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心得体会【篇一:保健与养生学习心得】保健与养生学习心得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全身心得投入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想要有个好身体平时要加强锻炼,找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去锻炼。
天气好了可以进行室外运动,但是一到了冬天,天气变冷,人们就不愿意出门活,但能进行一些室内活动。
而对于我们在校学生而言,宿舍的条件有限,也不适于做些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
以至于到了冬天,体质差的同学饱受感冒,发烧,头痛的困扰。
但是通过徐敏老师开设的保健与养生的选修课的学习,让我对保健养生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一些小的方法就能改善身体状况,收益匪浅!首先我们要明白保健与养生的要点:行动,坚持,观察,适合自己。
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第一步。
一个人要想有好的身体是与平时自己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
通过保健与养生课程学习让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保健技巧和养生理念,也对中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有了粗浅的认识,更加的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的结晶。
以后我们在面对一些常见的、小的身体疾病问题不仅仅是只有吃药打针才可以解决,还选择通过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
比如按摩一些保健穴位,拔罐,食疗,等传统中医方法,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只要长期坚持去做有些疾病就能缓解,最后达到治愈的效果。
养生的这种特性,使得在使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
说起保健养生应从四季养生开始。
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度过一年四季。
冬季养生;冬季天寒雪冰,大地龟裂,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收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密切的关系。
冬季养生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要有充足睡眠,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
二、保暖,保养好人体阳气。
三、阳光充足时做轻松的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耗伤身体的阳气。
、可以进行一些运动。
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
而且尽可能室内活动,如:瑜珈、跳绳、踢卷、撞背,金鸡独立等活动。
在锻炼后做些放松活动,如:调息,即深呼吸,洗个热水澡等。
五、冬三月,肾气旺。
饮食之味应该减少咸味食品,以防助长肾气,适当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气得到补养,可避免肾水旺而克伤心火O多吃一些时令水果和蔬菜。
春季养生,春季阳气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风邪侵袭,而此季多风,因此要避风邪,注意身体保暖,不要随意骤减衣服,防止受凉。
夏季养生,人体在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虚弱,虽自觉大热喜冷贪凉,但应有节制。
饮食上注意慎、戒油瞬和粘腻食物,少食苦味食品,增食辛味食品,以养肺脏,勿过饱,勿暴食冷饮和冷冻瓜果。
秋季养生,秋三月,肺气旺,饮食应减少辛味食品 ,适当增加酸味食品,使肝气得到补阳,避免肺旺而克伤肝木。
四季养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除了四季养生之道外,还有许多保健知识也值得大家学习和实践,长期坚持,对身体大有益处。
课堂上得每日一练的小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坚持去做。
不仅起到保健作用,还能改善身体的不适的状况。
如:深呼吸(腹式呼吸、调息、冥想)闭目、缓慢吸气,吸气入腹,腹部鼓,停止,缓慢将气呼出,腹部内收。
重复进行。
金鸡独立,单脚立地,另一脚抬起,双手下垂,闭目。
尽量保持站立的时间。
叩齿,上下牙齿互扣,口腔会产生唾液,缓慢将唾液咽下。
按压劳宫穴:治手心出汗,心跳过速、失眠,补养心脏且补养速度极快。
搓腰:用手掌在腰部上下来回搓,增强肾脏功能,疏通带脉,防治腰酸、腰疼,尿频、夜尿多等。
搓耳朵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
提拉,下拉,外拉,推上下耳根O拍手治百病:每日拍手200.1000次,激活身体各部分,促进血液循环。
最好拍III 手后将手放到热水盆泡,泡一会,再加热水,直到全身变热为止。
敲头部:用10根手指肚或手握空拳轻轻敲打头部一遍,从前发际到后发际。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脱发、白发、头发油等,敲胆经目的主要在刺激胆经 ,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我通过以上的保健方法也起到一些作用。
比如深呼吸。
晚上有时候睡不着,可以闭眼躺在床上,用腹式呼吸、调息,冥思,坚持做确实可以有助于睡眠。
其次搓耳朵。
虽然每次练习完之后耳朵又红又热,但是时间久了,很少出现耳朵嗡嗡的响,而且耳朵周围皮肤变得有光泽□下面敲头部:用10根手指肚或手握空拳轻轻敲打头部一遍,敲完之后顺便手指头按摩一下头皮,梳理一下头发,时间久了确实达到明显的效果。
现在在洗头时候头发掉的比以前少了,而且头发的发质也好多了,出油少了。
敲胆经至今还在进行,一般是吃完饭回宿舍之后 ,坐在床边开始练习,但是至今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
还有就是在睡前揉揉小腹,有助于肠胃的活动,这个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还有按压劳宫穴,这是做的次数最多,感觉效果最明显的,能够回复精神。
总之这些小方法都在尝试,做完之后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
总之只有坚持下来才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尽量在闲暇时间去做做这些保健方法,我相信时间久了必定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程中学到许多。
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出现未老先衰等各种现象,使得一些保健养生理念才引起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希望周围的朋友都应该学习一下这门课程EJ ,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养生并去实践,体会养生带来的美妙感受。
【篇二:中医养生学心得体会】中医养生学习心得脑二科韩莹莹中医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和疾病、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的记载,这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后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养生之书 ,充斥天下;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从而也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现存有宋朝的养生著作11种,元朝的养生专著7种;明清时期的养生学著作,唯心成分日益减少,日益切合实际。
明代的养生专著甚多,大多今日尚有存者。
清以后,在养生学方面没有什么进展。
养生学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及综合调理、因人而异等方面。
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四时,提高人体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性调节能力o四时的气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过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从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完善的统一体,人身由“神”与“形” 组成。
“形”指形体结构,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精等基本营养物质;“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情感意识的体现 ,是人体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形式,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二者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
人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动、静结合。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在动中要求动静适度,“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
但在动静两者中首先要求动,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综合调理、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婴幼儿期应注意寒暧及饮食的调理;青少年时期重在培育肾气、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则是身体各部分由极盛转衰的时期,所以要注意气血阴阳调补,保养得当。
以防早衰,争取长寿;老年是体内气血衰弱,功能减退的时期,这阶段当重视调神、慎饮食、III节房事以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官疗按摩。
保健类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
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压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治疗性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配合火罐,刮渺,艾灸等传统中医手段,经过一定得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目的是强调治疗后的效果,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
典型的有中医推拿手法,整骨按摩等。
休闲型按摩则主要强调对人体精神的放松。
【篇三:学习中医养生后的感受】学习中医养生后的感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我对中医养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我们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俗话说,求医不如求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中医养生学习,并在生活上努力实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四季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说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并揭示出人类应当如何在阴阳不停变换的四季中,恰当地调养自己的身体的阴阳,以顺应四季变化,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健康长寿的目的。
比如我们冬季可以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养脾肾的阳气,秋季气候干燥则要多吃一些滋阴清热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津液;春夏季节又有不同,这就是四季养生的大意,也是做好四季养生所必备的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是一个大学问,并且通过最近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也总结了不少自己体会到的中医养生之道,得出了一些养生的方法。
首先,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也就是养精神,调情志,故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人的情志及精神活动需要脏腑之气的支持才能完成,所以反过来说,调养精神,调节情志,也可养护脏腑之气,所以保持健康的情志是养生防病的重要保障。
其次,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吃是人的本能,谁还不会吃吗?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真的没有学会科学地吃,所以才会吃出那么多的疾病。
现代营养学提出要保持健康就需饮食多样,营养平衡。
第三,大自然是人类的守护者,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养生就必须顺应自然。
如果不顺从这种规律,大自然和人就都会遭受灾害;顺从它,自然就和谐,人就不会生病,这样做的话,就是得到了道,即养生的本质。
同时,人的睡眠实际就是一种归根,一种复命,即恢复生命的活力,是人体阳气得到收藏、得以蓄养的过程,没有复命,生命就难以延续o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调整好睡眠,是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
此外,中医养生中提倡多做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多与人交往,多想积极开朗的事,这样心情才能畅达;而养静就是要心情平静,不急不躁,通过自我调理或户外运动等方式把心中之抑郁燥热散发出来,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心宁而神安,从而达到养生的最终目的。
在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适当正确的坚持对气功的练习对中医养生养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气功的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强化锻炼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故我认为在我们加强对中医养生的学习和了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气功的学习和锻炼。
气功在保健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他是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
且与体育锻炼相比,气功更强调人的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