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科DIC的抢救与处理75993
产科DIC的抢救与处理75993
不同病因的治疗
死胎滞留并发DIC 一旦确认死胎,应设法排除。一般
病程相对缓慢,界于亚急性和慢性之 间。临产时给予补充治疗准备,需要 是输新鲜血、新鲜血浆及其他凝血因 子,如产后出血严重,补充治疗无效, 需做DIC全套,有纤溶亢进指标时, 可使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DIC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往往首先出现纤溶活力和抗
5、补充凝血因子,I、V、Vll、Xll(偶有严重肝病合并DIC时应用)
不同病因的治疗
羊水栓塞并发DIC 因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在呼吸衰竭同
时往往一半以上患者合并DIC,故在治疗 呼吸衰竭同时,尽早使用肝素,剂量 1mg/kg,使24小时肝素总量大150-200mg, 首剂50mg,以后每6小时1次。在促凝因 素解除后,适量输入新鲜血浆或其他凝血 因子制剂。
血、针眼处渗血等提示DIC发生。 5、如出现突然胸痛、呼吸困难、紫绀、提示肺栓塞。如有头痛、
昏迷、抽搐、提示脑栓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流程图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DIC 阴道突然持续大量的出血
多器官 多部位出血
栓塞症状 呼吸苦难 发绀、少尿、无尿
循环症状 休克
溶血症状 黄疸、贫血
肝素、潘生丁 阿司匹林、右旋糖酐
小结
产科DIC治疗关键是病因治疗。 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是阻断
DIC病理过程是重要的措施。 根据病情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新鲜血可用成分血替代。
护理要点
1、对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重度妊高症、败血症、失 血性休克等患者,应高度警惕DIC的发生。
2、严格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生。 3、心电监测,严格观察生命体征。 4、如突然大量阴道出血,或多发性广泛出血,如血尿、切口出
凝能力下降,而后出现低凝状态,故主张给予新鲜 冰冻血浆,不主张首先补充纤维蛋白原和纤溶药物。
当重度妊高症合并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和微血 管病性贫血,难以和TTP鉴别时,宁可采用新鲜血、 新鲜血浆和血小板等治疗,而不盲目用肝素,因其 虽组织DIC的进程,但不能改善妊高症病情,而且增 加脑出血的危险性。
临床治疗及抢救程序
B、产科应用肝素的指证及适应症: 1、DIC早期(高凝期)如羊水栓塞发生10分钟以内;
2、死胎合并伴有DIC征象(早期抽血时出现凝血现 象);3、严重宫腔感染合并败血症;4、重度妊高 症 C、肝素的用法: 目前多提倡小剂量多次用法,25mg-50mg加入5-10% 葡萄糖,100-150ml中静滴,30-60分钟内滴完,以后 每4-6小时一次,每日总量不超过200mg,急性型用 2-3天,慢性型用4-5天。
胎盘早剥 羊水栓塞 死胎稽留 重度子痫前期 产科大出血 产科感染
临床表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DIC的分型、 分期不同,临床表现差异性很大。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型: 急性期:其特点是起病急,可以再数小时到(1-2)天内 发病,病情凶险,出血现象较明显,而且较为严重,常伴 有暂短的或者持久性的血压下降(常见于严重感染、羊水 栓塞、术后出血、产后出血)等。 慢性期:特点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以上。 临床表现以栓塞为多见,早期出血不明显(多见于死胎滞 留)等。
产科DIC的抢救与处理
概述
DIC是有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亢进, 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循环和器官功能障 碍以及明显出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产科DIC的特点
A、妊娠期血液系统的特殊生理 B、以产科并发症引起者最为常 见 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 D、母婴死亡率相当高 E、产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
产科DIC病因
期用。 DIC高凝状态、多发栓塞、多部位出血、顽固性休克、
不同病因的治疗
胎盘早剥并发DIC 治疗过程兼顾回复血容量和防止凝血障
碍两个方面,若能及时终止妊娠,即可阻 止DIC发展,不需要应用肝素。一般扩容 要充足,可输注血浆、冷沉淀以及血小板, 并适当补充钙剂、其他电解质和维生素K, 尽量少用库血。如分娩前出现凝血障碍或 分娩后有血栓形成倾向,可适当应用肝素。
临床治疗及抢救程序
3、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适用于有明显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减少证据和进行了 病因及抗凝治疗而DIC未能得到良好控制者 1、新鲜血不超过三天的库存血(全血),每天8001500ml(20-30ml/kg),每1ml加入5-10IU肝素(全血 目前已少用)。 2、新鲜血浆由于全血,凝血因子含量较全增加一 倍,每次10-15ml/kg,与新鲜全血输注一样需要加入 肝素;
临床治疗及抢救程序
3、血小板低20*109/L(1.50*109/L)疑有颅内出血或其它危机 生命的出血者可输入血小板悬液,使血小板>20*109/L,如有 出血症状应达50*109/L以上。
4、纤维蛋白原:首次剂量,2-4g静滴,24小时内给予8-12g可使 血浆蛋白升至1.0g/L,由于纤维蛋白原半衰期较长,一般三天 用药一次。
临床治疗及抢救程序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减轻器官功能损伤、重建 凝血、抗凝平衡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抗凝治疗应在处理 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与凝血因子的补充同步进行。
A、肝素应用: 肝素应在DIC的早期(高凝期)应用,消耗性低凝期,
病因在短期内不易除去时在补充 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使用。 纤维期不用。
补充凝血因子 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
新鲜血
改善器官功能 給氧、利尿
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检查凝血功能
抗纤溶药物 氨基乙酸、氨基乙酸
抑肽酶
去除病因 处理原发病
针对病因 治疗
血管活性药
肝素应用指征
病因及时去除,或疾病短暂自限,不需要或短期用。 拟手术去除病因、防止术中/后促凝物质入血,可短
临床治疗及抢救程序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一种较为凶险 的并发症,必须提高警惕早期发现、早期 诊断、严格检测、 1、病因治疗:
解除病因是阻止致敏因子进入血液循 环(或叫致敏促凝因素),是治疗的基本 措施。如控制感染,清除宫内异物(胎盘、 死胎),产科及外伤的处理,纠正缺氧, 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