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蛋白质分子设计

第2章 蛋白质分子设计

第二章 蛋白质分子设计
Chapter two Protein Design
引 言
在人体的进化过程中蛋白质执行了在人体及体 外的许多重要任务: 酶是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或者核酸分子; 抗体起到防护的作用; ……
从生态角度,蛋白质也是非常理想的物质: 生物合成不需要消耗很多能量 专一性很强 不产生副作用并且能很快降解
有机磷水解酶 (Organophosphorus Hydrolase, OPH) 的改造:
提高对特定底物的催化效率;
扩大底物范围;
增加酶的稳定性
Dong Y J, 2005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 MPH 的结晶和三维结构的测定,研究 MPH 活性中心的结构,并通过定点突变及活性测定 来验证,确定 MPH 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MPH 的改性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良好的材料。 OPH 是目前在各方面研究最为透彻的有机磷农药 降解酶,同时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降解酶,为 此对甲基对硫磷水解酶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甲基对 硫磷水解酶的广泛应用。
• 二:探索蛋白质的折叠机理,如简单蛋白质骨架 的从头设计是研究蛋白质内相互作用力的类型及 本质的很好途径,也为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寻找 定性和定量的规律。
(一)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层次
• 分为两个层次:
• 一是在蛋白质三维结构已知基础上的分 子设计 ; • 二是在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借助一 级结构序列信息及生物化学性质进行分 子设计工作。
1、与天然的蛋白质比较,缺乏结构的独特性及明 显的功能优越性 2、三级结构的确定性较差
第一节 蛋白质分子设计原理
计算机模拟 功能分析
基因构建 突变蛋白质产品
Protein 设计循环
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流程
天然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预测
蛋白质三维结构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晶体学
பைடு நூலகம்
数据 的输 入
蛋白质突变体设计及结构预测
• 并与对应的天然蛋白质进行比较,检验 突变设计的效果,
• 同时进一步修正设计方案。
(四)定位突变残基的鉴定 (p56)
根据结构信息
确定残基的突变 蛋白质中功能 残基的鉴定 突变方法鉴定突变 功能残基
利用蛋白质同源性 鉴定功能残基
1.根据结构信息确定残基的突变
•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 Alan Fersht和GregWinter等测定了酪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体的三维结构,通过分析该 酶的Cys35被结构相似的Ser所取代后的结构, 发现Cys35可能与酪氨酰腺苷酸中间体中的3’ 羟基形成氢键,突变效应降低了酶的活性,证 实了Cys35在结合腺苷酸部分的作用。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的分析
以1393位的TGA结束的可能的ORF有八个,MW:34.4kD –ATG:368,398 bp 典型的启动子序列结构:TTGCAA-17个氨基酸-TATACT (320-365bp) 典型的核糖体结合位点:AGGA (381 bp)
结论:MPH基因的CDS: 398—1393(331aa)
• 对氧化的稳定性
• 对重金属的稳定性 • pH稳定性
• 替代表面羧基,把Met转换为 Gln、Val、Ile或Leu
• 替换表面荷电基团,His、Cys 以及Tyr的置换 • 专一性的改变,增加逆转数, 改变酸碱度
• 提高酶学性质
(二)定位突变的种类
要进行基因定位突变,改变DNA核苷酸序 列,方法有很多种,如基因的化学合成、基因 直接修饰法、盒式突变技术等。 根据基因突变的方式,分为以下3类: 插入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删除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替换或取代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要达到基因定位突变的目的,多采用体外 重组 DNA 技术或 PCR方法。
蛋白质分子设计原理
金属Pr中配位残基的替换要满足金属配位几何。要 求围绕金属中心放置合适数目的蛋白质侧链或溶剂 分子,并符合正确的键长、键角以及整体的几何。 对于金属Pr,围绕金属中心的第二壳层中的相互作 用是重要的。氢键的第二壳层通常涉及与蛋白质主 链的相互作用。
最优的aa侧链几何排列。Pr侧链构象由空间两个立 体因素所决定(一是立体势垒,二是aa的位置) 结构及功能的专一性。这是Pr设计最困难的问题
(二)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分类
• 1.定点突变或化学修饰法 • 2.拼接组装设计法 • 3.从头设计全新蛋白质
三、蛋白质分子设计的原则 (p50)
• 1.活性设计
• 2.对专一性的设计
• 3.Scaffold设计(框架)
• 4.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需合理分布
• 5.最优的氨基酸侧链几何排列
蛋白质分子设计原理
蛋白质应用受限的原因
蛋白质没有像化学试剂那样被普遍应用,其原因:
(1)蛋白质分子量非常大(10,000-1,000,000), 不能通过化学方法生产;
(2)蛋白质的功能是在生理条件下挥发的,在其 它条件下(如在有机溶剂中)是不稳定的; (3)专一性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影响。
蛋白质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Match to Vector:
Strong
Moderate
Weak
Segment of suspect origin: Segments matching vectorStrong match:
1-113, 3838-4071 bp

真正的目标序列:114~3,837 bp。
同源序列搜索(Blastn :114-3837 bp )
• RNase T1 的结构改造是分子设计中的一 个成功实例 • T1核糖核酸酶含有104个aa残基,天然酶 有两对二硫键(Cys2-Cys10,Cys6Cys100,日本大阪大学的Niskikawa等人 在Tyr24和Asn84位引入第三个二硫键, 热稳定性增加。
T4噬菌体溶菌酶
1. 突变引入二 硫键 2. 去除Gly或引 入Pro
1 2
3
1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including mpd from Pseudomonas sp. WBC-3 2 Plesiomonas sp. M6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 匹配区为134~1866,Identities=1720 bp/1733 bp(99%) CDS: 331aa (398-1393bp) 3 Pseudomonas putida的甲基对硫磷降解蛋白基因 匹配区为168~1393,Identities=1025/1026(99%) CDS: 341aa (368-1393bp) 两个基因的CDS不一致,分别匹配于MPH的398,368-1393bp
有机磷农药的长期广泛使用 已经使很多水体及土壤被严重 污染,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 身体健康。
敌敌畏、对硫磷(1605)、 甲拌磷( 3911)、内吸磷 (1059)、乐果、敌百虫、 马拉硫磷(4049)
例: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ethyl parathion hydrolase, MPH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突变体的结构预测,将预测的结构与原
始的蛋白质结构比较
4.构建突变体,获得突变体蛋白
依据所设计好的突变,利用化学合 成或PCR等方法构建突变体。进行基因 测序验证突变体后,将突变体进行表达, 纯化蛋白质,获得所设计的新蛋白质。
5.突变体蛋白质的检验
• 测定新蛋白质的序列、三维结构、稳定
性、催化活性等,
序列设计
• 设计α螺旋时,应选择象Leu、Glu等易 于形成α螺旋的残基; • 设计全β结构时,应选择Val、Ile等易于 形成β折叠片的残基;
• 而在设计转角时常选择Pro-Asn残基对。
溶菌酶结构
• 例如:鸡卵清蛋白溶菌酶活性 分子的设计
• Cutte成功设计了一个具有明显
的核酸酶活性的34肽,该肽可水
例如: 通过引入二硫键期望提高蛋白质的 稳定性,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选择合 适的突变位点? 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随机选择突变位点引入二硫键会给整个分 子带来不利的张力,不但不会提高蛋白质 的稳定性,反而会降低蛋白质的稳定性。
3.预测突变体的结构
根据所选定的氨基酸残基位点及突
变后的氨基酸种类,利用相关软件进行
解下列底物,但活性依次降低:
polyC、polyA、polyU、polyG。
其主要活性源于二聚体;而 天然核酸酶仅消化polyC、polyU、 polyA。
四、蛋白质分子设计步骤 (p52)
设计目标
蛋白质数据库 修正设计 建立结构模型 获得目标蛋白质 检测
结构信息分析
蛋白质分子设计步骤图
序列合成
第二节 基于天然蛋白质结构的分子设计
MPH与OPH的序列比对
二者同源性仅为13.6%,确定MPH是一个有别于OPH的蛋白质。 二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不能用蛋白的一级序列的相似性加以解 释,推测二者功能上的相似性与其一级序列构成的高级结构中 活性中心结构的相似性有关。
内核假设。蛋白质的独特的折叠形式是由蛋白质内 核中残基的相互作用决定。(内部十分保守的区域)
Pr 内部都是密堆积(很少有空穴大到水分子可以结 合一个水分子或惰性气体),没有重叠 所有内部的氢键都是最大满足的(主链和侧链)。 蛋白质的氢键形成涉及一个交换反应,溶剂键被蛋白 质键所取代
疏水及亲水基团需要合理的分布在溶剂可及表面及 不可及表面。分布代表疏水效应的主要驱动力
(三)定位突变的程序 (p55)
1.建立所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模型
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二维核磁共
振等测定结构,也可以根据类似物的结
构或其他结构预测方法建立起结构模型。
2.找出对所要求的性质有重要影响的 位置 • 在改造中如何恰当地选择突变残基 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不仅需要分析 残基的性质,同时还需要借助于已 有的三维结构或分子模型。
几何优化及蛋白质动力学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