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脱硝改造已启动,但尚未迎来高峰 (3)
二、待建脱硝装机规模近5亿千瓦,市场空间700亿 (4)
三、非电行业的脱硫、脱硝要求正在加强 (5)
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脱硝改造进程 (6)
五、下游行业经营形式转好提供资金保障 (7)
六、达标排放期限将至,改造进程有望提速 (8)
七、催化剂:脱硝补贴电价提高并全面推广 (9)
一、脱硝改造已启动,但尚未迎来高峰
“十二五”规划中,国家首次将氮氧化物减排纳入约束性指标,要求到2015年,氮氧化物同比减少10%。

但在2011年上半年,氮氧化物排放不降反升,增长6.17%,同时由于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占比近半,因此,2011年底,环保部与五大电力集团签署“十二五”脱硝责任书,要求五大发电集团2012年落实脱硝改造项目6800万千瓦;同时自2012年开始在全国14个地区开展脱硝补贴电价试点。

但从2012年脱硝改造的进程来看,虽然各地招投标已陆续启动,但尚未进入改造的高峰期。

根据电监会的数据,截止9月底,五大发电集团已投运脱硝机组容量9022万千瓦,过去一年新增投运的机组容量仅2628万千瓦。

二、待建脱硝装机规模近5亿千瓦,市场空间700亿
根据中电联的数据,2011年底,全国脱硝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6.9%。

但在已投运的脱硝机组中,主要为同步建设的机组,老机组加装脱硝设施的机组占比不到10%。

按照《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目标完成4亿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

根据中电联预测:到2015年火电装机规模达到9.33亿千瓦测算(截止2012年10月,全国火电装机规模为7.95亿千瓦),预计未来三年,脱硝改造与新建装机合计规模有近5亿千瓦。

根据《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的研究,技术改造与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成本差异较大,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平均成本为154元/千瓦,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平均成本为104元/千瓦测算,未来3年,脱硝行业的市场空间约700亿元。

三、非电行业的脱硫、脱硝要求正在加强
同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钢铁烧结机、有色金属窑炉、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窑、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焦化炼焦炉配套实施低氮燃烧改造或安装脱硫脱硝设施。

到2015年:
钢铁:所有烧结机和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球团生产设备烟气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

有色:冶炼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大于 3.5%的冶炼设施,要安装硫回收装置。

石化:石油炼制行业新建催化裂化装置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

焦化:焦化行业炼焦炉荒煤气硫化氢脱除效率达到95%。

陶瓷玻璃:建筑陶瓷规模大于70万平方米/年且燃料含硫率大于0.5%的窑炉,应安装脱硫设施或改用清洁能源,浮法玻璃生产线要实施烟气脱硫或改用天然气。

水泥:水泥行业实施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新建、改扩建水泥生
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

新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在征求意见,明年有望正式发布。

今年中央财政已投入5亿元进行推动,截至10月底,全国已有10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步加装脱硝设施。

明年中央财政有望继续加大补贴力度,
非电行业烟气治理要求正在趋严,而水泥行业有望成为继火电之后推进烟气脱硝重点领域。

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脱硝改造进程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该规划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确定为13个重点区域,该区域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排放的51%。

规划具体安排了分行业的氮氧化物治理的重点工程:电力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530台机组,共217429MW 脱硝改造;水泥行业完成204条生产线,共808250吨/日的脱硝改造;钢铁行业完成20台,共5146平方米的烧结机烟气脱硝示范项目。

氮氧化物治理项目总投资需求约530亿元。

从项目的投产安排来看,电力行业将在2013年达到高峰,水泥行业2013年开始加速改造,在2014年达到投运高峰。

钢铁行业的示范项目主要集中在2014年投运。

按此规划的进度安排来看,2013-2014年将迎来脱硝改造的高峰期。

五、下游行业经营形式转好提供资金保障
2011年,由于煤价高企,电力行业普遍经营不佳,同时资产负债率维持高位,对脱硝改造造成影响。

2012年,在煤价下行并处于低位的情况下,电力行业整体经营改善明显。

2012年前三季度,电力行业整体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59%,为后续加强环保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六、达标排放期限将至,改造进程有望提速
《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要求到2014年7月,现有火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低于100mg/m3。

现役机组加装脱硝设施通常需要40天左右的停机改造,通常在每年机组大修时进行。

若机组停机时间过于集中,可能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供应,也会对脱硝工程的工期安排和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要在2014年中排放达标,按照此前预计的5亿千瓦的机组进行脱硝设施建设或改造,时间已较为紧张。

2011年底,环保部与五大电力集团签署“十二五”脱硝责任书,推动企业加快火电脱硝进程;湖北、广东、山西、甘肃等省出台相应政策规划安排本地区火电机组脱硝改造计划。

2012前10 个月国内火电
脱硝招标为7800 万千瓦左右,显示脱硝市场正在快速启动。

要在规定期限完成达标排放,2013-2014年年均招标需达到2亿千瓦以上,脱硝市场有望迎来大规模工程建造高峰期。

七、催化剂:脱硝补贴电价提高并全面推广
根据脱硫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减排约束能够推动市场发展,但市场集中爆发有赖于经济方面的政策刺激。

在2006年6月28日执行脱硫机组上网电价提高1.5分/KWh后,脱硫市场迎来集中爆发期。

2006-2009年成为脱硫建设的高峰期,当年新增的脱硫装机容量远远超过新增火电装机容量。

2011年12月,发改委通知在部分省市开展脱硝电价试点,电价标准暂按0.8分/KWh执行。

但该项政策并未使发电企业大规模开展脱硝设施建设。

我们认为电力行业利润下滑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该补贴电价不能完全覆盖脱硝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导致发电企业改造积极性不高。

根据中电联对重点调研省份的数据初步测算,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单位运营成本约为1.13分/千瓦时,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单位运营成本约为1.33分/千瓦时。

目前试点政策出台一年,我们预计提高脱硝补贴电价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能性较大。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考虑降低火电厂排污费等成本支出,如两项措施并举,将加快推动火电脱硝改造进程。

目前有多家涉及脱硝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涉及烟气监测领域的雪迪龙、先河环保、聚光科技;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永清环保、龙源技术、龙净环保等;涉及运营的国电清新。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在烟气治理全产业链覆盖、具有集团背景及技术优势的九龙电力。

分析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