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课件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
17
主动脉夹层
辅助检查:CTA
18
主动脉夹层
辅助检查:主动脉造影DSA
19
主动脉夹层
治疗:
1.药物治疗:镇静、降压(防止夹层破裂) 2.介入封堵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
20
主动脉夹层
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目的防止破裂,争取手术时机。 各种口服降压药:CCB/ACEI/ARB… 静脉降压:硝普钠曾是首选药物。 镇静避免激动:地西泮、吗啡、右美托咪定。
主动脉夹层的诊治
1
主动脉夹层
• 定义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ction)
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破 裂的内膜,进入主动脉壁中层 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 壁纵轴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 疾病。
2
主动脉夹层
Thoraci caorta
Abdomin alaorta
Aortic dissection
25
主动脉夹层
病例分享:3. 熊某某 男 64岁 复杂主动脉夹层III型
26
主动脉夹层
3.外科手术治疗 :置换撕破的血管。 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子支架植入
适应症: Type I :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 Type II :仅限于升主动脉(外科手术)
27
主动脉夹层
3.外科手术治疗 :主动脉根部处理
– 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约占 70%~ 9 0% – 主动脉中层病变:Marfan综合征、Ehlers Danlos综合征 – 内膜撕裂:二叶主动脉瓣、主动脉狭窄 – 壁中血肿蔓延 – 妊娠,主动脉炎,创伤等
9
主动脉夹层
病理生理:
1.中层病囊理性坏生死理→内膜撕裂;
2.真假“双腔”,存在交通; 3.远段同时存在再破口
7
主动脉夹层
• 鉴别
3.假性主动脉瘤:动脉 壁撕裂或穿破,血液 自此破口流出后,被 动脉外围组织包裹而 成的血肿(并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动脉瘤, 实际上是一种动脉物 理损伤。)
8
主动脉夹层
• 发病机制
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 , 任何破坏中层弹性或肌肉成 分完整性的疾病进程或其他条件都能使主动脉易患夹层 分离。 • 易患因素
13
主动脉夹层
各类型发病率:
14
主动脉夹层
症状体征:
1.症状:突发胸背及上腹部撕裂样痛 ,镇痛剂不能 缓解,伴休克征。
2.体征:短期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 (或)二尖 瓣关闭不全的体征 ,可伴有心力衰竭,突发急腹症,伴 心包填塞等。
15
主动脉夹层
辅助检查: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
16
主动脉夹层
10
主动脉夹层
病理分型:
DeBakey法的Ⅰ、Ⅱ、Ⅲ型 Ⅰ型:夹层起自升主动脉 ,累及主动脉弓或以远端。 Ⅱ型:夹层仅累及升主动脉。 Ⅲ型:夹层起自降主动脉 ,并向远端扩展 ,罕有逆行 累及主动脉弓。
11
主动脉夹层
病理分型:
12
主动脉夹层
病理分型:
Stanford法A和B型 A型 不论起源,所有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为A型 B型 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为B型
(主动脉根部成型或bentall置换)
28
主动脉夹层
3.外科手术治疗 :主动脉根部处理 (主动脉根部成型或bentall置换)
主动脉根部瘤
窦部瘤样扩张--
Bentall
29
主动脉夹层
3.外科手术治疗 :全弓置换+象鼻子支架植入
30
主动脉夹层
3.外科手术治疗 :全弓置换+象鼻子支架植入
31
主动脉夹层
3.外科手术治疗 :全弓置换+象鼻子支架植入
32
主动脉夹层
小结:
1.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需紧急处理; 2.内科镇静,控制血压,争取手术机会; 3.外科手术是最终治疗手段。
33
主动脉夹层
谢谢!
34
40岁以下的AD患者 50%发生于妊娠妇女。
4主动脉夹层• 鉴来自?1.主动脉夹层 2.真性主动脉瘤 3.假性主动脉瘤
5
主动脉夹层
• 鉴别
1.主动脉夹层:动 脉内膜局部撕裂, 在中膜厚度方向1/3 位置剥离扩展,并 在动脉壁内形成血 流或血肿。
6
主动脉夹层
• 鉴别
2.真性主动脉瘤: 动脉血管呈局部性整 体扩大或突出成瘤。 动脉壁与动脉瘤壁全 层(三层)均有病变 扩大或突出。
Aorta
Blood in wall of artery Blood in artery
3
主动脉夹层
• 发病率
AD的平均年发病率为 0.5~1万/10万人口,在美国每年 至少发病 2000例。
AD最常发生在 50~7 0岁的男性,男女性别比约 3∶1。
40岁以下的比较罕见 ,此时应除外有家族史者及马凡 综合征或先天性心脏病等。
控制目标:在不影响灌注的情况下控制在最低。 收缩压不超过110mmHg。
21
主动脉夹层
治疗:
2.介入封堵治疗:封堵破口,机化愈合。 适用于B型夹层,未累及升主动脉。
22
主动脉夹层
病例分享:1.史某某 男 40岁 III型夹层动脉瘤
23
主动脉夹层
病例分享:支架治疗后
24
主动脉夹层
病例分享:2.金某某 男 62岁 III型夹层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