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业务学习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合并心律失 常有关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 七、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有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病人,应卧床
休息1个月,半年内不参加体力活动 无心脏形态功能改变者,休息半个月,3个
月内不参加重体力活动 直至病人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
• 八、健康指导
• 疾病知识指导
• 指导病人避免加重心肌炎的因素,预防感冒, 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测脉搏和节律
• 生活指导
• 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强调急性期心 肌炎病人出院后需要继续休息3到6个月,6个 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妊娠 等。
• 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
体征
• 1、心脏扩大 • 2、各种心律失常 • 3、与体温升高不相称的心动过速 • 4、或有心力衰竭体征
五、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钙蛋白、心肌肌酸激 酶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加。 X线检查:心影扩大或正常 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 特别是室性心业务学习
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2015年9月
• 内容简介
• 1、定义 • 2、病因和发病机制 • 3、护理评估 • 4、临床症状 • 5、辅助检查 • 6、护理诊断 • 7、护理措施 • 8、健康指导
• 一、疾病概述
• 定义 •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分为感
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 感染性心肌炎由细菌、病毒、螺旋体、
寒冷、缺氧。
• 发病机制不明
• 三、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询问病人发病前有无不得 感染史;有无 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寒冷、嗜酒、过 度劳累及妊等诱因。
四、症状
前驱症状
半数病人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 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疲惫感
心脏受累症状
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 水肿,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等表现。
立克次体及真菌等引起。 • 非感染性包括过敏、变态反应、化学、
物理或药物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
是指嗜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肌 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 炎,包括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和心 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各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 • 病因 • 肠道:柯萨奇病毒、孤儿病毒、脊灰炎病毒 • 呼吸道: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 其他:风疹、疱疹、麻疹、肝炎、HIV等 • 诱因:感染、营养不良、妊娠、嗜酒、劳累、
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 病情观察 • 急性期应进行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
律和心电图变化。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及皮肤
黏膜颜色。 • 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
水肿及奔马律等情况。 • 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
立即配合医师急救处理。
• 用药护理
• 遵医嘱给予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用药洋 地黄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其毒性反应, 因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对洋地黄的耐受性 差
• 心理护理
• 向病人说明本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耐 心解释卧床休息的必要性,使病人安心 休养。关心病人、协助生活料理。告知 病人经过治疗大多可以治愈,以减轻病 人的心理压力,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