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姓名:========== _______________系另比环境与规划学院专业:_____ 地理科学_____学号:========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2014年5月4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Ill 引言. (1)1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1)1.1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1.2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趋势 (2)2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3)2.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2.2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3)2.3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3)3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 (4)4我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4)4.1 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4)4.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4.3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模式并存 (5)4.4积极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5)4.5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制 (5)5结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8)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益加深。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近十几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并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矛盾,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养老措施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 rural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solv ing 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population aging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agi ng of the rural populati on degree is deepe ning. By way of con trast, the paper studies the aging population trend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anglicizing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asons. Faced with the old-age securi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aging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alleviate the con tradict ions of Chi na's rural populatio n agi 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growth of Chin a's economy agi ng populati on.KeywordsRural; populati on; pension measures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措施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也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并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及我国的工作之重。
农村人口老龄化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部分,要求我们应充分了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
为缓解并解决农村人口化的矛盾,我国应在保持原有农村养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养老模式,完善养老制度,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1.1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根据联合国标准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7%以上,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则称之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据调查,1999年我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7.1%,说明我国于1999年就已经跨入人口老龄化行列且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趋势更加显著。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776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3.32%,此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189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92%。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总人口中,城市老年人口约为7829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1.68%,农村老年人口约为993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98% ;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5225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7.8%,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666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06%。
下图反映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在城乡所占比重的不同程度:图1-1城乡人口老龄化对比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调查显示,从图1-1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口老龄化均成增长趋势,但农村老龄化人口与城市老龄化人口相比,所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
根据表1-1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山东、重庆等地中东部由于农村经济的速度发展相对较快、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生育观念相对先进,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较为顺利,导致农村生育率逐渐降低而老年人口却逐渐增多。
而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甘肃等西部地由于地区较为偏远,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受教育程度偏低、生育观念比较落后,计划生育工作很难展开,生育率依然很高,农村老龄化程度并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也随之提高,教育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生育率下降明显,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根据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
比如江苏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农村老龄化为9.8%,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则为13.6%,十年之内上升了72%。
但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中西部仍相对缓慢,农村人口老龄化变化不明显,老龄化程度依然很低。
图1-2各省份老龄化不同程度我们通过极差的方法把农村老龄人口按照不同的老龄化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即轻度老龄化地 区、中轻度老龄化地区、中度老龄化地、重度老龄化地区。
从图 1-2可以看出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属于轻度人口老龄化地区,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属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地区,河南、河北、山西等中部地区属于人口老龄化中、中轻度人口老龄化地区⑴。
总体看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在 2011年〜2020年迅速发展、2021年〜2033年高速攀升、 2034年〜2060年持续高速运行的趋势,且呈现人口出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征2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2.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我 国应对疾病的手段得到很大提升,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为 74岁,这也是我国形成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城市与乡村受教育程度不同,生育观念不一样,城市生育观念比农村先进,导致农村生育率比 城市高,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村家庭构成成分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并逐渐向6-4-2或者4-2-1结构演变,青年人数逐渐减少而农村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农村青年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农村养老出现 的问题渐渐凸显。
2.3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城乡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农村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的落后与不完善进一步加重了人口老龄 化的矛盾。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研究结果显示,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占城市总人口的 66.3%,而在农村中却只占 4.6%⑶。
许多农村青年为寻求更好的收入,获得更好的生活,往往选择 去城市打工,大量青年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养老与留守儿童的增加,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显得更 为突出。
总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另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医疗卫生水平的好坏也是引起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 应全面了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以便采取更好的措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3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首先,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比重下降,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由于农村传统的教育思想,科技、文化水平也不高,受教育程度低,中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数所占比 例较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口更是少。
依靠农田难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大多数青年选择进城寻求 工作机会,工资水平不高而且面临着失业的压力。
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 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 2009年年初,由于农村青年[2] 。
注:南海地区由于缺少数据来源,暂不统计。
大量的进程打工在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约为3288万户,占全国农村家庭的48.9% ;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口约为4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留在农村的妇女不但要照顾农田,还要兼顾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照顾老人的精力有限,且随着传统尊老爱幼思想的逐渐淡化养老纠纷时有发生,导致无法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⑷。
此外,由于缺少娱乐设施,文化活动少,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也容易造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孤独。
其次,农村老龄人口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至2012年年底,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 6.4%,而农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8.7%,虽然目前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实施,对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面对巨额医疗费用时患者家庭仍需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卫生资源部门统计,在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生中有66.7%的时间属于带病度过,老年人所消耗的卫生资源是总人口人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比重会进一步增多,将会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