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试+复试,二本学姐人大专硕考研全经验本人就读于广东省粤西地区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所学专业是社会工作。
考研准备了半年,之所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硕,是出于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以及对苏州的向往,当然不排除人大在全国的名气。
在考研准备期间,收集到的有关人大社工专硕的考研经验,可谓少之又少,对自己有借鉴意义的就更不用提了。
在此,与各位学弟学妹分享本人的考研经验,希望我的微薄之力可以帮助到你们圆梦!在开篇之前,首先我建议各位学弟学妹联系几个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毕竟经历过这场考试的学长学姐们的考研经验都有值得你们借鉴的地方。
当然,联系不上也没什么大碍,事实证明凭借自己的努力也一样能够考上。
其次,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因为你对这个目标越渴望,那么你的动力也会越大。
你们会问,这个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呢?就我而言,在与上一届的学姐们详聊后,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80分。
当时定下这个分数,我也对自己表示过怀疑,但只要认真准备,达到这个分数的几率还是蛮大的。
下面说说本人的初试和复试经验:初试篇一、英语(重心在阅读和写作)1、单词首先,要明确的是,考研单词的记忆必须贯穿在你的整个考验复习过程当中,必须反复记忆进行强化。
很多人记单词之所以觉得很头痛,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艾宾浩斯英语单词记忆法”,是我用来记单词的方法,这一方法能够强化你的记忆,很有规律,各位学弟学妹不妨一试。
我7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的,按照这一方法,7月份过完一遍大纲词汇。
具体怎样记,大家可以上百度查看,里面讲得十分详细,在这我就不详细讲了。
不管什么方法,我始终认为能达到强化记忆效果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2、完形填空这部分并不是我复习中的重点,但是也是不能轻视的一部分,这一种题型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当时主要是拿真题上的完形填空来做研究,对比几年的考题,你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是会重复考的。
我自己就在一个本子上把每一道小题的考点、知识点摘抄下来加强记忆。
除此之外,辅之以模拟题,巩固考点和积累新的知识点。
但是,不建议你们放太多时间在这一块。
3、阅读理解社工专硕考英语二,但有关英语二的书籍还是挺少的。
个人建议,先拿英语一真题来做研究,之后再研究英语二的题。
首先建议你们买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试卷版)》这套资料,完成这套资料之后再来做英语二的真题。
阅读至少要认真做三遍,建议大家把单词过一遍再来做阅读理解。
下面详细说说怎样运用黄皮书:Part A:第一遍,只做赠书中的真题,做过即可,剩余的什么都不用看。
这一遍是用来检测自己对单词以及长难句的掌握程度和对阅读理解这一题型的题感的,在做题过程中要锻炼出在20分钟之内看完一篇文章的能力,而不必在意不管自己能不能读懂、以及选项有没有做对。
做完看后面的词汇和长难句解析,摘出自己不认识的词汇。
通过看词汇和句子解析,目的是看懂文章讲述的内容,题目有没有做对仍然不必在意。
这一遍千万不要看答案。
第二遍,继续做赠书中的真题,有了前一遍的基础,此时应该达到的程度是在15-20分钟内看懂一篇阅读的大部分内容,并且,由于文章基本读懂了,所以后面的五个选项至少应做对2-3个。
这时候,答案就要出场了,针对做错的题目,要从答案中每篇文章后题目的详析中找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仍然看不懂题目的解释,这时候就要返回头看下答案中对语篇的解析,因为你很可能对文章中的细节理解出现偏差。
即便是你第二遍做完后5个选项全对,也要把主书中的语篇解析完整地看一遍,因为选项有可能是蒙对的,只有看完语篇解析,你才能达到对文章的透彻而完整的理解。
总之,无论是做对还是做错的题都要分析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
第三遍,在做第三遍之前可以参考世纪高教版《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基础训练)对每一年的阅读理解题总结出解题思路与技巧,主要掌握各种题材的文章大致命制什么样的题型,它的命题点在什么地方,以及总结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规律。
然后再来做第三遍,由于你已经分析过文章和题目,所以,这次做真题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掌握解题方法,检验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做对选项的能力。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考试呈现在卷面上的是你的出错率,有时候即便理解了原文,由于没有注意做题技巧也会出现错误,这是非常可惜的。
至此,阅读的技巧就全部训练完毕了。
如果时间允许,你们可以朗读或背诵每篇文章。
如果你有精力,可以做第四遍,当做一次对阅读能力的完整检验。
Part B:大家可以做英语一的真题,特别是那些题型与英语二相同的题目,要深入研究。
不过英语二和英语一的Part B阅读是有区别的,我当时只是做了一遍英语一的真题就没有做了,之后再研究英语二真题,做法类似于阅读理解Part A部分。
4、翻译翻译部分我主要是把真题做了两遍。
第一遍,翻译完一年的题之后,摘抄出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进行强化记忆。
之后对照标准译文纠正对原文的理解,学习并总结涉及到的拆分与组合技巧。
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遍,对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进行记忆并掌握各种句型的拆分与组合技巧后,这一遍要能够把句子翻译完整并且通顺,注意措辞,力求达到“雅”,符合汉语习惯。
由于英语二要求翻译一段话,建议大家在做真题阅读理解时,挑出看不懂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翻译,这不仅能够提高你的翻译能力,也能够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5、作文一篇好作文无非是击中要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用词准确丰富,有几个漂亮的句型,没什么语法错误。
为了能够高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作文,总结模板固然重要,但很多人往往只是照搬作文书上的模板而没有进行思考。
建议大家在参考书上的模板后总结出自己的模板,切忌照抄照搬。
6、冲刺到目前为止英语二真题只有4套(2010—2013年),我当时把英语二真题留到了冲刺阶段,当然你们也可以放到前期阶段来做。
冲刺阶段,大家可以做几套模拟题练练手,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背诵作文上,以及把你之前摘抄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再进行强化记忆,把自己总结出的做题技巧重温一遍。
二、政治(重心在选择题)在计划如何备考政治时,我当时问了几个学姐,因为没什么头绪,主要是按照她们的复习思路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复习,但也走了不少的弯路。
备考政治不用那么早,9月份开始足矣。
此外,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不用太多,前期阶段2—2.5h,后期阶段3h。
1、第一阶段(9月—10月中旬)考研大纲一般是10月初左右会出来,不过大纲这东西一般不会怎么变化。
除了时事政治你需要看2014年的,其他的考研政治部分你可以按照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开始复习。
所以,我建议各位学弟学妹9月份的时候用上一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一本书结合一本核心考点的书来复习,这样就能一边看书一边抓住重点来复习。
并买一本练习题来做,看完一章书之后做一章的选择题。
等新大纲出来后,你可以在网上下载政治大纲对比。
如果你有朋友报了考研辅导班,你也可以向他们借资料去复印,因为他们手上一般会有与政治新大纲变动相关的资料。
拿到这些资料时,你就可以在书本上把删掉的知识点划掉不看,重点复习新增的知识点,因为这些往往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可能考的考点。
这一阶段第五部分即形式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可以先不看。
2、第二阶段(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这一阶段还是以做选择题为重心,把第一阶段做错的选择题再重新做一遍。
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之后,要思考自己在哪一部分或哪一章比较薄弱,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至于大题,你们可以看一看,训练自己理论运用于题目的能力。
我当时把大题的复习放到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没怎么复习大题,而是大量的训练选择题,因为即使有的知识点以大题的形式出现的机会比较大,其实他也有可能会出选择题。
以选择题的形式训练多了,到时背诵也容易了,因为你已经看多了,记忆起来也方便。
3、第三阶段(11月中旬—1月初)这一阶段就要开始背诵政治大题了,当然选择题也不能落下,只是要缩减一下做选择题的时间,有时间也要翻看自己做错的选择题。
你们可能会问到底要背哪些知识点呢?如果有报班的同学,考研班的老师一般都会给你们画出哪些知识要背诵,哪些只需要按照选择题的形式准备。
这样的话,报班的同学可以大部分听考研班老师的安排就行了,另外要注意的是到冲刺的时候,你们也要背诵一下那些政治冲刺试卷里面的大题,有时还是挺准的。
我当时看了好多模拟题包括肖秀荣的终极预测四套题,任汝芬的序列四最后四套题,20天20题,文都最后五套题,启航最后绝密三套题(我一个朋友报了启航辅导班,人特好,考前把这三套题拿给我看,竟然中了最后一道形势与政策大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把这些模拟题中的选择题做了一遍,把大题看了一遍,重点背诵了10几道大题,总结了答题技巧。
个人觉得肖秀荣还是挺有权威的,2012和2013年都压中了一道大题。
而没有报班的也不用着急,可以去书店看看,有没有一些书是讲解政治那些知识点是属于考大题的,那些是考选择题的。
除此之外,可以与研友们多交流,看看他们都用买哪些书来背诵,记住考研复习不宜过于封闭。
我当时报了文都的政治冲刺班,这个考研机构有两本书《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和《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冲刺考点必背》你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当时政治最后冲刺背诵主要就是看了后面那本书,和背诵一些冲刺大题而已。
三、专业课我对参考书籍的感悟和建议: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社会工作导论》高教版,这四本是复习重点,前三本书我都用本子做了笔记。
2、《社会政策导论》(第二版)杨伟民、《社会福利》(第二版)陈银娥,人大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这两方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在真题中的比重还是蛮大的。
单个人感觉这两本书不用每页都仔细的看,重点看某些章节和背诵某些知识点就可以了。
3、《个案工作》隋玉杰、杨静以及《小组工作》人大出版社(小组动力认真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高教版、《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以上这些书籍只是整理考试大纲知识点时被作为辅助,补充知识点而已。
4、《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李迎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赫大海、《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
研究人大近几年的真题,你会发现这部分考得很少。
所以,我没有把这几部分当作复习重点,只是把考试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
不过,由于担心会考到,本人还是认真的把书看了一遍,主要是理解。
到了冲刺阶段我并没有背这部分的知识点,只是重新看了一遍自己整理的大纲。
5、“真题”十分重要,建议像考试那样把答案整理出来进行反复记忆。
对比近几年的真题,你会发现每一年都会有重复考的题目,所占分值还是挺大的,所以真题是不容忽视的。
而且,通过研究真题,你会发现出题人的偏好、命题趋向以抓住重点复习的知识点。
我的专业课是这样准备的:前期把要看的书认真过了一遍,整理了上述参考书籍1那三本书的笔记之后,重点整理社会工作全国考试大纲,一个一个知识点的整理,在这个基础上再补充相关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