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核心素养之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蒋福祥)

地理核心素养之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蒋福祥)


二、区域认知的内涵、表现、水平

三、区域认知的价值
四、区域认知的培养
区域认知的含义
地理如何认识世界,您的感悟是?
区域认知的含义
对此,您的感悟是?
区域认知的含义
对此,又有怎样的感悟?
二、区域认知的内涵、表现、水平
区域认知的含义
指人们运用指人们运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 方式和能力。
10.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初秋—次年春末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11.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冬春季多积雪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低海拔山麓地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区域认知、 地方综合、要素综合
案例:体会如何运用“划区”认识的方法
相关表述: 亚洲广大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 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为季风气 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 候… …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
筛选区域的特征,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 发现区域之间的关联,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 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总结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 序与空间规律。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区域认知” 是在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规律 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应当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经 历解决有关总结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关联, 认识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过程,并在 这一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方法与工具,形成相应的学科思维方 式与能力。
高寒 缺氧
太阳辐射强
羽绒服 氧气袋 防晒霜 防紫外线墨镜 帽子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 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 封路禁行。据此完成9~11题。
9. 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一、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contents

二、区域认知的内涵、表现、水平

三、区域认知的价值
四、区域认知培养
四、区域认知培养 1.注重地图运用,在一定尺度匹配下,以空间—区域视角下解析 区域地理要素
对地理位置准确而 全面的理解是后续思维 得以展开的前提!!
在哪里? 有什么?
四、区域认知培养
1.注重地图运用,在一定尺度匹配下,以空间—区域视角下解析 区域地理要素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 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
“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 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区域认知的内涵、表现、水平
区域认知的表现
(1)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和习惯。 (2)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 (3)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
成都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蒋福祥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高中地理核心 素养从初中阶 段开始培养的 可行性
不同学段地理 核心素养的培 养方法
不同学段应该 达到的地理核 心素养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 初高中地理教学在教 育理念、教学方式、 上的“一体化”衔接。
一、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contents

一、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2.区域地理是初中考试说 明中比重最大的
35.(10分)图7为我国政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19成都初中会考)
(5)成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在暑假 期间去西藏开展研学旅行,请你根据西藏 的自然环境特征,列举需要准备的物品(至 少列举3种物品)。(3分)
区域认知
自然环境
一、区域认知的内涵、表现、水平
区域认知的水平
一、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contents

二、区域认知的内涵及表现

三、区域认知的价值
四、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教学改进
我们应该重点加以理解的论述
——什么是区域
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围地域 的外部差异的地方
——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分
——划分区域加以认识的目的与价值
区域方便对空间的概括,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性井然有序
对区域认知的理解
“区域认知”,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涵义。
秩序和规律
“方法论”
对“用区域的方式认识”的理解
将“区域认知” 理解为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策略和视角, 即:面对极其复杂的地球表面,将其“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 分”——组织为区域认识复杂的地表。 组织区域是为了方便进行空间概括,进而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性 井然有序”。 对于如何“组织区域” 呢?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将“区域认知”视为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策略与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划分“区域”是认识、解释、概括空间的需要,借 助这种策略,可使地球表面的复杂多样性变得可以理解。
教学对策: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就应当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体 会“划区”是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将认识对象 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综合实践力
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语言
人地协调观
正确的价值观






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理实践力
思维方式和能力 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一、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1.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 程中容量最大的教学内 容
“得区域地理者得地理”
121°
122°
32°
15°
20°
30°
● 31°
地理位置 联 想 自然地理特征 联想
● 35°
人文地理特征
特征描述 关系分析 举例说明
四、基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1.注重地图运用,在一定尺度匹配下,以空间—区域视角下解析 区域地理要素
地理
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地理 教学策略
天府新区教科院 蒋福祥 2019年11月15日
一、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contents

二、区域认知的内涵及表现

三、区域认知的价值
四、区域认知的培养
地理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
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