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一)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一)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7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2.多工位级进模的送料方式 3.零件形状 4.冲裁力的平衡 1)力求压力中心与模具中心重合,其最大偏移量不超过模具长 度的1/6(或宽度的1/6) 2)多工位级进模往往在冲压过程中产生侧向力,必须分析侧向 力产生部位、大小和方向,采取措施,力求抵消侧向力。
3)合理确定冲裁位置,防止凹模形孔距离太近而影响其强
度。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3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一、条料排样图设计原则
4)为保证条料送进步距的精度,必须设置导正孔,且尽可能
设置在废料上,这样可增大导正直径,使工作更为可靠。
5)有冲孔与落料工序时,冲孔在前,有时可以将已冲孔作导正 孔。 6)制件上的孔位置精度要求高时,在不影响凹模强度前提下, 尽量在同一工位中冲出以便保证制件质量。
12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9.注意条料在送进过程中的阻碍
10.具有侧向冲压时,注意冲压的运动方向 11.当零件外缘或形孔采用切废法分段切除时,应注意各段 间的连接,要十分平直或圆滑,保证被冲零件的质量。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3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一、条料排样图设计原则
1) 合理确定工位数,工位数为分解的各单工序之和。
工位数确定原则是:在不影响凹模强度原则下,工位
数选的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减少累积误差,使冲出的 制件精度高。 2)尽可能考虑材料的利用率,尽量按少、无废料排样,以 便降低制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1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8.正确设置侧刃位置与导正孔 侧刃是用来保证送料步距的。所以,侧刃一般设置在第一工
位。
导正孔与导正销的位置设置,对多工位级进模的精确定位是 非常重要的。 对圆形拉伸件的多工位级进模,一般不设导正。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料精度,可采用误差平均效应的原理来增加导正孔数量。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2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作业: 思考题 P82:
10、12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3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5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6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应用范围:料厚t=0.2~0.4mm 制件一端有弯曲或有几
个方向上有弯曲的场合。 4.双侧载体 特点:条料送进平稳,定位精度高,材料利用率低。一 般均为单排。 应用范围:薄料、制件精度要求高。 料厚t<0.2 mm, 工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位数多(可大于15个)
19
第四节
三、载体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27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8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9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30
第二章
多工位级进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31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4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一、条料排样图设计原则
7)当工序较多时,一般将分离工序安排在前,接着安排弯曲、
拉深等成形工序。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拉深件和弯曲件,应在
成形工序后再安排整形工序,最后安排切断或落料工序。 8)冲制不同形状பைடு நூலகம்尺寸的多孔工序时,尽量把大孔和小孔分开 安排在不同工位,以便修磨时能确保孔距精度。 9)为提高凹模强度及便于模具加工与制造,在冲裁形状复杂的 制件时,可用分断切除方法,即将其分解为单形孔分步进行 冲裁。
法加强载体,防止送料时因条料刚性不足而失稳,既影响制
件的几何形状或尺寸产生误差,还导致送料阻碍,无法实现 冲压过程的自动化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1
第四节
三、载体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6.载体的其它形式 2)在自动冲压时,为了实现精确可靠的送料,可以在导
正孔之间冲出长方孔,采用履带式送料;为了进一步提高送
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主讲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设计多工位级进模时,首先设计条料排样图。因为条料排样图
是设计多工位级进模的重要依据。条料排样图设计得好坏及合理
与否,直接影响到模具设计的成败,因此,排样图设计时应有多 个方案,进行比较、归纳、综合得出最佳方案。
载体作用主要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带料在各工位变形时所产 生的相互影响,顺利地将制件运送到各工位进行冲裁、弯曲
、翻边、拉深、成形等,保证送进稳定,定位准确。因此,
必须保证载体的强度和刚度。 依靠合理选择载体形式来达到既保证送进精度,又提高材 料的利用率。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7
第四节
三、载体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5.中间载体 特点:具有单侧载体和双侧载体的优点,可节省大量的材
料。中间载体适合对称性零件的冲制,最适合对称且两外侧
有弯曲的制件,这样有利于抵消两侧压弯时产生的侧向力。 应用范围:料厚t=0.5~2.0mm 工位数可大于15个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20
第四节
三、载体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6.载体的其它形式 1)在料厚t≤0.1mm的薄料冲压时,可采用压肋和翻边方
1.边料载体 特点:方法简单、可靠、省料(可多件排样)、应用较广。
应用范围:料厚t≥0.2mm , 步距S>20mm。
2.原载体 特点:可多件排样,适合薄料,但需采用拉式送料装置或 张紧机构。 应用范围:料厚t≤0.2mm。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8
第四节
三、载体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3.单侧载体 特点;载体刚性欠佳。增加桥接式载体。
多工位级进模切废后,各段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1)搭接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4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2)平接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5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3)切接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6
第四节
三、载体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5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一、条料排样图设计原则
10)多工位级进模中弯曲件排样与外形尺寸及变形程度有一定
关系,一般以工件的宽度方向作为条料的送进方向。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6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批量 1)企业生产能力不足,生产批量很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排样 ,在模具上提高效率。 2)生产能力与批量相适应时,单排排样较好。
许一副模具冲出的零件的毛刺方向有正有反。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10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7.冲压件的毛刺方向
2)带有弯曲工艺的冲压件,设计条料排样图时,应当使毛刺面 在弯曲件的内侧,这样既使 零件外形美观,又不会使弯曲
部位出现边缘裂纹。
3)如果采用分断切除废料方法,会出现一个冲压件的周边毛刺 方向不一致,这是不允许的,应十分注意。若在排样图设计 时有困难,则可在模具设计时采用倒冲来满足其要求。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8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5.模具结构
6.被加工材料 (1)材料供料状态 (2)加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纤维方向 (4)材料利用率
张家界航院模具教研室
9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二、条料排样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7.冲压件的毛刺方向
1)当冲件图样提出毛刺方向要求时,无论条料排样图是双排 还是多排,应保证多排冲出的零件毛刺方向一致,绝不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