是“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所以此案件的价值对于我国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进而达到维护商业环境的影响十分重大。
因此对于此案,其有效、公正的解决将会为以后类似的案件的处理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
从此次案件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存有一些漏洞。
(一)对于包装、装潢的保护制度不够健全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我国商业环境的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解释。
其中的第五条明确指出:对于那些某公司所特有的名称和商标,生产经营者如果没有经过知名商品公司的授权,就不能够使用与该商品相似或类似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
如果该生产经营者使用了近似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使得其商品与已知的知名商品类似,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该商品是知名商品,从而进行了购买行为,这种情况就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是与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权益相关的,并且其也是唯一一条对于此权益做出说明和规定的法律。
随着我国对无形资产的重视,包装、装潢作为无形资产,是创造者脑力劳动的成果。
随着公司的发展,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越来越大,进而包装、装潢等无形资产所依附的商品也逐渐成为知名商品,因此其便成为了企业所独有的资产,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各知名商品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良好的商业环境。
但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这条法律的实施效果并不能使人满意。
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明确指出禁止假冒已有的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但是其并未明确规定什么是知名商品、怎样界定知名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
王老吉和加多宝红罐装潢案就刚好处于法律的漏洞之中,进而使得这个案件变得棘手和极具挑战性[2]。
所以我国首先应该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内所提出的概念和问题,例如什么是知名商品,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潢分别指什么?怎样的行为叫做假冒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等等问题,做出一个清晰的解释和界定。
如果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这类概念以及问题做出了明确的阐述,那么王老吉和加多宝红罐装潢案也就毫无任何挑战性,谁是谁非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权益归属之判定原则需客观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其对于知名商品所特有的包装、装潢的权益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和阐释,但是此法律并没有对这类权益的归属权做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最初,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潢属于同一个经营主体,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的发展,各经营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深入,经常进行交流与合作,这就可能使得某一商品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属于几个所有者共同所有。
当这几个经营者之间出现矛盾和分歧,就有可能出现多个公司争夺知名商品的一些权益,进而引起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对于归属权的明晰,其实可以参考一下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法律,从而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法律。
例如,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对于此点的规定就十分明确,其规定如下:倘若生产经营者使用了与现存的知名商品相同或相似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或者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贩卖和推销了其他公司的商品,或者是被消费者误认为是知名的商品的行为,从而造成了混同的情况,这属于不正当的竞争行为[3]。
同时该法律的第二条又明确指出知名商品是指该商品在日本范围内被购买该商品的购买者知悉且熟悉。
此处的日本范围并不是指整个的日本的国土范围内,而是指该商品的生产以及售卖范围内。
由于每个国家的现实国情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法律的制定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国在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正时,对于其中的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保护制度时,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法律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知名商品所特有包装、装潢权益的保护制度的制定不够完善和具体,甚至可以说是存在着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使得该法案不能够适应现代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一制度进行一定的修改,以达到健全。
(一)理清包装、装潢与知名商品的逻辑关系我国目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指出,必须对知名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实施保护。
这一条款说明的是,只有那些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
商品的包装和装潢也可以具有一定的知名性,并且将知名性直接赋予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将会变得更加直观和方便。
这样一旦有行为人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使用了与某知名的包装以及装潢相近或相似的包装以及装潢,从而使得消费者误以为该包装和装潢就是知名的包装和装潢,造成混同的行为,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所以,将商品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进行独立,给予其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可以简化司法的程序,对司法案件做出快速的判决。
(二)明晰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法律概念的具体解释虽然对于包装和装潢的概念,十分简单,但是当其涉及到法律问题时,其含义便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在字典中,我们可以查到“包装,是指盛载商品的包裹、器皿等;而装潢是指商品外包装上的色彩、文字、图形或其排列组合等。
”虽然色彩、文字、图形等等的含义十分简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无形资产也越来越重视,出现很多的商标权、专利权等等。
所以我国应该对商品的名称、包装以及装潢等的含义做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解释,同时不应该将其作为商品的附属品,而是给予其独立性。
我国虽然对商品的商标权和专利权进行了一定的保护[4],但是商品的包装、装潢权益与商品的商標权、专利权确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当两者都出现在商品或服务上时,我们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而是应该根据其不同,适用不同的法律。
例如商品的商标权、专利权受到知识产权法的约束,而商品的包装、装潢权就应该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约和保护。
所以,此处对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争议,应该是如下的解释:商品的包装和装潢应该是去除“王老吉”三个字之外的红罐包装。
(三)对商品特有的包装以及装潢的归属权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现阶段,我国对于商品的特有的包装以及装潢的归属权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但是这一问题却十分重要和关键,所以我国关于此方面法律的修正时,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
因为一旦对于归属权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和规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与此相关的,繁琐的案件也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就像前文所说的,倘若仅仅用在先使用原则来就解决此类问题,将会出现以偏概全,并且会使案件变得更为复杂。
所以首先应明确的一点是,知名商品是受购买者所知悉的,那些将商品推广经营成知名商品的经营者才是该知名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的所有者。
并且所谓的在先使用原则也应该在商品成为了知名商品之后,才得以见效。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明晰知名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的归属权并且灵活使用在先使用这一原则。
一旦明晰了归属权,再加上对于在先使用原则的使用,便可解决像王老吉和加多宝类的棘手的案件了。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案件,我们可以得知,“王老吉”本事一个地区品牌,而不是一个知名商品,所以此处在先使用原则不适合。
但是凉茶经过加多宝公司的包装、经营和推广,使得加多宝红遍全国,成为了一个知名商品,同时取得了极其惊人的销售成绩。
此时知名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也成为了加多宝公司的无形资产,所以此时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的归属权应该是属于加多宝的。
此案,无论是根据在先使用原则、知名商品的包装以及装潢的归属权还是贡献原则,红罐包装的归属权都应该是属于加多宝公司的。
在现阶段,虽然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知名商品所特有的包装以及装潢权益进行了规定和保障,但是由于该法所存在的漏洞,并不能对该项权益进行有效的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从而导致商品包装以及装潢权益类的案件涌现,从而导致与包装、装潢权益相关的法律所存在的漏洞也呈现了出来。
我国应该对“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装潢案”中出现的争议与问题,进行思考和反省,从而对我国的法律进行修正和完善,以维护我国的商业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1]田村善之.不正当竞争法概说(第二版)[M].有斐阁,2003年版.[2]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3]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黄晖.商标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