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
具体确定。
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
对沉降后浇带而言,钢筋贯通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钢筋断开为好;梁板结构的板筋断开,梁筋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力导致开裂,从而降低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至于施工,两者应该没什么太大差别,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保留一定时间(保留时间一般保留到结构封顶后,用不少于40天),在此期间早期温差及30%以上的收缩已完成,再用比厚结构提高一级的混凝土填筑密实后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
在施工中二者要有区别,伸缩后浇带一般用在结构超长对温度开裂敏感的钢筋砼结构中,一般可在结构完成40天左右即可施工,沉降后浇带主要用于对地基沉降敏感的结构,所以在施工中要等主体结构完成以后才能施工。
伸缩后浇带的填补时间主要是以砼体积完成大部分(一般在70%左右)的收缩为限的。
一般在留设后7周后可以填补。
沉降后浇带的填补时间一般在主体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资料(沉降必须达到稳定并满足规范要求)进行填补。
两者设置的目的和其的作用完全不同,只是采用了后浇带这种施工形式。
伸缩后浇带只是用来解决砼自身干燥收缩引起体积变化而产生裂缝,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
所以伸缩后浇带不能代替伸缩缝。
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后浇带的做用一般是由于建筑物的长度较大,一般规定超过60米的建筑物要设置后浇带(或伸缩缝),后浇带的宽度在一米到二米之间,这样的后浇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砼凝固时产生的收缩应力过大而导致主体结构出现伤害性裂缝。
这样的后浇带在砼龄期达到40天后就可以将后浇带补齐。
而沉降后浇带是由于建筑物局部高差较大,为了避免沉降不均对建筑造成结构性破坏而设置的。
沉降后浇带不只是在基础设置,而是在高低跨相临的部位,在低跨处,从基础至顶层全部断开,在高跨主体完成后才能将后浇带补齐。
(比如一栋楼落地面积有8000平方米的项目,在这占地8000平方米中,只有中间80 0平方米是21层的高层建筑,其它为5层的群房,高层和群房是一起施工的,基础相连,那么在这高层的周围与群房想连的梁板,都要设后浇带,而且是从基础一直到5层屋面,在高层主体封顶后,群房与高层相临的后浇带才能补浇砼)
不管是哪种后浇带,钢筋是不断开的,是正常铺设的,只是浇筑砼时留下1米到2米宽不浇。
回答:2008-07-03 13:55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以下是特别推荐给您的相关问题
建筑吊车垂直度、沉降度测量标准
荧光粉水洗时沉降快的原因
聚称和沉降有什么区别?
装潢时后浇带处能不能辅地砖,时间长了后浇带处会不...10分
博客更新发布后页面沉降了怎么办?
鼻炎-过敏鼻炎-可自愈鼻之光彻底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顽固性鼻炎无副作用,永不复发!治疗乳腺增生-不复发治疗乳房肿块、乳腺增生,一次性治愈不复发0加盟,开店就送3万元加盟问学堂专营店,享受丰厚回报,T:400-699-9847
其它回答共2条回答
评论
Engineer
[学长]
施工后浇带就是通常所说的后浇缝,大面积混凝土浇注都会留后浇缝,以减少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产生裂缝。
沉降后浇带就是通常所说的沉降缝,当地基土质不均匀,房屋将引起过大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开裂,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利用沉降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
沉降缝一般设置在基础,而且基础必须分开。
回答:2008-07-01 11:02
评论
ansun
[新手]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
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
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
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
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
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
后浇带的宽度应冬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久留直缝。
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