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英美文学作品简析《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英美文学作品简析《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目录摘要 ---------------------------------------------------------- 1关键词 ---------------------------------------------------------- 10 前言 ---------------------------------------------------------- 11 作家及作品简介-----------------------------------------------2 1.1简.奥斯特的生平----------------------------------------------3 1.2作品简介----------------------------------------------------- 3 2《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比较---------------------------------- 3 2.1夏洛特•卢卡斯的婚姻——最现实的婚姻--------------------------4 2.2莉迪亚•贝内特的婚姻——最荒唐的婚姻-------------------------- 4 2.3简•贝内特的婚姻——最“美满”的婚姻-------------------------- 52.4伊丽莎白•贝内特的婚姻——最让人羡慕的婚姻-------------------- 53 当时婚姻观的形成因素---------------------------------------- 6 3.1社会因素---------------------------------------------------- 6 3.2生活经历---------------------------------------------------- 6 3.3个人性格----------------------------------------------------- 6 4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和婚姻观对现在的社会的启示 --------- 7 4.1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 74.2婚姻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85 结语 ----------------------------------------------------------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简析《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摘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著名的小说之一,在这部作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以讽刺为基调,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和深入的心理剖析,成功地再现了当时乡村中产阶级闲适的生活。

作品凭借平凡生活中的琐事,剖析出建立在不同基础和需要上的婚姻现,讴歌了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不懈努力,同时折射出作家本人的婚姻现——以爱情、相互理解及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

关键词:婚姻;爱情;幸福;态度;财富Marriage View in Pride and PrejudiceAbstract:Pride and prejudice is one of Jane Austen's famous novel.This novel,taking love and marriage as its subjuct,irony as its tone,presents the rural middle-class life through vivid psychological analysis.Meanwhile this novel successfully reflects the author’s marriage view,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foundation and needs by trifles of ordinary life.And finally it eulogizes women’s trieless pursuit of a happy marriage.At the same time,it reflects the author’s marriage view-a real happy marriage should be based on love,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Key words:marriage;love;happyness;attitude;wealth0 前言简·奥斯汀在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四对青年人的恋爱故事表达了她的婚姻观,诠释了她对美好婚姻的理想:要成就美满的婚姻必须要以真挚爱情作为基础,同时金钱也是美好婚姻的重要部件,少了其中之一难以获得美满婚姻。

古今中外,贤士、凡人莫不对此多有探究,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总来看去却没有统一的标准。

婚姻的好坏本来就是主观因素颇多的。

外人看来痛苦的婚姻当事者却可能感觉美好无比,反过来,外人眼里的美满婚姻,当事者却可能有苦难言。

那么, 美满婚姻是需要某些特定条件来实现的。

简•奥斯汀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她在其名著《傲慢与偏见》中就为人们展示了美好婚姻所应具备的条件: 爱情、金钱是美满婚姻的基础,舍此二者之一, 美满婚姻均是难能可贵的。

1 作家及作品简介1.1简•奥斯汀的生平简·奥斯汀于英国乡村小镇斯蒂文顿,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

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 Auaten,1731—1805)是当地一名牧师,母亲卡桑德拉(1739一1827)是一名家庭主妇。

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

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

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为《傲慢与偏见》奠定了嘲讽的基调。

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

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

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和《爱玛》(1815)。

《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寺修道院》)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

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一1817年7月18日)对爱情生活栩栩如生的描述一直为读者称道,她终生未婚,却对爱情有着深刻洞察力。

这让人们迷惑不解。

1.2作品简介《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

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卡士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使得他们十分失望。

后来,她重写了《最初的印象》并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1月出版。

这部作品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对婚姻和与婚姻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诙谐的描述。

男士们如何挑选妻子。

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及她们的母亲如何为她们挑选未来的夫君,构成了这部小说中的许多精彩场景。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具体内容写班纳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新来的邻居彬格莱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

在一次舞会上,彬格莱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

参加舞会的还有彬格莱的好友达西。

达西仪表堂堂,非常富有,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简的妹妹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

可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但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好感依旧未减。

班纳特没有儿子,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继承。

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于谄媚奉承,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

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绝后,后来马上与夏洛特结婚。

附近小镇的民团联队里有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威肯韦翰,人人都夸他,伊丽莎白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一天,韦翰对伊丽莎白说,他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曾给他一大笔遗赠,却被达西吞没了。

伊丽莎白听后,对达西更加反感。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舅母来到达西的庄园彭贝利,在管家的口中了解到达西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乔治娅娜非常爱护。

伊丽莎白在树林中遇到了达西,发现他的态度大大改观,对她的舅父舅母彬彬有礼,渐渐地她对他的偏见消除了。

正当其时,伊丽莎白接到家信,说小妹丽迪娅随身负累累赌债的韦翰私奔了。

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堪,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

但事实出乎她的意料,达西得知上述消息以后,不仅替韦翰还清赌债,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丽迪娅完婚。

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统统化为真诚之爱。

彬格莱和简经过一番周折,言归于好,一对情人沉浸在欢乐之中。

而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安妮嫁给达西的凯瑟琳.伯德夫人匆匆赶来,蛮横地要伊丽莎白保证不与达西结婚。

伊丽莎白对这一无理要求断然拒绝。

此事传到达西耳中。

他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

到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2《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比较小说在开头写道:“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但读者也可体会到另一句话:凡是家境经济不好的女子,也都想嫁个有财产的丈夫。

该小说围绕着这样的议题展开富有喜剧性的情节。

不过在这些喜剧性的场面背后,作家却表现了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

在奥斯汀时代,未婚女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嫁个体面富有的丈夫。

作为女性作家,她首先看到了在这种基于财产考虑的婚姻中,妇女所处的地位是不利的。

在十八世纪,未婚女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嫁个体而富有的丈夫。

奥斯汀凭借《傲慢与偏见》中夏绿蒂之口说道:“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做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道路。

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让人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至挨冻受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