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体育文化
• 中西体育概念方面的研究: • 张洪潭(2006)从体育的概念、术语、定义等方面论证体育的概念内涵,提出体育有三个要点,即肢体活
动,增强体质,非生产性;同时指出西方“Sports”一词和“体育”一词含义并不对等。另外,董杰 (2001)系统阐述了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比较,指出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 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
众多学者研究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同时,万义和白晋湘(2007)在《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一文中,质疑了把中西体育文化区分开来进行比较的行为,认为 “(1)从文化根源上来说,西方体育文化
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2)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
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形态和工业文化形态所表现出的差异;(3)目前对中
以致到了近代以后西方体育传入了中国。
3.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轻竞争,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中国传统早在人类文明的“元典 • 时代”就已构筑了一个以人为中心,融自然(道家)、人文(儒家)和科学(墨家)为一体的文化模式, • 而自然、人文和科学三重文化价值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 • 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文化奔腾向前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隋唐佛教的 • 渗入与发展,到了宋元明时期形成了儒、道、释三教合流和以天理心性伦理观为特点,以儒学为正统的文 • 化元典,因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素是统一、中和、中庸,重在养身的内向性、兼容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论文40多篇,其中以中美体育比较研究居多。在此时间之前,也有大量的期刊论文专门探讨中西体育文化。
但是中西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专著并不多见,目前找到两本:杨弢和姜付高(2008)合著的《中西体育文
化比较》以及崔怀猛(2010)的《古代中西方体育文化》。
•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中西体育概念、中西体育文化差异、中西体育文化差 异的原因分析以及中西体育文化的互通融合。当然,大部分学者都是结合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也有学者从 特定的视角研究中西体育文化,如高梅艳(2011)《论中西体育哲学差异》从哲学角度、谭润芳(2011) 《论中西体育的美学差异》从美学角度研究。
• 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及差异的根源方面的研究很多。 • 如严小娟(2008)在研究中西体育起源的基础上,论证了中西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互补性,提出中国
传统体育文化应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邓文红(2006)、董红刚(2008)、赖云华 (2009)、曹斌(2009)以及马振磊(2014)等从和合与竞争、追求道德与追求胜利、修身与健美等方面 阐述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并且分析原因。还有学者认为,中西方文化可以互相融合,但是,韩坤 (2008)提出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认为 “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念、表现形态、文化适应性上 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形态不平衡,两者不可能融合。”他的这种不可融合论,实在少数。
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是把原本就为同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发展阶段,强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完全
对立的部分,其实质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种认为中西体育是同质文化的观点
颇为新颖,之后2011年,朱敏在《中西体育文化是同质的吗?———<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读后
献疑》一文中得出中西体育文化是有本质差别的,并非同质文化,推翻了之前的论断。而这个观点也是和万
中西体育文化
目录
1.体育定义 2.国内研究现状 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4.西方竞技体育文化
5.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及 根源
6.中西体育文化融合发展
1.体育的定义
体育是一个外来词,现代体育源自于西方,体育的概念是从英语:gymnastics,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physical culture和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引用而来,这些词在我 国历史上曾被译作“体育”,但主要是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这两个词。
义、白晋湘商榷之后的结果。
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 劳动起源论 • 原始人类逐步认识到,他们的生存资料
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同被猎 对象之间的速度、耐力、力量等各种身 体素质方面的竞争。于是他们开始有意 识地发展身体素质,从最初劳动和生存 中的跑、跳、投掷、攀登等技能发展到 后来不以劳动和生存为直接目的的体育 游戏活动形式。
娱乐、游戏、安慰、喜悦或自身的快乐,也有愉快的离开工作之含义”。
•
体育一词虽然被译作Physical education、Sport、Sports,但是体育一词却不是译自于英
文,而是来自于日文,是直接借用日文中的“体育”一词。不过,日本在Physical education一
词的翻译上并不是一步到位译作“体育”的,而是经历了从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
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 技术、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社会 活动。 (维基百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 洪潭《体育的概念、 术语、定义之解说立 论》(2006)论文认 为:
2.国内研究现状
•
对于中西方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在知网模糊搜索到2010年至2014年期间的期刊论文200多篇,博硕
(2)内外兼修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之一的儒家文 化,历来主张修身养性,并以追求圣 贤理想人格为重心,以“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为修行方法,从而达 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中国古 代体育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偏重 于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 而不同于西方古代体育追求人体美, 追求力量、速度等定时定量的运动规 程和规范化的运动模式。
“身教”到译作“体育”的日文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在19世纪70年代完成的。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sports(体育)的含义和内容也发生变 化。由14世纪意为“广泛的意味着心情转换、宽慰、休养、消遣、娱乐、游戏、喜悦”等扩 展为包括:
• (1)以竞赛取胜为目的的竞技体育; • (2)以教育为目的的学校体育; • (3)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休养体育、健身体育; • (4)出于游戏兴趣的大众体育、闲暇体育; • (5)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的一些适应职业特点的部门体育和伤残人体育等。
长拳
五禽戏
(4)缺乏竞Βιβλιοθήκη 性•竞技性体育项目较少,有
些本来属于竞技性较强的体育
项目,后来也变成了非竞技性
的体育项目。没有全国性、综
合性、长期存在、形成制度的
体育比赛。如田猎、武舞、秋
千、武术、踢毽子等,没有或
很少有竞技比赛,主要是表演
给别人看,或人们的自我习练。
(5)重文轻武
早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就 有射、御教育,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学 校体育(六艺)。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 荀子、墨子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都包含 有一定的体育内容。说明当时对体育的教 育功能是比较重视的。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这方面情况发生 了很大变化。汉武帝以后的大多数君主, 都实行重文轻武、文武分途的政策。社会 上的主导思想是学文不学武,学武不学文。
3.2 中国体育的发展
发祥期(约170万年—3万年前) : 中国古代体育起源于年代久远的原始社会。 雏型期(约3万年前—约4000年): 原始先民的生活中出现了体育的原始形态。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成长期(夏—战国); 奴隶社会围绕着“祀”和“戎”,体育有了初步发展;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纷争,出现了我国体育的第一次高潮。 定型期(秦汉—南北朝):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种运动项目初步完善。 发展期(隋唐—1840年)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发展的鼎盛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中国武术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其标志是武术理论和武术流派的形成。 中国体育一直按照自身轨道缓慢前进,一直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但中国体育的步履是过于蹒跚,
• (1)循规守礼 • (2)内外兼修 • (3)体艺结合 • (4)缺乏竞技性 • (5)重文轻武 • (6) 注重实用性 • (7) 保健特色
(1)循规守礼
•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 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学说:“不学礼,无以立”,他把一切都纳入 到礼的轨道,当然体育娱乐活动也不例外。
《韦氏体育词典》(1976):sport是一种需要一定的体力或使用某种器械得分的技能的娱乐性或竞 赛性活动。
《体育概论》(1995):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 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20年前通用教科书就是这样定义体育的: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 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 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宗教起源论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对自然现象求解 的过程中,形成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宗崇拜、武术等,并发展成为原始的宗教。 在这些宗教的祭礼竞赛、游戏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宗教文化内含的体育活动形式,如 祭礼舞、祭祀运动会等。
教育起源论
人类将生产劳动以及在军事、游戏中演变出来的运动技能、技巧,以劳动教育的方式 传授给后代。它既发展了各种技能和身体素质,又使人类在逐步脱离了动物野性向人 性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体育生活。
3.1
体 军事起源论
育 早期人类为了争夺生活资料由个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