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本知识简介
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
铁铝酸四钙
水化铁酸一钙
3CaO·Al2O3·6H2O + CaSO4——3CaO·Al2O3·3CaSO4·31H2O
水化铝酸钙
石膏
或3CaO·Al2O3·CaSO4·12H2O
水化硫铝酸钙或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主要水化产物(在完全水化的水泥石中 ):
水化硅酸钙 70%(凝胶) 氢氧化钙 20%(晶体)
是水泥石形成 强度的最主要 化合物
水化铝酸钙(晶体)
水化硫铝酸钙晶体(也称钙矾石)7%
•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其放出的热量称 为水化热。其水化热大,放热的周期也较 长,但大部分(50%以上)热量是在3天 以内。特别是在水泥浆发生凝结、硬化的 初期放出。
凝胶体(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 化钙晶体)
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 毛细孔及凝胶孔
它们在不同时期相对数量的变化,使 水泥石的性质随之而改变。
A A
A
A
D
E
D
A
C D
A
A
A
B
水泥石的结构 A-未水化水泥颗粒; B-胶体粒子(C-S-H等); C-晶体粒子(Ca(OH)2等); D-毛细孔(毛细孔水); E-凝胶孔
2. 水泥细度的影响 直接影响:水化,凝结硬化,强度,干缩及水化热。
越细:凝结速度越快,早期强度越高。但过细——易与空气中的水分 及二氧化碳反应,并且硬化时收缩也较大,且成本高。
3. 拌合加水量的影响 影响硬化水泥石强度的主要因素。
拌合加入水量越大,硬化水泥石中毛细孔就越多。水泥石的强度随其 毛细孔隙率的增加呈线性关系下降,从而强度低。
分子式
简称 含量(%)
硅酸盐 矿物 熔剂矿物
次要成分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游离氧化钙 游离氧化镁
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4CaO·Al2O3·Fe2O3
CaO
MgO
C3S C2S C3A
C4AF
37~60 15~37 7~15
10~18
硅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
我是建筑业的粮食!
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系列
硫酸盐水泥
其他水泥
硅酸盐水泥系列——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 料、一定量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经共同磨细而成。
下述百分含量为混合材料的掺量
硅酸盐系列水泥的分类 通用水泥
硅酸盐水泥系列
硅酸盐水泥(0~5%) 普通水泥(6%~15%) 矿渣水泥( 20~70 %) 火山灰水泥( 20~50 %) 粉煤灰水泥( 20~40 %) 复合水泥( 15~50 %)
水泥石的工程性质(强度和耐久性)决定于水泥石的结构组成,即 水化物的类型 水化物的相对含量(可用水化程度表示) 孔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水灰比——即拌和时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表示
体积率 体积率
1.0
毛细孔 0.8 (毛细孔水)
凝胶孔
0.6
(凝胶孔水)
0.4
凝胶实体 (含晶体水化物)
0.2 未水化水泥
2.水化程度相同而水灰比不同的水泥石结构,水灰比越大,毛细孔所占比例 相对增加,水泥石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三)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1.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是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凝结硬化过程 及产生强度等的主要因素。
硅酸三钙(C3S):Tricalcium sillicate; 硅酸二钙( C2S):Dicalcium sillicate 铝酸三钙( C3A): Tricalcium aluminate; 铁铝酸四钙 (C4AF ):Tetriacalcium aluminoferrie
强生确定了水泥制造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烧窑 的温度必须高到足以使烧块含一定量玻璃体并呈墨绿 色;第二是原料比例必须正确而固定,烧成物内部不 能含过量石灰,水泥硬化后不能开裂。这些条件确保 了“波特兰水泥”质量,解决了阿普斯丁无法解决的 质量不稳定问题。从此,现代水泥生产的基本参数已 被发现。
水泥:是一种多组分的人造矿物粉料,它与水拌和后 成为塑性胶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并能将砂石等材料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水 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在水泥中的相对含量
组成矿物名称
硅酸盐 矿物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熔剂矿 铝酸三钙 物 铁铝酸四钙
次要成 分
游离氧化钙
游离氧化镁
含碱矿物及 玻璃体
分子式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4CaO·Al2O3·Fe
2O3 CaO
MgO
简称
C3S C2S C3A C4A
水泥
主要内容:常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 常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 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
重点内容:硅酸盐水泥矿物成分特点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难 点: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要 求: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矿物成分特点
掌握硅酸盐水泥凝结和硬化 参考资料:《土木工程材料》陈志源
《道路建筑材料》严家伋 《道路建筑材料》孙 凌
F
普通 水泥
52 24 9 9
水泥中的含量(%)
低热 早强 超早强 耐硫酸 水泥 水泥 水泥 盐水泥
41 65 68
57
34 10
23
68
9
2
69
8
13
2.其它成分: 游离CaO、MgO及SO3:其含量过高将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 碱矿物及玻璃体等:其中的Na2O和K2O含量较高时,遇到活性骨料 时,易产生碱——骨料反应,影响混凝土质量。
(2)比表面积法以1kg水泥所具有的比表面积(m2/kg)表示。硅酸盐 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应大于300m2/kg。
凡水泥细度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测定方法:
筛析法:水筛法:
负压筛法(为准)
比表面积法:
规定:
①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比表面 积不小于3000㎡/㎏
C3S C2S C3A C4AF 120 60 320 100 说明:放热出现裂缝(内外温差高达50℃) 应用:水化热大,适于断面尺寸小的预应力砼。(冬 季施工)
应用:
大坝水泥:大体积工程——水化热小 应选低热水泥——C2S含量多。
冬季预应砼施工:水化热大(C3S、C3A) 道路水泥(抗折性好):C3A、C4AF
《公路工程水泥和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道路建筑材料》集中训练试验补充教材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标准 GB175-1999
1824年,英国石匠阿斯浦丁偶然发现 粘土+石灰+水——人造石(波特兰水泥) 特点:强度高、耐久性好、防水、防火。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 匠阿斯普丁(J.Aspdin)获得英国第5022号“波特兰 水泥”专利证书,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 人。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1.水化早期 初始反应期(凝胶膜的生成期)(诱导期) 20℃,3h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2.水化中期,凝结 • 20 ~ 30h,30%的水泥已经水 化 ——包裹膜——增厚
•凝结:水泥加水拌和初期形成具 有可塑性的浆体,然后逐渐变稠 并失去可塑性的过程。
3.水化后期,硬化
专用水泥——专门用于某些工程的水泥,如道路水 泥、中低热水泥、砌筑水泥等。
特性水泥——某种性能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 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彩色水泥、 膨胀水泥等。
水泥粉样
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 普通水泥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类型及代号
1.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
2(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3Ca(OH)2
硅酸三钙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
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Ca(OH)2
硅酸二钙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
铝酸三钙
水化铝酸三钙
2.生产过程
两磨一烧:制备生料(一磨)
煅烧熟料(一烧)
粉磨水泥(二磨)
石灰石 粘土 磨细按比例混合 辅助原料
生料进窑
石膏 熟料煅烧
1450℃
磨细
水泥成品
3.生料
CaO: 62% ~ 67% SiO2 : 20% ~ 24% Al2O3 : 4% ~ 7% Fe2O3: 2.5%~6.0%
生料在窑内经历: 干燥——预热——分解——烧成——冷却
6. 水泥受潮与久存的影响
水泥也不可储存过久 三个月后其强度降低约10 ~ 20% 半年后降低约15 ~ 30% 一年后降低约25 ~ 40% 受潮水泥颗粒——重磨可使其暴露出新鲜表面而恢复部分活性。 对于微结块的水泥,强度约降低10~20%——适当方式压碎后
用于次要工程。 一般,南方水泥置放不能过雨季。
1.0
0.8
毛细孔
(毛细孔水)
0.6 0.4
凝胶孔 (凝胶孔水)
凝胶实体
0.2
(含晶体水化物)
未水化水泥
0 0 0.2 0.4 0.6 0.8 1.0
0 0 0.2 0.4 0.6 0.8 1.0
水化程度
水化程度
(a)
(b)
不同水化程度水泥石的组成
(a)水灰比:0.4;(b)水灰比:0.7
1.水灰比相同时,水化程度愈高,则水化物愈多,而毛细孔和未水化水泥的 量相对减少。水泥石结构密实、强度高、耐久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