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电大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三

中央电大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卷三

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
2.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

A.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决策D.过程管理
3.C IO就是()
A.系统分析员B.系统设计员
C.信息中心主任D.信息主管
4.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

A.分时/共享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客户/服务器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

A.管理/职能结构B.网络结构
C.组织机构D.功能结构
6.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

A.SA B.OOD C.OOA D.OOP
7.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

A.可行性分析报告B.系统分析报告
C.用户操作手册D.系统设计报告
8.总体上说,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

A.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
B.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
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D.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9.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B.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0.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A.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11.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是()。

A.现行系统分析B.系统详细调查
C.绘制数据流图D.绘制模块结构图
12.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A.系统干什么B.系统怎么干
C.系统是什么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13.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
B.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
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
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
14.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A.螺旋模型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D.瀑布模型
15.下列最准确概括结构化方法核心思想的是()。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16.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

A.直接切换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D.以上都不是
17.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B.系统是什么
C.系统怎么干D.系统如何实施
18.CIO就是()。

A.系统分析员B.系统设计员
C.首席信息官D.信息中心主任
19.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C.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D.辑测试法、物理测试
20.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错误的维护称为()。

A.适应性维护B.改正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应有5个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________和控制。

2.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________
四大部件组成。

3.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________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

4.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__________和变换分析。

5.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__________、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

2.简述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3.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4.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和基本策略。

5.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D 7.B 8.C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D 16.B 17.C 18.C 19.B 20.B
二、填空题
1.反馈
2.信息管理者
3.开发语言
4.事务分析
5.数据流程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

答:结构化开发方法有6个阶段.。

(1)总体规划阶段,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3)系统设计阶段,形成系统设计报告。

(4)系统实施阶段,形成用户操作手册
(5)运行维护阶段,形成运行状况报告。

(6)系统评价阶段,形成系统评价报告。

2.简述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答: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2)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3)分析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基本功能;(4)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5)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6)编写可行性报告。

3.简述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答: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2)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3)分析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基本功能;(4)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5)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6)编写可行性报告。

4.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和基本策略。

答:(1)“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再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

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集中精力先解决主要问题这就是“抽象”。

(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结构化方法按上述思想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按照这种策略,不论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规模有多大,分析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对于大的系统只需要多分解几层,分析的复杂程度并不会随之增加。

这也是结构化分析的特点。

5.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系统应用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是指用户要求新系统应具有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时间及资源方向的限制等。

(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

即通过数据流图等工具,说明新系统应用干什么,而不具体涉及“如何干”等物理实现问题。

(3)编制系统说明书。

对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组成系统分析说明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