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培训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国家现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几种?()
A、2 类35 种
B、3 类35 种
C、3 类37 种
D、3 类39 种
2.网络正常运行率要求医疗机构至少多久登陆一次网络直报系统?( )
A、每日
B、每月
C、每季
D、每年
3.以下哪个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
A、疟疾
B、丙肝
C、梅毒
D、肺结核
4.以下哪个是丙类传染病?()
A、乙肝
B、狂犬病
C、手足口病
D、霍乱
5.统计报表及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包括哪个指标()
A、及时报告率
B、及时审核率
C、重卡率
D、网络正常运行率
E、有效证件完整率
F、以上都是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于()小时内报告。
A、1
B、2
C、3 D 、4
7.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于()小时内报告,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应于()小时
内报告。
( )
A、2,6
B、2,24
8.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体液暴露不包括()
A.羊水
B.心包液
C.汗液
D.滑液
9.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是否可以对外发布传染病信息?()
A.可以
B.不可以
C.有时可以
D.看情况
10.有权增加甲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卫生部
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D.省、自治直辖人民政府
二、判断题(每题4分)
1.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
2.乙类传染病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3.诊断脊髓灰质炎病例后24小时内报告。
()
4.医疗机构应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
()
5.传染病报告卡中只能填报患者身份证号码。
()
6.2004年法定传染病实现网络直报,2016年1月1日,《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正式执行。
()
7.霍乱、艾滋病都是甲类传染病。
()
8.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
()
9.参与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的单位应有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部门、疾控中心。
()
10.HIV只报告确诊病例,阳性检测结果不再报告。
()
三、填空题(每空3分)
1.按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__进行网络报告
2.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乙(按甲类疾病管理的病种除外)、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_________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_____年
5.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6.医疗机构负责对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7.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_____________。
8.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医疗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传染病报告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员负责填写。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B 4C 5F 6B 7B 8C 9B 10A
二、判断题1×2√3×4√5×6√7×8√9√10√
三、填空题 1.阳性病例 2.首诊负责制 3.24 4.3 5.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6.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
7.补报
8.诊断并报告
9.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