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门类和鉴赏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隶书: 雄浑豪放—汉 : 草书: 章草和行草,自由飞动—汉、 魏、晋—王羲之、章旭、怀 素—狂草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楷书: 正楷(正书) —字形方正,笔画率直, 整齐端庄,风格古雅—魏、 晋、唐—颜真卿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五、艺术鉴赏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1、艺术的认识作用 诗经—认识两三千年前奴隶社会 生活 情景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有关圣 经和基督教知识 马王堆汉墓帛画—早期封建社会 文化信仰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敦煌艺术家画—全面认识从十六 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 生活 原始岩画和壁画—了解原始社会 的狩猎和农牧生活 书法—认识文字产生、起源和衍 变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唐之前 魏晋艺术—表现人格和心灵— 艺术突出特征 诗 —陶渊明、谢灵运 书法—王羲之、王献之 绘画—顾恺之、陆探微 音乐—稽康
心灵以及相应的表现 —梵高 柏拉图 康德 —西方艺术本质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3、形式学说 艺术最重要的是其形式 英国克莱夫.贝尔—艺术具有 意味的形式 美国苏珊.朗格—艺术是创造 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 形式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振奋人的作用 团结人的作用
针贬时弊的作用
认识事务的作用
维护社会信念作用
维护道德价值作用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唐、张彦远:
以教化助人伦、穷神变
鲁迅:
怡人性情、涵养人的神思
艺术
对人类的行为不具有实际的
约束力 艺术的作用 其实是一种“无用之用”
艺术活动 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三部分或三个环节 共同构成 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艺术作品 是一个有待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的对象 艺术接受和艺术鉴赏 是艺术返回社会的 必由之路
因而 艺术鉴赏 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 不可或却的 重要环节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1、艺术消费 ①艺术消费和艺术鉴赏 艺术消费:现代大众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性产品消费 艺术消费: 普遍存在的社会性 消费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一、艺术的界定 三种模式——艺术本质观念 1、再现学说 艺术从根本上就是对世界的再现 和模仿 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表现 基本的艺术本质观 中国艺术—西方艺术 一条连贯的理论线索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2、表现学说 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主观情感—《毛诗序》论“在 心为志,发言为诗” 春秋时 “诗言志” 创作中的决定作用—个性抒 发—个性、性情、生命感情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唐之后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 物质媒介 技术手段 (电子媒介、印刷媒介) 中介性环节—艺术市场或文化 市场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2、艺术鉴赏 ①、艺术鉴赏发生条件 必须具备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 高的艺术质量 丰富的思想内涵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规定和 制约 艺术生产规定艺术消费 —对 象、方式 艺术消费制约艺术生产 —生 产方式和规模、生产目的和动 力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传播媒介—社会途径和
传播环节 中介者—艺术评论家、艺 术史家(直接鉴赏者、介绍 者、阐释者) 中介体制 —博物馆、电影 院、书店
艺术的本质、门类和鉴赏
第一讲
严欣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不同目的---纪念雕塑 装饰性雕塑 园林广场雕塑 架上雕塑 造型形式—圆雕 浮雕 透雕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3、表现艺术 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 (音响、人体) 直接抒发人的内在感情 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类别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①音乐艺术
声乐:男声(高、中、低) 女声(高、中、低) 童声—歌唱特点 器乐:弦乐、 管乐、 弹拨乐、 打乐 —演奏种类和方法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2 、艺术的教育作用
形象与观念—不是干巴巴的说 教 感染熏陶—教育和影响 以情感人—强烈的感染性 潜移默化—心灵净化 寓教于乐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3、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高 级形式) 美的享受—审美价值 精神上的陶冶 愉悦、休息—感官刺激、生 理刺激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消费:物质消费、精神消 费两重性 艺术消费:进行精神消费的基 础和前提 夸示式消费或展示式消费—炫 耀社会地位金钱财富、装点门 面或附庸风雅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②艺术生产 艺术传播 艺术消费 在技术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 的作用下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形 成了一种辩证互动关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鉴赏者是一种审美在创造 活动 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是艺术 创造 接受者鉴赏艺术作品,也是需 要创造性的解读阐释和延伸艺 术作—再创造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3、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过程 就是鉴赏者在期待视野的引导 下 在接受动机的支配下 在特定的心境下 展开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接受和 欣赏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娱乐—心理上情感的满足
康德: 非功利性情感 先秦《乐记》阐释: “乐者乐也”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四、艺术的主要门类
1、造型艺术 ①静态视觉艺术 ②一定审美价值的再现性空间 艺术
物质材料: 绘画—颜料、纸、 布、绢 雕塑—木、石、泥、铜 空间中: 线条、色彩、形体、塑造一 定的物质形态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声乐:民族唱法 美声唱法 通俗唱法 —音乐类型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器乐:独奏 齐一 重一 交响乐协奏曲 组曲 —体裁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声乐:独唱、 齐唱、 重唱、 合唱、 伴唱 —形式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②舞蹈艺术 芭蕾舞—天鹅湖、 睡美人、 吉赛儿、 红色娘子军 现代舞
必须要有能够感受艺术美的艺 术鉴赏者 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能够感受 艺术美的主观条件-艺术鉴赏 才能发生 具备起码的生活体验、文化知 识、思想水平 具备感知、想象理解艺术美的 修养和能力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必须建立起一种审美的适应关 系 建立情感交流的通道-艺术作 品和鉴赏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4、语言艺术
以语言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 —文学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四分法: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文学 二分法:有韵 无韵
三大类: 教育类 抒情类 戏剧类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①小说: 长篇 中篇 短篇
4、其它: 情感学说 无意识学说 形象学说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1、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能动的表现人的主观能动 性) 艺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活
毛泽东: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 源泉完全是从何而来呢?作 为观念形式的文学作品,都 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 脑中反映的产物。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是一般社会意识—与道
德、宗教、哲学—决定于经 济基础 莱辛:美是造型艺术的最 高法则 艺术反映现实美—生活美、 自然美—艺术创造美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三.艺术的社会作用和功能
三大功能 —真 善 美 有机统一
孔子: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名。 (论语、阳货)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又不仅是生活本身 而是人对生活的一种反映
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认识
体现了人的精神力量
艺术比生活—更高、更强烈、
更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更普遍性 带有艺术家—创造性、主观 思想感情、审美色彩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2、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式 艺术是一种审美艺术形式—非 功利性或无利害性—审美趣味 康德: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 于它不涉及利害计较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②、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鉴赏是通过调动感知、想 象、情感、理解、评判等一系 列心理功能去把握艺术形象, 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 飞跃的审美活动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艺术鉴赏 —感知、情感、想象、 联想、理解心理机能活跃 —畅快的障碍状态 —精神上的自由、超 脱 、愉悦、满足 —审美享受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5、实用艺术 功利性与审美性有机统一的空间艺术 ①建筑艺术类: 民用建筑—住宅 工业建筑—厂房 教育建筑—学校图书馆 公共建筑—大会堂 娱乐建筑—电影院、运动场 宗教建筑—庙宇、教堂 纪念建筑—纪念碑、陵墓
艺 术 鉴 赏 与 艺 术 修 养
②园林艺术: 欧洲园林—法国园林 意大利园林 阿拉伯园林—泰姬陵 东方园林 —苏州园林、颐和园 ③工艺美术: 观赏类 实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