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1)
第4章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1)
29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二:参照广电网络的架构
广电模式跟电信模式的区别一:交互:
通信(Communication):不仅发射塔要向用户终端发送信 息,用户终端也要给发射塔发送信号。
假设现在只有一个用户终端要与发射塔交互信息,发射塔
占用100.000MHz-100.025Mhz的带宽,用户终端需对应地找
会有什么问题?怎么克服?
(2) 对于给定的频率资源,大家如何来共享? 采用什么样的 多址技术, 使得有限的资源能传输更大容量的信息?
(3) 由于移动环境中噪声与干扰的存在, 基站和移动台之 间如何减少噪声,保持有效通信??
5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本章内容展望
(4) 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是用户在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可
31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二:参照广电网络的架构
广电模式跟电信模式的区别二:交互用户信息各不相同:
当一个区域内的用户多增多时,3000个,30000个。。。显然, 这个模式是不足以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的需求的。 设计者· 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降低发射塔的功率,缩小覆盖半径, 这样可以让同一个频段在不同的空间内得到重复利用,称之为空 分复用。 。
27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二:参照广电网络的架构
广电网络的架构:每个城市几乎最高的地方建一个发射塔,
向四面八方发射信号。电视机作为接收终端,接收广电的信号, 并解调出来,就出现了电视画面。
广播电台也采取这种模式。 构想:参照广电网络,。 贝尔移动系统:系统建在高塔上,用大功率的发射机来获得
如果几人同时跟你说话,那么要分辨起来就有点困难,因为他 们的声音都在同一个频段,会相互干扰
不同的电台不能使用相同的频段。既然如此,我们给全球 所有的电台都分配给不同的频段不就行了?
23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一:用无线电台构成一张无线通信网
假设一个电台需要25KHz的频段,全球有20亿人需 要用电台打电话,那么需要25KHz×2×1010 =5×105GHz. 问题三:电磁波的频谱资源有限。
多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多个手机与多个基站
16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4.1 4.2 4.3
电台的梦想-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基站的困惑—点对多点的无线通 信
大哥大-多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
相关技术介绍
4.4
17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 电台的梦想——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千里眼”、顺风耳 古代人民梦想中的通信方式
19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4.1 点到点的无线通信
4.1.1 无线通信组网构想一:无线电 台 4.1.2 无线通信组网构想二:广电网络
20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一:用无线电台构成一张无线通信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无线电台的使用已经很频繁。 既然无线电台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那么给每个人发一个电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三足鼎立。
14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引言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
15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引言
2、无线通信的层面解析
无线通信从层面上有三个层面,包括: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对讲机
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基站和手机
一个广覆盖,一个发射机覆盖2800Km2。
看起来好好的,但贝尔移动系统由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只有
12个频道。
广电模式在电信运营商里怎么就走不通呢?问题出在哪?
28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二:参照广电网络的架构
广电模式跟电信模式的区别一:交互:
广播(Broadcast):只需要发射塔向电视机发射信号,不需 要电视机向发射塔反馈信息。 假设现在在100MHz的频段上给某个电视台分25KHz的带宽 (从100.000MHz-100.025MHz),那么只需要发射塔来占用 这25KHz带宽发射就好了,一就是说一个城市只需要一个发 射源,不会产生干扰。
UMTS WCDMA
cdma 2000 TDSCDMA
9
IMTAdvanced
AMPS
GSM
宽带业务
3GPP
宽带业务
TACS NMT
技 术 驱 动
CDMA IS95 TDMA IS-136
PDC
业务 驱动
用户 驱动
数字技术
话音业务
模拟技术
LTE-TDD LTE-FDD
其它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第 1 章
8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引言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发展至今,从早期的AMPS到现在的LTE-Advanced,
第一代(1G) 上世纪 80年代
第二代(2G) 上世纪 90年代
一共经历了4代。 第三代(3G)
本世纪初期
E3G 本世纪初期
模拟
数字
(l)
IMT2000
26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二:参照广电网络的架构
由于频谱资源的有限,造成了用电台搭建无线通信网的想 法无法实现,但是在1940年那个年代,除了电台,跟通信沾 边的事情也想不到别的。
于是,让我们把时间拨到1985年,这个时候有什么新思路 ——黑白电视 呢?
任意移动。这就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一是当移动用户从一个基站的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 盖区时,如何保证用户通信过程的连续性,即如何实现有效 的越区切换? • 二是用户在移动网络中任意移动,网络如何管理这些用户,
使网络在任何时刻都知道,该用户当前在哪一个地区的哪一
个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引言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二代——数字系统90年代登上舞台。
用户密度急剧增长 数据业务需求不断提高 2G系统手空中接口及网 络能力的限制,难以满足 市场的需求
太慢了
13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引言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2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总结
回顾下前三章讨论了哪些问题?
通信、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概念 模拟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电磁波频谱、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四大效应、三大损耗)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的调制技术
信源编码(有效性)与信道编码(可靠性) 抗衰落的分集技术
另外一个频段,比如说从50.000MHz到50.025MHz的 25KHz带 宽来发射信号(称上行信号),如果第二个用户,第三个用 户。。。。
30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二:参照广电网络的架构
广电模式跟电信模式的区别二:交互用户信息各不相同:
广电:如果只有一个电视台,每个用户看到的台是一样的。当 用户想看第二个电视台的时候,广电就增加一个“频道”,也就 是说增加“100.025MHz到100.050MHz”的带宽,用于承载第二个 电视台的信息——CCTV1-CCTV13。 电信:当出现第二个电信用 户终端的时候,电信的发射 塔也需要增加“100.025MHz 到100.050MHz”的带宽,不 同的是这个终端中户上行也 需要分配相同多的带宽,如 “从50.025MHz到50.050MHz”
21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一:用无线电台构成一张无线通信网
问题一——“任何地点”:发射电报要在任何地点都能收
到,发射功率就得很大。
22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一:用无线电台构成一张无线通信网
问题二:电磁波存在干扰:人说话的频段一般在20-3400Hz,
34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2 基站的困惑-点到多点的无线通信
1、困惑之一:基站下不止一个手机 对于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大要求是“任何人”在 “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入系统,这两个“任何”就意 味着通信系统的容量必须要足够大。 提高系统容量的一个措施是“空分复用”,但仅仅依 靠空分复用还是不够的。
电磁波在同一频段的干扰造成了无线频段资源的有限性,
而无线通信频段资源的有限性则构成了无线通信各种解 决方案的约束
24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第4章 从电台到大哥大
4.1.1 构想一:用无线电台构成一张无线通信网
电磁波谱系列
25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4.1 点到点的无线通信
4.1.1 无线通信组网构想一:无线电 台 4.1.2 无线通信组网构想二:广电网络
基站建设成本高昂, 基站覆盖范围小,电磁传播的路径就要控制地越精确,从 而避免基站直接的干扰,这在实际操作中实现非常难。 基站范围过小,基站数量太多,会造成太多的切换。
6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