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类考试安全管理制度1 学校各类考试安全管理制度期中(1)组织教学常规大检查,期中考试后结合考试情况,对师生分别召开总结大会,进行评述;(2)组织期中考试的出题、制卷、考试、阅卷、评析活动;(3)组织教案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展览。
(4)组织转差工作研究。
(5)组织田径运动会。
期末(1)组织期末常规教学检查、教研、教改工作检查;(2)组织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3)组织期末考试出题、制卷、考试、阅卷、评析活动;(4)组织期末教学大评比、学生大评比活动,教师教学质量结账;(5)主管校长提出下一学期教学力量安排意见;(6)主管校长提交《本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报告中必须写明;参考人数、各科及格率、平均分、优秀率、低分率及最高分;总结教学效果,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质量,提出下学期改进教学的打算;(8)起草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9)收集教师教学总结、论文、评议等;(10)做好各类教学资料、成绩表册、总结材料的归档工作。
学校各类考试制度1学校各类考试制度一、目的: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最终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学生经过一定的教学和训练后,在一个比较明确的相对限定范围内测验,有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
三、职责:1、任课教师负责单元测验。
2、各年级主任负责月考。
3、教导处负责组织进行期中、期末、毕业考试。
4、校长负责对具备毕业资格的学生作毕业鉴定,并签发毕业证书。
四、工作程序:1、测试的原则和方式(1)测验要坚持基础知识考查与基本能力考查相结合的原则(2)(2)测验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2、单元测验①单元测验由任课教师在某一单元授课完毕后进行。
②单元测试试题由任课教师根据需要确定。
③单元测验一般用小测验的形式随堂进行。
④单元测验由任课教师评卷。
⑤任课教师评阅后,应做出评估分析、以调整下一单元的教学。
3 月考①月考由各年级主任负责,按教导处统一要求组织安排。
②月考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
③月考试题由年级组根据需要决定命题范围,程序和数量。
④月考全校统一时间进行。
⑤测验后由年级主任组织教师交叉评卷。
⑥评卷后、由年级主任进行成绩汇总,并作出评估分析。
4、期中考试①期中考试由教导处组织进行。
②期中考试的目的在于教导处配合期中教学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取得的教学管据。
③期中考试测验试题由教导处决定命题范围,进度和数量,任课教师出题。
④期中考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进行。
⑤期中考试由教导处统一组织教师交叉评卷。
⑥评卷后由各年级进行成绩汇总,交教导处进行评估分析。
5 期末考试①由教导处在主管校长的组织下进行。
②目的在于提供学校进行教学管理评估和对学生评的依据。
③考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并制定《期末考试安排表》。
④考试后由教导处统一组织教师交叉评卷。
⑤评卷后由学校微机室进行成绩汇总,交教导处进行评估分析,教导处将分析结果上报校长执行奖惩。
2015年11月10日把握质监工作重点提高政务信息写作水平1 把握质监工作重点提高政务信息写作水平四川省资阳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一、质监政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政务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映质监工作及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情况,为质监工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因此,政务信息应紧紧围绕上级及市局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进行反馈,围绕质监系统各个阶段工作中心和重要部署及社会、企业、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来报送信息。
二、政务信息服务的对象政务信息服务的对象是特定的,主要是各级领导,它不同于新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大众。
因此,编报信息首先要考虑信息能不能服务领导决策,有没有达到便于领导掌握情况的目的;其次要考虑此条信息是适合对上报,还是适合对本单位领导报,或是对下级单位发。
比如,上级领导来本单位调研或检查,对本单位某项工作提出了要求或意见,象这样的信息就不适合对上报,而如果是本单位采取工作措施落实领导意见之类的信息,则可以上报。
再比如,有些单位报本单位召开了某个会议,会上本单位领导布置了哪些工作,对下阶段工作开展提出了哪些要求等,这类信息也不适合以这种角度对上报。
三、政务信息的常见类型政务信息按题材大致可分为问题型信息、建议型信息、反馈型信息、预测型信息、措施型信息、突发型信息、动态型信息、经验型信息等八种。
(一)问题型信息。
问题型信息着重于反映政务工作活动中带有政策性的新情况和国家政策措施出台后在基层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具有倾向性、普遍性,本地本部门难以解决,需要上级作出决策的问题;重要的社情民意及群众中的思想顾虑。
问题型信息标题一般常见的有:《××出现新情况》、《××问题亟待解决》、《当前××面临新问题》、《××对××反映强烈》等。
如《我市气瓶托管出现新问题》、《市场准入反映我市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不高》。
(二)建议型信息。
建议型信息是针对已知存在的问题,或者围绕当前工作中难点、热点、疑点,提出解决的途径、形式、办法、设想等建设性意见。
所提建议必须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价值较大。
其标题一般常见的有:《基层建议××》、《基层群众希望××》等,如《市质监局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地条钢”生产企业进行停电停水》、《我市食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三)反馈型信息。
反馈型信息主反馈上级重要会议、重要决策、重大部署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对领导批示件的处理结果。
其标题常见的一般有:《××贯彻落实××精神》、《××迅速落实××部署》、《××对××反映良好》等,如《基层反映气瓶托管存在4个问题亟待解决》。
(四)预测型信息。
预测型信息主要针对下一步工作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超前分析,从特殊性中揭示普遍性,从过去、现在预测今后;或者对已存在问题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揭示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引起领导或有关部门的关注,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其标题常见的一般有:《××将造成××》、《××对××影响较大》、《××趋势分析》等,如《地条钢市场销售看涨值得关注》。
(五)措施型信息。
措施型信息主要是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打算、工作部署、制定的具体措施等。
其标题常见的一般有:《××采取措施××》、《××及早做好××准备工作》、《××确定××工作重点》等,如《市局采取“六个一”措施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市质监局采取十条措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市计量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强检计量器具检定率达到95%以上》。
(六)突发型信息。
突发型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提供突发性事件或重大事故及社会动态,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其常见标题一般有:《××发生重大事故》、《××发生××事件》等,如《XX 市一地磅遭雷击被迫停用》、《XX市一居民家中超期未检液化气瓶爆炸所幸无人员伤亡》。
(七)动态型信息。
动态型信息主要是对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现状、新的进展、新的成果进行反映。
其标题常见的一般有:《××圆满完成》、《××创历史新高》、《××呈现××特点》等,如《全市质监系统圆满完成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市质检所上半年检验批次创历史新高》、《市计量所电话计时计费器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经验型信息。
经验型信息主要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具体做法,可操作性强,有推广借鉴的价值。
它包括经验或做法、效果两大要素,以介绍经验或做法为主。
其标题常见的一般有:《××成效显著》、《××取得成效》等,如《XX 县局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取得实效》、《2009年我市名牌创建效果明显》。
四、采报政务信息的质量要求1.反映的情况应当真实准确、及时,重大事件上报前,应当核实。
2.信息中的事例、数字要准确无误。
3.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防止以偏概全。
4.主题鲜明,文题相符,言简意赅,力求用简练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件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5.反映的情况、问题、思路、举措、经验等,应当有新意。
6.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
7.适应科学决策和领导需要。
五、采写政务信息的基本方法采写信息是信息工作者的基本功。
信息工作者要掌握采写信息的基本功,就必须学会收集、筛选和撰写信息的基本方法。
(一)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写好信息的基础,要把信息的收集贯穿于信息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及时准确、全面真实。
结合实际,就是要立足于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在与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有关的范围内有效收集信息。
不能舍本求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信息收集上。
把握重点,就是要根据服务领导的需要,抓住本部门、本单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
不能面面俱到,不关边际。
可以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分为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临时工作,从中发现信息源,收集素材。
及时准确,就是要注重信息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信息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的,再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收集,就会失去价值。
收集信息必须迅速及时,特别是对那些动态性、苗头性、趋向性信息的收集,更是要分秒必争,不然就会贻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