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年中考文综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
(Word版)
14.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
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B C D
16.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
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
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
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7.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
A.① B.② C.③D.④
18.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9.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
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计算机和基于计算机发展技术的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如今,互联网成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
回答20~23题。
20.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微软公司的创始人。
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
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
这些表明()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
21.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运输机械的革命”“互联网与虚拟生活”“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蒸汽时代的开始B.电气时代的变迁 C.信息时代的来临 D.科技发展的历程
22.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
20年后的2014年,中国已有400万家网站、13亿手机用户、6亿多网民。
中国已是网络大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
这一事实进一步印证 ( )
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②科技的发展关键靠人才
③靠技术引进就能建成科技强国④中国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小张决定通过检察院网站举报某单位领导的贪污腐败问题。
他的正确做法是( )
①学习相关法律知识②在网上表达对领导的不满
③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④了解网上举报的相关规定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卷Ⅱ(非选择题,共70分)
24.热议诚信话题。
(6分)
“老赖”是指欠了钱迟迟不还的人。
宁波的一个企业老板把几名欠自己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在网上,包括他们的姓名、欠债行为、涉及金额、家庭地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并附上了欠条的照片。
这一做法引发了社会的激烈争议。
(1)对于这个老板的做法,小亮从诚信建设的角度表示支持,小华则从维权的角度表示反对。
请分别替他俩说出理由。
(4分)
(2)为避免出现争议,你对这个老板有什么提示或建议?(2分)
25.品评法治生活。
(9分)
张建民,是一名退休干部,他坚持在农村义务普法20多年,为 26万多人次免费上过法律课。
一天,有母女俩找到张建民评理。
女儿:“张老师,你今天要先给我妈妈上上课,她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还打我骂我,”
妈妈:“她只有17岁,却跟一个20岁的小伙子谈恋爱。
她不听劝,我只能把她关在家里,她还打110报警说我软禁她,您看怎么办?”
(1)从法律角度考虑,张老师会对“女儿”做出哪些肯定评价和真诚劝告?(4分)
(2)张老师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2分)
(3)从上图张建民的话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3分)
26.解析公正事件。
(10分)
【事件一:新政出台】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学生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人数。
小华看到报道后认为这一政策是公平的。
(1)请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小华的观点找出依据。
(2分)
【事件二:应聘维权】小华的表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多家单位都被告知“限招男性”,她将这些单位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平等就业权,小华的表姐胜诉。
小华感慨道:表姐总算得到了公正对待,看来,宪法里的男女平等、劳动法中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绝不只是漂亮的口号!
(2)由小华表姐的经历看法律对社会公正的作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