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站收费权(售电收益)质押法律效力分析

电站收费权(售电收益)质押法律效力分析

电站售电收益质押法律效力分析
发电企业以电站发电收益权质押作为担保增信措施融资已广泛
采用,本文就此种质押担保的法律性质,法律特征和质押权人质权实现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一、电站售电收益质押属应收账款质押
发电企业售电收入质押说法,有“收费权质押”“收益权质押”等说法,但前述表述没有明确法律依据,根据物权法定原则缺乏担保物权明确依据。

根据售电收入的性质和特征,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可归属应收账款质押的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六)应收账款;(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根据相关规定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属于应收账款的范畴。

故售电收益质押可属于应收账款质押的担保物权,司法实务也支持此种定性。

法规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3年联合发布《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电费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计基础[2000]198号)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电费收益权,是指电网经营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以售电收入方式获取一定收益的权利。

电费收益权质押,是指电网经营企业以其拥有的电费收益权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
造的一种担保方式。

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以电费收益权作质物,从银行取得贷款用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的电网经营企业。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中电费收益权质押提供法规支持。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于2006年发布了《湖北省发电企业电费收益权质押合
同登记管理办法》,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发布了《发
电企业电费收益权质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并规定了相应的质押登记事宜。

二、应收账款(售电收益)质押特征及法律风险防范考虑
发电企业建成并网后,通过向电网公司或直供电购电方售电获得应收,售电收入的可靠保障是此质押担保增信的关键。

笔者认为有几下几点需注意关注:
1、应收质押担保需以电站建成并网为前提
电站合规建设完成并通过并网验收,满足发电的条件并实现售电收入是此担保存在的前提。

对于在建项目需关注建设并网指标的满足情况,测算电站持续运营能力,收益数据等信息。

2、售电收入质押标的具有不确定性
首先质押标的是售电的权利即资格还是售电的收益资产,从财产价值角度显然后者更有利债权人;其次,作为未来售电收入金额存在不确定性,需通过完善质押担保合同条款进行具体约定。

3、售电应收账款质押主要是未来收益的质押
应收账款从财务角度一般是出售资产或服务的行为已完成交付,购买方需支付的金额已明确。

对于电站而言,售电和应收是持续性经营行为,且主要是未来售电产生的应收进行质押担保融资。

4、售电收入应收账款质押需防范电站资产被抵押处置风险
售电收入应收账款以电站发电设备资产发电为前提,若发电资产被债务人另行抵押给第三方或存在被处置,债务人因无发电设备而使质押权人质押权丧失担保功能,此时质押权存在的基础和电站抵押存在冲突。

5、售电收入结算后,存在质押权人无法优先受偿的风险
发电企业和购电方结算电费即应收账款得以清偿,此时质押权人对于发电企业电费结算账户已结算的电费收益是否有优先受偿权?
从有利债权人的角度考虑结合司法实践,结算账户资金需具备特定化的特征,可考虑专用账户、账户监管和账户质押等操作。

三、电站售电收益质押权实现方式考虑
质押权实现的一般方式协商折价或拍卖变卖质押标的,基于应收账款质押的特殊性,结合司法判例实务差异,可有以下变通方式:
1、质押权人直接收取售电收益
实现质押权不一定通过转让权利获取的对价以偿还债务,也可通过让质押权人获得一定期限内向购电方收费的权利的方式实现质权。

最高法院也有类似裁决支持此种方式。

2、裁定债权人对售电收入享有优先权并扣划执行
考虑发电企业债务人特殊性,电站以发电获取主营收入并以此收入进行电站运行维护和员工工资福利的发放,适当考虑电站运维的成本因素,明确应将成本等予以扣除。

这种司法裁决处理方式符合平衡各方利益,有利于实现各方共赢的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