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矿石产品知识介绍

铁矿石产品知识介绍

铁矿石产品知识介绍(2010-10-29 17:15:07)铁矿石是炼铁的主料之一,生产一吨生铁,大概需要1.6吨标准铁矿石。

铁矿石是有一种或几种铁矿物和脉石做成的集合体,目前能够用于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4种类型,结合公司的业务情况,不再对各自的特性进行论述,在此仅作如下共性介绍。

评价铁矿石的质量的指标:矿石品位,脉石成分,有害杂质和有益元素含量,粒度和气孔度,机械强度,化学成分稳定性。

(1)石矿品位矿石品位即铁含量,是衡量铁矿石质量的主要指标。

含铁量的工业开采范围为23~70%。

一般情况下,按照矿石品位的高低,将矿石分为富矿和贫矿。

富矿可以直接入炉冶炼,贫矿须经选矿处理,提高品位后,经烧结和球团工艺再进行冶炼。

(2)脉石铁矿石的脉石成分绝大多数以酸性为主,有SiO2、CaO、MgO和Al2O3,一般要求铁矿石石中的Si0少些,相反含CaO较多的矿石,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MgO多些较好,而相应的Al2O3少些对高炉冶炼有益。

(3)有害杂质和有益元素含量矿石中的有害杂质通常是硫、磷、碱金属,有时也有铅、锌、砷、铜,这些元素有时有益,有时有害。

高炉冶炼过程中,有害元素各自残存率大不相同。

如:矿石中的磷几乎很少去除,而硫在烧结和冶炼过程中会有9O%去除。

(4)粒度和气孔率目前,高炉铁矿石粒度小于 5mm应在入炉前筛去,上限一般为25~35mm,粒度不均匀或过小时,高炉内料柱透气性差,煤气上升阻力增大,粒度过大会减少煤气和铁矿石接触面积,使矿石中心部位不易还原。

铁矿石气孔度愈大,透气性愈好,愈容易还原。

有利于还原的是开口气孔度,这也是烧结矿还原性能普遍较好的原因。

(5)械机强度铁矿石的强度是指耐冲击、耐摩擦、耐挤压的强弱程度。

天然块矿的强度一般比较好,球团矿次之,烧结矿较差。

(6)学化成分稳定性铁矿石的化学成分的波动会影响高炉炉况稳,所以应稳定化学成分,严格控制炉料成分的波动范围。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6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

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

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

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

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

3、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4、中国钢铁行业前景看好。

我国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的轻纺工业升级到重化工业,对钢铁需求不断扩大。

虽然近段时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铁行业收到了一些措施,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钢铁前景依然光明。

5、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很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4年一季度季业绩又有大幅度的提高。

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虽然出现反复,但是相信经济彻底恢复后会再次迎来好的态势。

6、目前中国大陆钢铁有三项列世界世界第一。

钢铁生产量世界第一,钢铁消费量世界第一,钢铁净进口量世界第一!三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

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板、管、棒、线、型材等都生产,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

而发达国家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虽然多数也是由多个生产厂组成,但已经基本实现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钢铁大集团之间也基本上形成大类产品的分工。

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

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钢材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3、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偏少。

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而我国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螺纹钢、小型材、线材等普通钢材(长线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双高”产品),如不锈钢板和冷轧、热轧薄板、硅钢片、镀锌板等,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5、钢铁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钢铁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冶金行业调查统计,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可以和国外大公司相抗衡,而多数企业产品在档次上比较低。

据冶金行业调查统计,我国目前不能生产、产量低和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等原因,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钢材,而能生产的大宗钢材品种,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如钢制纯净度低、有害气体和杂质含量较高、性能的均匀性差。

6、钢材产品销售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钢材产品销售服务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对市场销售服务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营销网络刚刚开始建立,同国外成熟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理念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四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是,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合金钢材的品种和数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关停高能耗、高污染的小电炉、小轧机;突出重点,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精品特殊钢材;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联合重组,实现专业化生产,杜绝重复建设;加强国防意识,增强特钢军工配套能力;加强环保,改善环境,推动钢铁产品升级换代。

目前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中厚板(卷);目前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合金钢钢材;能力大于需要、应严格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

推进钢铁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搞好区域钢铁工业布局。

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区域结构调整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以大批量、专业化为内涵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五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和过去相比,吃饭、穿衣的花费所占我们的收入比例正在减少,而住房、交通等方面的花费所占我们收入的比例在明显地提高。

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要求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说要求轻纺、食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要求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等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这些产业都是钢铁需求大户,由此带动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市场最终需求十分旺盛,拉动生产与投资迅速跟进,整个经济随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可靠支柱。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钢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因此钢铁行业成为目前的热点、焦点行业。

可以肯定,我国未来对钢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我国的钢铁行业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

当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钢材需求将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将继续保持多层次、多样性,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

板带材的消费量及比例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长材的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但消费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

从技术方面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连铸比、吨钢综合能耗、成材率、板管比虽有明显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广阔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空间。

总体看来,钢铁行业在我国不但不是夕阳工业,而且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今后几年,我国钢铁工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产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在继续提高连铸比的同时,努力提高铁水预处理比与精炼比,使钢质纯净度有较大的提高;调整钢材品种结构,开发新的超细晶粒、高纯洁度、高均匀性的新一代钢铁材料,提高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扩大先进装备的比重,使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建成几个精品生产基地;加强环保,治理污染,保持与环境协调发展。

印度铁矿石进口贸易概述(2010-06-25 14:57:01)转载标签:铁矿石贸易合同检验机构检验结果进口贸易印度财经近几年中印铁矿石贸易增长很快,俊安公司作为最早获得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之一,目前每年进口铁矿石近500万吨,其中主要以印度矿为主,比例在80%左右。

对于中国中小型钢铁相关企业来说,印度矿由于自身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印度铁矿资源储量大,总量超过250亿吨,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所需原料的有益补充。

1 进口印度铁矿石的特点1.1 以贸易矿为主,经营企业多随着国内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逐年提高,进口铁矿石一度供不应求。

由于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CVRD、BHP、RT)价格统一,并不愿意面对中国众多的中小钢铁企业,国内许多中小钢厂只好将铁矿石进口目标转向其它货源,进口印度铁矿石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