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

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

杭州第二中学东河校区求是楼、
三好楼拆复建项目
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
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八年七月
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施工技术作为基坑围护和防水帷幕的一种新工艺,与传统的重力坝基坑围护方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开挖深度大,施工进度快,可靠性强等优点。

与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等施工方法相比主要有挡水性强、对周围地基影响小、环境污染小、用途多、工期短以及造价低等诸多特点。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本工程基础底板采用了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减少了裂缝的产生,确保了工程质量。

2.2预应力技术
本工程本工程预应力结构部分为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结构,预应力技术具有明显的节约钢材、增大结构跨度、减少结构自重、提高使用功能、综合效益好。

2.2.1抗裂性好,刚度大。

由于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大大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可不出现裂缝,或使裂缝推迟出现,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

2.2.2节省材料,减小自重。

其结构由于必须采用高强度材料,因此可减少钢筋用量和构件截面尺寸,节省钢材和混凝土,降低结构自重,对大跨度和重荷载结构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2.2.3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

预应力梁混凝土梁的曲线钢筋可以使梁中支座附近的竖向剪力减小;又由于混凝土截面上预应力的存在,使荷载作用下的主拉应力也相应减小。

这利于减小梁的腹板厚度,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自重可以进一步减小。

2.2.4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

当受压构件长细比较大时,在受到一定的压力后便容易被压弯,以致丧失稳定而破坏。

如果对钢筋混凝土柱施加预应力,使纵向受力钢筋张拉得很紧,不但预应力钢筋本身不容易压弯,而且可以帮助周围的混凝土提高抵抗压弯的能力。

2.2.5提高构件的耐疲劳性能。

因为具有强大预应力的钢筋,在使用阶段因加荷或卸
荷所引起的应力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故此可提高抗疲劳强度,这对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来说是很有利的。

3模板脚手架技术
3.1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采用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相对于模板木支撑体系既保证了支架的整体性,又节约周材、减少材料的损耗。

相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型式支撑体系可以节省人工费;且可以减少小型配件的管理;由于用量少、重量轻,操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组装。

搭拆费、运输费、租赁费、维护费都会相应地节省,一般情况下可以节省三分之一左右。

采用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作为梁板模板的支撑系统,解决了普通模板支架的施工难题,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可以有效缩短工期。

就一层模板而言,相比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可以缩短半天的工期,为企业确保工期,按时完成工程羸得了时间。

采用盘销式钢管支架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保证了模板施工的安全,有效减少了模板的整体坍塌,从而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4.1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本工程三好楼、求是楼采用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该楼板集现浇楼板与装配式楼板的优点于一体,其预制底板与上部叠合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

与传统的现浇楼板结构相比,可减少支模和湿作业量,大大缩短工期,实现预制部分工业化生产。

4.2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采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施工,实现了构件的定型和工厂标准化生产,其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地缩短了工期,还减少了结构表面修补、抹灰及装修的费用,可为建筑施工领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5.1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噪声要求及避免设备振动的影响,对整个系统的噪声及振动控制做出详细分析,并依照噪声及振动控制原理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同时在本工程的施工中,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精心施工,将噪声产生的影响减至最低。

6绿色施工技术
6.1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本工程位于杭州城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高。

伴随着“绿色施工”的逐步推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与健康更加关注,转变施工模式,高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雾霾正越来越多的困扰着城市居民,各类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

传统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均会产生扬尘,对空气污染很大。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必须重视。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防止大气污染、防尘、并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实行全封闭、半封闭的管理,保证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的稳步提高。

6.2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本工程位于杭州城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高。

采取施工噪声控制技术,确保保施工现场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的规定,昼间≤70dB(A),夜间≤55dB(A),减少由于施工噪声引起的“扰民”和居民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民扰”等纠纷,使施工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

在声源处、界墙周边设置噪音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进行调整,安排专人进行监控和记录;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和隔音罩,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7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7.1、高性能门窗技术
降低热量传导。

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其热传导系数为1.8W/m2.K~3.5W/m2.K,大大低于普通铝合金型材(140 W/m2.K~170W/m2.K),采用中空玻璃结构,其系数为3.17W/m2.K~3.59W/m2.K, 大大低于普通铝合金型材(6.69 W/m2.K~6.84W/m2.K),有效降低了通过门窗传导的热量。

8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8.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本工程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通过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每日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尤
其是在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期间,针对基坑的变形观测与预警系统的变形进行对照分析,适当调节和平衡施工对基坑侧壁所带来的应力荷载。

对基础工程的施工安全将起到预警作用,确保基坑施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确保了施工安全,从而使得工期得到保障,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