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北辰:以德治国的统治者。
(2)逝者:流逝的时光。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纪 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 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 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 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7、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8、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
10、江左: 即长江以东。
11、江表: 长江以外,指江南。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12、五岳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13、五湖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高二年级 语文 必修5梳理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天文 地理山川 纪年
1.年龄称谓
礼仪习俗
2.避讳 3.谦辞敬辞
古代年龄称谓
岁时历法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文化典籍 古诗文集命名例谈
人名称谓
科举职官
官名
九卿三公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2、 (1)河内: 黄河以北。
河东: 黄河以东。 (2)山东: 崤山以东。 (3)河西: 黄河以西。 (4)关西: 函谷关以西。 (5)江表: 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6)淮左: 淮水东面。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3、
(1)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 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 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 围。”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 是一百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辅佐重耳 (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为逼他 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下 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 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 《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
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 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 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 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花朝: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 湖。)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14、古今地名
大都
北京
东京、汴京
开封
京口
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南京
临安
杭州
姑苏
苏州
会稽
绍兴
长安
西安
奉天
沈阳
直沽
天津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15、地名别称 冰城 花城 蓉城 春城 雁城 芙蓉国 星城 雾都 水城 牡丹城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房、心、尾、 箕(jī)、牛、斗、女、虚、 危、室、壁、奎、娄、胃、 昴(mǎo)、毕、觜(zī)、 参、井、鬼、柳、星、张、 翼、轸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1、六合: 指天地四方 (即上、下、东、南、西、北)。
2、九州: 冀州、青州、兖(yǎn)州、 徐州、豫州、荆州、 扬州、梁州、雍州。
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生 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
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 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 家扶得醉人归。”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 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 21-23 点为亥时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天色计时 地支计时 序数计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 日入—— 黄昏—— 人定——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 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 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 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 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 “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 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 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3、 八方:
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八荒: 八方荒远的地方。 (远离中原的地方。)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4、阴阳: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阳:山南水北。
5、江河: 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6、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传统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
哈尔滨 广州 成都 昆明 衡阳 湖南 长沙 重庆 苏州 洛阳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1)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 (苏轼《赤壁赋》 )
(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滕王阁序》 )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纪
年甲
乙
丙
天
丁 戊
干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鼠 牛 虎
1911年 辛亥年
卯 辰 地巳
兔 龙 蛇
2007年 丁亥年
支午 未
申
马 羊
2008年
猴
戊子年
酉 戌
鸡 狗
2009年
亥猪
己丑年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纪月
孟
朔
仲
望
季
晦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必修梳理探究
纪时——地支纪时
23-1 点为子时 1-3 点为丑时 3-5 点为寅时 5-7 点为卯时 7-9 点为辰时 9-11 点为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