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粉刺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及配方设计原则

抗粉刺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及配方设计原则

对快速消费品市场而言,淘宝网、天猫和京东商城是最受欢迎的购物网站,女性仍是网购主要人群,而男性更倾 向于在互联网上选择大件商品。纵观消费项目,生活品质类、健康需求类、年龄细分类、中国传统类、制造乐趣等5 大类成为消费者最核心和主要需求。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43
用于配制防粉刺化妆品的药物 有很多。可针对粉刺形成的不同原 因,在一般化妆品中添加相应的抗粉 刺成分,以阻止粉刺形成或减轻粉刺 症状。例如,可以应用皮脂抑制剂如 雌二醇、雌酮、乙炔雌二醇;角质溶 解、剥离剂如硫磺、水杨酸、间苯二 酚等;杀菌剂如氯苄烷铵、氯化苄甲 基乙氧铵、红霉素、果酸等。
早期的防粉刺化妆品多用硫磺、 间苯二酚等杀菌剂,其在配方中的主 要作用是杀菌、防止继发感染,但不 能使脂肪及黑头粉刺松弛,故效果一 般。近年来,用维生素A酸制成的粉刺 类化妆品,对于提高粉刺治疗效果有 了较大进展,它可以抑制毛囊角化、 增强细胞活力、阻止粉刺的生成,能 够达到特殊的治疗粉刺效果,但其在 配方中的添加量不宜过大。浓度超过 0.2%的维生素A酸敷用时,常使皮肤血 管迅速扩张,出现红斑,产生强烈的 刺激作用,并呈银屑病样皮炎反应; 低浓度使用时,因表层肥厚而没有角质 化改变,对治疗粉刺有较好的效果。 2.2粉刺霜的制作方法
3.小结 防粉刺化妆品是根据青少年发育
的生理特点及粉刺形成的病理原因配 制的,它对饱受粉刺困扰的人群是一
种较为理想的化妆品。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
社会各界和消费者日益重视化妆品的 安全性。利用甘菊、黄春菊、黄芩、 苦参、蛇合草、紫草、细辛、杏仁、 白僵蚕等植物来源的中草药作为防治 痤疮的功效成分,将越来越受到广大 消费者的青睐。建议配方工程师在设 计配方时尽量采用无刺激或低刺激的 天然原料作为主功效成分,使配方更 温和。
丁香:丁香散发的香气中含有丁 香酚,其杀菌能力比石碳酸强5倍以 上,有极好的空气消毒功效,对多种 致病性真菌、球菌、链球菌及肺炎、 痢疾、绿脓、大肠、伤寒等杆菌以及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丁香乙醇提取 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大黄:大黄的有效成分是大黄 素,其抑制厌氧菌的作用略高于甲硝 唑。实验证明,大黄在体内外条件下 均可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烯B的生物合 成,是花生四烯酸酯氧酶的抑制剂, 可以减少痤疮的炎症反应,进而减少 痤疮的皮损疤痕等。
黄芩:黄芩外用可以抑制皮脂腺 中二氢睾酮的生成,并对痤疮杆菌有 良好的杀灭作用。
丹参:丹参的主要作用成分是 丹参酮,它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对痤疮棒状杆菌也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抗雄性激素的作 用。同时,其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细 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可参与痤疮的免
疫调节。
2.抗粉刺化妆品的研制 2.1配方设计原则
Sederma公司开发出了多种抗粉刺 的生化活性物质,如Sebominne SB12, 它是一种抗脂溢杀菌去粉刺活性剂; 另一种是Seboboft,它由聚丙烯酸盐、 多元醇和水混合而成,具有较强的渗 透能力和抗细菌活性,可以减少皮脂 分泌,抵抗表皮的过度角质化和微生 物的大量繁殖,因而具有抗粉刺的作 用。其本身对皮肤刺激性小,并有滋 润皮肤的作用。
形成粉刺的主要原因是毛囊皮脂
腺内的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 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增 殖以及炎症反应等。现代医学认为, 粉刺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毛囊 皮脂腺开口被堵塞是发病机制中的重 要因素。在毛囊闭塞的情况下,痤疮 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在闭塞 的毛囊皮脂腺内部,大量皮脂、脓细 胞破坏毛囊皮脂腺,形成结节、囊肿和 粉瘤,最后破坏皮肤甚至形成疤痕。
随着网络购物的雄起,年轻人成为消费主流。报告显示,63%的网购人群集中在18~30岁,67%的大卖场、超市 的购物者年龄分布在34~49岁。此外,网购消费者家庭收入方面,近30%在3000~5000元。而大卖场、超市的消费 者,家庭收入3000~6000元的占据半壁江山,但以收入划分的购物群体相较平均。
Seppic公司开发的Sepicontrol A5和 Lipacide C&G具有良好的抗粉刺效果。
上海莱博公司推出的抗粉刺原料 有粉刺平合剂A-132和祛痘控油合剂 A-326。
此外,AHAs(α-羟基酸)是一 类从苹果、柠檬和甘蔗等水果中提取 的物质,故又被称为水果酸。其中主 要含乳酸、羟基乙酸和柠檬酸等,具 有加快表皮死细胞脱落、促进表皮细 胞更新、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等功效, 可渗透皮肤毛孔并起到清洁皮肤毛孔
April, 2014
NewTechnologies&Products/新技术新产品
抗粉刺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及配方设计原则
张静 (广州瓷肌化妆品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 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大都发生于青少年时期。根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及粉刺形成的病理原因配制 的防粉刺化妆品,对饱受粉刺困扰的人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化妆品。
的作用,因此对粉刺可起到明显的治 疗效果。 1.3.2传统中草药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 化妆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 视。许多中草药有消炎、止痛、排脓 等作用,对粉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且无副作用。如薏苡仁提取物制成的 粉刺霜具有消炎、排脓、止痛作用, 对治疗面部粉刺、改善皮肤粗糙有良 好效果。海洋生物褐藻等的提取物也 可用作防粉刺的活性物质。目前,利 用甘菊、黄春菊、黄芩、苦参、蛇合 草、紫草、细辛、杏仁、白僵蚕等植物 来源的中草药作为防治痤疮的功效物, 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42 2014年第4期
April, 2014
表1 抗粉刺霜 组分
十六醇 白油 单硬脂酸甘油酯 聚氧乙烯(15)单硬脂酸甘油酯 甘油 维生素A酸 防腐剂、香精 去离子水
质量分数/% 10 10 1.5 2 5 0.05
适量 至100
NewTechnologies&Products/新技术新产品
通过长期的研究,科研人员已逐 步掌握了粉刺的成因,对粉刺的治疗 方法也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目前,抗 痤疮类化妆品已经成为市场上最热销 的产品之一。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 一种完美、速效的粉刺治疗办法。同 时,必须强调的是,痤疮是一种皮肤 病,必须由皮肤科医生来治疗,抗痤 疮类化妆品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
1.抗粉刺化妆品的作用机理 1.1粉刺的发病机制
网购与店铺购物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渠道多样化竞争态势明显。从2008~2012年,购物者去大卖场和超市购物 的频率在下降,2012年较2008年下降近2成,网购光顾率则同比上升210%。值得注意的是,个人护理店和便利店仍 保持较高增长的光顾率,前者光顾率同比上升89%,后者同比光顾率上升92%。可以预见,未来小型自选式购物点将 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表2 抗粉刺露 组分
胶体状硫磺 甘草酸二钾 丙烯酸聚合物 乙醇 二异丙醇胺 卤化碳 防腐剂、香精 去离子水
质量分数/% 0.3 0.2 0.2 10.2 0.2 0.1 适量
至100
聚合物,使之分散均匀;另将卤化 碳溶于乙醇中并将其加入到上述分散 液中,最后加入二异丙醇胺,充分搅 拌。此时,混合液的黏度增高,因使 用了胶体状硫磺,故不会产生沉淀, 质量稳定。Fra bibliotek参考文献
[1] 王培义. 化妆品——原理·配方·生产工艺[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5: 147-148
[2] 董银卯. 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4: 354-369
[3] 裘炳毅. 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2: 1092-1097
目前公认的粉刺发病机制包括四 个环节:1)雄性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 进;2)皮脂分泌受阻,其主要原因又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41
新技术新产品/NewTechnologies&Products
China Cleaning Industry
包括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分泌过度 的皮脂及未及时清除的汗液、灰尘、 病菌、螨虫等阻塞皮脂腺口以及局部 炎症三个方面;3)毛囊皮脂单位中微 生物的作用;4)粉刺的免疫机制。 1.2影响粉刺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化妆品;抗粉刺;机理;配方设计
粉刺或称“痤疮”、“青春 痘”,是青春期男女较普遍存在的皮 肤疾患之一,一般在25~30岁后能自 然痊愈。根据我国最近开展的流行性 病学调查,44.5%的青少年患有痤疮。 粉刺发生于面部、前胸和上背部等皮 脂腺密集、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临 床主要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和 炎性丘疹,严重的可以出现脓疱、结 节和囊肿,有些人愈后还会留下疤 痕、色素沉着。因此,它不仅仅是一 种皮肤烦恼,而且在社交、心理、情 绪方面对患者都有不良影响。
[4] (日)光井武夫等, 张宝旭译. 新化妆品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6.4
[5] 周欣初. 中草药与化妆品[M]. 天津: 天津科技 出版社, 1987.
简讯
AC尼尔森发布《2013年购物者趋势报告》
近日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了《2013年购物者趋势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零售渠道店铺总量比 2012年略有减少,特别是传统渠道的店铺数持续下降,主要因非自选式杂货店、日用品店和饮料冰淇淋店的数量下降 所致,但化妆品店和自选式杂货店的数量仍在增加,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化妆品店持续拓展。大卖场、超市等现代渠 道门店类型的数量逆市增长15%,其中以便利店和小型超市的增长尤为突出。
影响粉刺形成的主要因素大致 有:遗传因素,免疫机制及微量元素 摄入不足,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和消 化功能,空气污染,外用化妆品长期 刺激皮肤并使毛孔堵塞,矿物油类的 接触,长期处在冷热温差较大的空调 环境中等。 1.3常用的抗粉刺原料 1.3.1合成药物
治疗粉刺的口服药有维生素B2、 维生素B6和维生素A、维生素D,它们 都具有减少皮脂分泌的作用。
粉刺霜的基础配方见表1。制 作方法是:水相和油相分别加热到 80~85℃,保温灭菌20min;然后混合 搅拌乳化,降温至65℃时加入维生素 A酸,使其分散均匀;40~45℃时加入 香精,继续搅拌约3min;停止搅拌, 冷却至室温即可包装。 2.3粉刺露的制备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