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质灾害》PPT课件

《中国地质灾害》PPT课件

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时间分布特点:
泥石流爆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 雨的激发(原因)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 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精选ppt
23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
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
死亡60余人失踪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2009年9月7日,暴雨造成菲律宾南部山体滑坡 ,图为营救人员在山精选pp体t 滑坡后实施救援。 21
滑坡、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什么共性?
精选ppt
22
➢ 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成因:
山地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杂、上层岩性相对疏松、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5、灾害的严重后果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因素:(P34 框图2.13 )
人为因素:(P34 框图2.13)
2、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精选ppt
32
板书设计
一、地震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1、中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2、中国的地震特点
精选ppt
12
中对 的比 灾唐 情山 有和 什南 么投 不地 同震
精选ppt
13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自学问题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 4、灾害的严重后果
精选ppt
14
滑坡警示标志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当地时间2010年2月23日印尼山体滑坡已致7人
3、中国的地震分布 特点:东重西轻
4、中国的地震灾情
人员伤亡有所减少
变化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
1、成因 时间: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2、分布
空间:主要分布在山区
精选ppt
33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1、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
精选ppt
精选ppt
4
东经 105度是我 国地质构造 的东西分界 线
①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东少西多
②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
精选ppt
5
区地质灾害的成因?
发现:(1949 —2000 年)人口密度≥400人 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 人口密度200—400人 的地区的10倍;是人 口密度100~200人地 区的100倍。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精选ppt
1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 石流的地理分布。
2.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 特点。
3.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 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案例②——台湾岛“9·21”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南投县发生7.6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这是台湾 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该区有许多活断层,导 致断层沿线地区遭遇灾难性破坏。整个灾区死亡2 329人, 伤8 722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9 909栋,严重破 坏7 575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 美元。此次地震还波及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 区。
①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
②西 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
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
和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具
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
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
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1)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严重 (3)交通运输受干扰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课堂小结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P33)
2、时间分布特点:与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对一致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7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 .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 39 .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 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 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 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7万 人伤残,民房和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54亿 元,灾情之大举世罕见。
精选ppt
27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构造活跃 地形复杂、地表不稳 水源充足、多暴雨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开发山区 破坏植被
建筑物、人、财 产等趋于密集
人为原因
精选ppt
建设者的防范意 识和措施不到位
28
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精选ppt
6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 速上升
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
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
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精人选pp员t 的伤亡减少。
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精选ppt
24
4.地域上的总特点:
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说明:因水动力的性质与地表物质的组合不同, 我国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精选ppt
25
思考: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 泥石流灾害频繁的原因 。
精选ppt
26
(1)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 海拔在500—1 000米左右,是面 积广大的大斜坡。 (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 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结构 复杂,地表结构不稳。 (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雨 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植被破坏 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