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精品PPT课件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精品PPT课件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 背景
(1)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出现严重的农奴制危机,革命不断爆发。
2.目的及内容
(1)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签署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 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㈡农民在获得“解放”时通过赎买可得到一 块份地。
4.评价
(1)进步性: ①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上的重大转折。
(2)局限性: ①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②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动脑筋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 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 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1.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 2.科教兴国 3.善于向他国学习,取其精华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 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 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 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 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 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 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 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次改革 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外患
仔细观察下列一组 图片,你能简要概括 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 面临的严重危机吗?
天皇 将军 大名 士 武士
农 工 商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封建统治阶级
19世纪的日本手工工场
武士经 济地位下降, 对现实不满, 产生了改变 现状的要求。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1861年明治维新
(1)开始时间:1861年 (2)在位皇帝:明治天皇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明治天皇
(4)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 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③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④文化上: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 运动
第16课
“黑船”事件,美国敲开了 日本的大门,其他帝国主义国 家纷纷效仿,一向以中国作为 学习榜样的日本,面临着跟中 国相同的命运。面对这一局势, 日本何去何从?在同一时期的 俄国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呢?
课文讲解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幕府末年米价的上涨表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
美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以武力叩关
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 条约》。在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 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
柏利在东京港登陆
2.武装倒幕
(1)原因: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 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组成倒幕 派,开展倒幕活动。 (2)结果:1868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 统治。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3.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 产 阶
宣布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级
性
质 的 改
农奴获得“解
放”时,高价赎 买份地
革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巨额资金
(2)影响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 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 残余。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