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


定量评估 心理测量
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作出判定和鉴别
心理诊断
二、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一)确定评估目的
1、确定病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什么
2、评估病人有无心理障碍,或行为异常 (二)了解被评估者的一般情况 (三)对重点发现问题、特殊问题进行详
细、深入的了解和评估 (四)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判断

4、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测验的实施条件与程序、计分方法和标准必须 标准化。 测验条件为确保一致,有统一的指导语、测验 内容、评分标准、施测环境和常模。

(三) 心理测验的使用原则
1、标准化原则
2、保密原则 3、客观性原则
(四)心理测验的分类
1、按测量对象分:个别和团体测验 2、按照测量方式分: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 3、按照测量的目的及功能分: (1)能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神经心理测验 (4)临床评定量表 (5)适应性为评定量表 (6)职业咨询测验结构测验 和无结构测验



1、结果比较客观真实
3、应用范围广泛
2、简便、易于操作
4、受护士自然条件制约
5、观察指标不宜定量
(二)行为观察的设计
1、观察情境 2、观察目标行为 3、观察时间 4、观察资料记录 (1)叙述性记录 (3)间隔性记录 (5)特殊事件记录

(2)评定性记录 (4)事件记录
(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3、常模: 是一种可供比较的某种形式的标准量 数。 标准化样本,是建立常模的依据。 常模形式: (1)均数:是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植 (2)标准分:原始分意义非常有限,各测验成 绩之间不具有可比性,而标准分具有可比性。 (3)百分位:更常用 (4)划界分:在筛选中常用 (5)比率:或称商数常模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
因素
怀疑(L) 幻想(M) 世故(N) 忧虑(O) 实验(Q1) 独立(Q2) 自律(Q3) 紧张(Q4)
低分者特征
依赖随和 现实、合乎成规 坦白直率、天真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保守、服从传统 依赖、随群附众 矛盾冲突、不明大体 心平气和
高分者特征
怀疑、刚愎 幻想、狂妄不羁 精明能干、世故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自由、批评激进 自立、当机立断 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紧张困扰

(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2、效度 (1)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 所要测查内容的真实程度,他反映了工具的 有效性、正确性。即某种测验是否测查到了 所要测查的内容?测查到什么程度? (2)反应效度的指标有 ①内容效度 ② 效标效度 ③结构效度。
(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3、常模:是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国内由1983年龚耀先主持修订了成人、儿童 问卷两种,均为88个项目。 北京大学的陈仲庚也建立了EPQ的成人北京 常模,其修订的EPQ有85个项目。 艾森克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主要由 N、 E 、 P 三个维度构成,不同的人格特质在以 上各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组合。这就 是艾森克的多维度人格理论。
被试不能回答的题目数,如超过30 个题目以上,测验结果不可靠。 说谎量表。高分反映防御、掩饰、 天真、思想单纯等。 诈病量表。高分表示任意回答、病 或确系偏执。 修正量表。高分表示被试对测验持 防卫效度。
第四章 心理评估
课时目标
1、了解心理测验的分类、注意事项
2、熟悉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及
适用范围 3、掌握相关名词 、临床常用心理量表 的使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是指应用观察法、心理评估 访谈法和心理学 测验等多种心理 学方法所获得的 信息,对个体某 一心理现象作全 面、系统和深入 的客观描述。
主题, 4、理解和记录的技巧
(三)访谈法的局限性
1、易产生“偏好效应” 2、非结构式访谈的信度和信度很难确定 3、来访者有可能提供不准确消息 4、如果访谈双方之间语言不熟悉易导致理解错 误 5、对环境要求较高

三 、 心理测验法
(一)概念 心理测验: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在标 准情境下,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个人的心理 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一种 测量技术。 特点: 1、标准化,结果客观可信 2、间接性 3、相对性

EPQ由三个人格维度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 N:神经质维度 E:内-外向维度 P:精神质维度 L:掩饰量表
测查情绪稳定性。
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
测查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 格特征。 测查掩饰性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
T为标准分:
T:40~60----中间型 T:30~40或60~70----倾向型 T:30以下或70以上-----典型型
于初中文化以上成人。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
16种根源特质
A乐群性 F兴奋性 L怀疑性 Q1激进性 B聪慧性 G有恒性 M幻想性 Q2独立性 C稳定性 H敢为性 N世故性 Q3自律性 E恃强性 I敏感性 O忧虑性 Q4紧张性
•16种人格因素中,1~3为低分,8~10为高分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
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4个效度量表
1、L 2、F 3、K 4、Q
量表(lie Scale说谎量表) 量表(Fake bad诈病量表) 量表 (Correction scale 修正量表) 量表(无法回答量表)
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效果量表:
1.Q量表 2.L量表 3.F量表
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R.B.Cattell (1905-1998)
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 是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学说,采用 因素分析法编制而成。他认为16个根源特质 是构成人格的内在基础因素,测量这些特质 即可知道个体的人格特征。
16PF普通版本有A、B、C、D四型,A、B是平 行版本,为全本,各有187项;C、D有105项。 我国经典修订:戴忠恒和祝蓓里。适用
测查结果的标准分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任何个体的原始分数便可参照从常模样本得 来的分数分布,找到其在分布中的位置,从 而得知自己是与平均水平一致或者还是高于 或低于平均水平。
常模样本4个条件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要清楚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如性别、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地域等。根据不同的变量来 区分群体,可得到不同的常模。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一般采用随机取样或分层取样的方法 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 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人 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 4、常模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随着时间、地点的变更,常模也必须定期修订
3、行为观察法操作相对简单易行,不受时间、 地点或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制约 缺点:某些现象只出现一次,无法重复观察, 结果易受观察者主观意识和自身水平的影响, 且结果不易客观比较。


二、临床访谈法
访谈:是访谈者与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有 目的的会晤,是访谈者收集信息、终端评 估和治疗干预的疾病沟通手段。 目的: 1、收集用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信息 2、与被访者建立良好关系 3、多有问题的行为逐渐达成一致的理解和 看法 4、对问题提出指导和给予支持
观察法 访谈法
测验法
心理评估的内容和用途 内容:能力水平,如智力高低。
情绪状况,如有无焦虑抑郁。 人格特征,如个性乐观或悲观。
用途:辅助诊断,如智力低下诊断。 疗效评价,如心理功能恢复如何。 人才选拔,如飞行员选拔。 司法鉴定,如是否精神病。 心理咨询,如有无心理问题。
心理评估
定性评估
个案法、访谈法、 观察法、调查法、 作品分析法等
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S.R.Hathaway(1903-)
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 学院的哈萨威和麦克金利在1943年编制,目前 使用的是第二版,MMPI由566个项目组成前399 个项目与临床有关,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 “是”、“否”、“无法回答”的选择。在评定 时,按不同的量表计分。MMPI包括4个效度量表 和10个临床量表。
因素 乐群(A) 聪慧(B) 稳定(C) 恃强(E) 兴奋(F) 有恒(G) 敢为(H) 敏感(I) 低分者特征 缄默孤独 迟钝、学识浅薄 情绪激动 谦逊顺从 严肃审慎 权宜敷衍 畏怯退缩 理智、注重实际 高分者特征 乐群外向 聪慧、富有才识 情绪稳定 好强固执 轻松兴奋 有恒负责 冒险敢为 敏感、感情用事
2、应用心理评估方法的注意事项
(1)掌握心理评估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适用 范围以及方法是否符合自己准备评估的对象 (2)熟练运用各种心理评估的方法及各种分 析评估结果的方法 (3)正确看待评估结果

第二节 临床心理评估基本方法

一、行为观察法
(一)行为观察法的概念
行为观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的条件下,对 个体可观察行为的过程或结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 察记录。 行为观察的特点

第三节 临床常用心理量表的使用
一 、 人格测验 (一) 客观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二) 投射测验 罗夏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一)客观测验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是英国伦敦 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森克夫妇据 人格结构三个维度的理论共同编制 的一种人格测量工具,于 1975 年形 成后被广泛采用。有成人、儿童问 卷两种。
三、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