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计划(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师资情况,以及当前课改发展与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习提高为宗旨,以活动评比为手段,坚持面向全体教师,立足校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学中提高、在做中反思,努力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使我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争创能力。
三、主要工作:
(一)课堂教学培训
1、加强教研组建设,激活全校教师参与教学教研活动的热情,使各个教研组活动规范化、系列化和专题化,认真完成落实各项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结合“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教科研专题开展课例教研活动,并为教师搭建了集体交流、实践探究、行为反思、理论构建为重心的有效教研模式,帮助教师将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向深入,让教师体验“互动、合作、猜想、推理、探究”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2、骨干教师课堂开放日。
本学期将举行4天“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
通过开放骨干教师的课堂来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来促进了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以此促进校级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3、加强学习听课制度地执行。
中层业务领导深入课堂,采用提前预约听课制,分析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师中加强同行听课,互相学习。
(二)理论素养培训
1、听评课培训。
为了增强听课的实效性,每位教师听课之前要明确自己听课的目的,要明确自己想去学习或研究什么,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听课笔记上要对听课的过程及闪光点在听课笔记上做好详实的纪录,并在听课笔记上做出相应的分析,侧面随时写出自己的收获、异议及感受,后面则要作出评议或进行反思,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读书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内涵与修养,使读书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事业和生活的一部分。
本学期我校将开辟教师阅读专用教室,持续开展读书活动,除了教师自主阅读的书籍以外,本学期学校编辑了校本培训教材《蜜源》,及时推荐相关理论文章,丰富教师阅读内容。
为了达到读书效果,学校明确规定读书要求,规定教师撰写培训笔记,开展相应的读书心得交流和读书笔记展览活动。
3、网上学习。
依托网络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
本学期,积极倡导教师网上教研,多种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专业网站的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由校内延伸至校外。
4、创建成长博客。
本学期我校将把电子博客的建立和个人成长档案相结合,要求教师可以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
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它成为教师个人成长轨迹的记录见证,又成为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共享的资源库。
本学期我校积极鼓励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各种专业网站以个人博客为载体,不断展现自我、开拓视野、获得业务支持,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三)教师基本技能训练
1、分析钻研教材的能力培训。
本学期我校将结合新教材的使用情况,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数学、语文、英语学科的骨干教师梳理教材,整理知识点、重难点,分体系、分类型的举行集体备课讲座,并举行教师撰写教材分析、自命试卷等竞赛,以促进广大教师能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自己的学科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2、加强对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
一是粉笔字钢笔字进行自练,期末将进行比赛和考核;二是课件制作培训和考核,学校将举行制定培训计划,集中培训,教师在实践工作中进行自主练习,期末进行考核;三是教材的分析与理解培训和考核,统一给出内容,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四是第三套广播操的培训。
3、加强“课程超市”课程的开设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我校课程超市分德育类、综合实践类、活动探究类课程,其中综合实践类开设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劳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活动探究类开设了舞蹈、合唱、绘画、书法、剪纸、各类传统体育活动(游戏)等30多个组别,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既保证了学生每天健康锻炼1小时的时间,又促进教师加强课程开发能力的形成,同时运用校本课程进一步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