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噪声
1.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保障含毒空气能够有效稀释和 排出,保证毒物浓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2.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防毒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督促员工坚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剧毒、
强酸、强碱等有毒和腐蚀性物质。
1.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工程措施控制声源。 2.加强个体防护,如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具。
1.1.3 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 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 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1.4 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 的周围环境。
1.2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
1.2.1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 害因素简述
如:作业过程中生产的粉尘、爆破产 生的炮烟、生产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 中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还包 括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本身就是有毒 物质或含有有毒成分的各种原辅材料、 成品半成品或副产品等。

从业人员在含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 中进行生产作业,就会受到相应职业 危害因素的影响,轻则降低生产效率, 重则影响整个生产系统运行和危害从 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使人的机体 受到局部刺激,损伤生理机能,发生 功能障碍,产生职业病,甚至死亡。 如:长期从事接尘作业,如果粉尘浓 度高、又不重视个体防护,很可能患 上尘肺病。
毒物 噪声
选矿浮选作业所使用的有毒有害药 剂。
凿岩、爆破、碎矿等作业过程。
振动
凿岩、碎矿等作业过程
高温
深井和高硫等矿山高温高湿
低温
北方矿山地表或野外作业。
放射性
含铀矿山井下作业或铀矿作业。
危害后果
导致尘肺病。
导致中毒窒息事故。 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导致职业性耳聋。 影响人体生理机能。 影响生产劳动效率,引起中 暑。 影响生产劳动效率,引起冻 伤。 危害身体健康,可导致肺癌。
1.2.2 作业环境对从业人员安全与健 康的影响
无论是井下还是地面作业、室内还是 室外作业,从业人员都将面临完全不 同的生产作业环境条件,其情况与通 常所说的一般自然环境有着显著的差 别。在生产作业环境中,除安装着生 产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给从业人员造 成一定的危险以外,往往还存在着不 同的职业危害因素。
因此,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就必须高度重视做 好职业危害预防工作。
1.2.3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如表1所示。
表1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
常见职业卫生 危害
粉尘
炮烟和井下火灾
产生原因或工艺
凿岩、爆破、装运矿、碎矿等作业 工程。 爆破作业和和井下火灾 。
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一般分为三 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1)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音和振动、非电离辐 射、电离辐射、不良气象条件、异常气压 等。
(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机溶剂类毒物, 铅、锰等金属毒物等生产性毒物,等等。
(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等微生物和寄生虫对人体所起的危害
3.加强个体防护,下班后及时更换衣服,彻底清洗身体。
1.4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 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种特殊的劳动保护 用品。
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类(如各类 安全帽)、呼吸器官防护类(如防尘、防毒口 罩等)、眼面部防护类(如电焊面罩、护目镜 等)、听觉器官防护类(如耳罩、耳塞等)、 防护服装类(如防静电、防酸碱工作服等)、 手足防护类(如绝缘、耐酸、耐碱、耐油等 手套、工作鞋)、防坠落类(如安全绳、安全 带、安全网等)、其他防护类。
低温 放射性
1.加强个体防护和耐寒锻炼,按要求穿戴好防寒服装、鞋帽 和面罩、手套等,提高人体对寒冷和低温的适应性;食用高 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能力。
2.室内按规定要求设置取暖设施。
1.含铀矿山井下作业或铀矿作业,加强通风、控制氡及其子 体的浓度,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2.防范非电离辐射,主要是避免和射频、红外线、紫外线、 电磁波等亲密接触,注意摄入微量元素硒和补充维生素A、C、 E,以抗击电磁辐射对人体导致机体过氧化的危害。
振动 高温
1.采取隔振、减振等工程措施,减小振动幅度。
2.轮流作业,合理安排接班时间;加强个人防护,配备减 震手套和防振服等。
1.深井和高硫等高温高湿矿山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 保证井下作业面有足够的新鲜风量,能够有效减低井下温 度。
2.地表加强作业场所通风换气、采用隔热装置;野外作业 错开高温时间段;加强个体防护;供给含盐清凉饮料、配 备防暑药品。
1.3 主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3.1 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应遵循的 四个基本原则
(1)当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 与经济效益相矛盾时,应优先考虑职 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上的要求。
(2)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应 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 警告的顺序。
(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应 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4)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应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和标 准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1.3.2 主要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如表2 所示。
表2 主要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常见职业危害
主要防治措施
粉尘
炮烟 和
井下火灾
1.建立完善井下机械通风系统,坚持湿式作业,保障所产 生的粉尘能够及时有效排出地表,保证粉尘浓度符合国家 相关规定要求。
2、矿尘的危害及预防
2.1 矿尘的产生
矿山在开采矿石过程中,由于凿岩、爆破、 装矿、卸矿、碎矿等工作,要破碎大量的 矿石和岩石,会伴有大量的粉尘产生,这 些粉尘就叫矿尘;尤其是含游离二氧化硅 大于10%的矿尘,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可引起矽肺病。
2.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防尘口罩,督促员工坚持正确佩戴
1.建立完善井下机械通风系统,保障所产生的炮烟能够及 时有效排出地表,保证井下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 求。
2.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如正压氧呼吸 器、自救器等),定期开展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
高应急逃生、自救互救能力。
剧毒 强酸 强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