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PCB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TPS767D301双电路电源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1001班
学号201001180122
姓名周胜舟
指导教师龚军辉
2012年月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PCB课程设计
题目:TPS767D301双路电源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 年11月26 日星期一设计完成日期2012 年12 月 1 日星期五
图1:TPS767D301产生双路电源
2、根据图中所示的元器件型号以及参数,查找资料,确定元器件的封装,要求所有器件都用直插式封装。
3、创建元件封装库。
目录
一.总体设计思路与基本框图
根据原理图画图,首先创建原理图图库,画出没有的元件,然后再创建原理图。
然后根据给出的原理图画出原理图,然后检查原理图,接着在分装元件,然后再创建PCB库,最后再电路设计,在PCB库中画出电路。
二. 具体的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要点
1.具体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
首先创建一个文件,将文件夹放到一个盘中。
然后再根据给出的原理图来画原理图,如果元件库中没有的元件就要自己动手画出来。
即创建一个原理图库的文件,在这个里面画出所没有的元件。
接着在原理图文件里面将所有的元件找出来最后连线。
连完线后再检查。
检查之后再将所要分装的元件都按要求写上。
让后再生成网络表,然后将网络表导入到PCB中,这时封装的元件都在PCB文件中,最后将元件连上线就可以了。
2.设计要点:
连线时要注意电气热点的放置的位置,还有引脚号必须对应,才能够在PCB文件里面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还有每个元件的封装都不一样,所以要查找好资料后再封装。
在PCB文件中连线的时候要注意线路的粗细,顶层与底层的相互构造。
原理图的设计:
ERC检查:
生成网络表:
三.设计结果:
连线后的封装图
四.设计结果分析与不足之处:
封装时,电感的封装是电阻的。
通过前面的原理图的设计与原件的封装,最后得到上面的图纸。
但连线的布局不是很美观。
由于原理图中的芯片没画好,导致在最后生成的PCB电路中,芯片上的线没有直接和原件相连接。
这可能是管脚号没有相互对应所导致出来的错误。
画芯片的时候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标引脚号,有的时候还可能漏号。
五.总结与设计调试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画原理图、画元器件、还有封装元器件、还有连线。
通过这次的设计掌握了PCB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其基本流程。
是我了解到PCB设计是制作电路板的起始环节,如果这环节出错的话,后面做得再好也不能实现其功能。
这次我们做的设计是双电源电路,这个电路虽然简单,但它包含了PCB制作的所有过程,所以这也能使我们了解到PCB制作的方法。
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做的话,再难的电路图也是这样画出来的。
这次实验中,我有几次画图出错,通过自己和同学的帮助下最后还是把图做了出来。
在这几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原理图的绘制和封装元件是重中之重,所以在以后的设计当中,我会非常注意这点的。
通过这次的实验,使我知道了PCB设计的重要性,可能以前对这门课程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没什么理会,导致对这门课程没什么兴趣。
但我相信,这次实验之后我会努力的学好PCB的设计,掌握好最基本的设计原理,以便以后能设计出高质量的电路板出来。
六.参考文献
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分表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注:①表中标*号项目是硬件制作或软件编程类课题必填内容;
②此表装订在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最后一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表、附件(非16K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