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精品教案】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地理精品教案】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老师提供阅读材料,学生分组讨论,加深认识;
2、让学生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
3、要求学生制作一份“保护海洋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海报活动,提高学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鼓励学生思考海洋环境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目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是
A.海洋是生命的摇篮B.海洋是交通的要道
C.海洋是天然制氧厂D.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2.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A.海洋捕捞B.砂矿开采
C.潮汐发电D.海洋航运
3.最原始的生命出现的时间是:
A、近20亿年前B、近30亿年前
C、近40亿年前D、近50亿年前
通过收集、讨论等活动,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
三、
世界关注海洋
共同保护海洋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第50--51页,课前收集“保护海洋环境”的相关资料,在班级上进行交流。
1.为什么越来越注重海洋的开发和保护?
2.赤潮产生原因和对策?
3.海洋环境正遭受哪些破坏,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师总结: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利用是历史的发展必然趋势,但海洋正遭受人类巨大的干预与破坏,所以保护海洋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C、海洋是天然制氧厂D、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七、板书设计
一、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二、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三、保护海洋环境
八、教学反思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人类与海洋标题
人类与海洋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强烈的海洋权益、保护意识。这种意识光靠教材资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让他们在过程中逐渐体会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知道海洋能给人类提供资源和空间,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不当也会对海洋造成破坏,体会到保护海洋的意识,意识到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的意识和参与当地政府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学难点:
海洋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下列不属于利用潮汐能发电的优点的是:
A、储量丰富、再生不竭B、集中在沿海港湾河口、便于开发利用
C、能量稳定D、可以净化海水
5.下列不属于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的是:
A、海洋废弃物污染B、海洋石油污染
C、过度捕捞海洋生物D、海啸
6.下列不属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是:
A、海洋是生命的摇篮B、海洋是交通的要道
多媒体教学环境
收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方面的资料,制作成ppt或其电子作品;收集“保护海洋环境”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你喜欢大海吗?你了解大海吗?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今天我们就了解我们人类与海洋的情况。
问题导入
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二、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49,分组讨论,在班上交流。
1、海洋有哪些资源?
2、在我们生活或生产中,有哪些东西取之于海洋?
3、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是如何看待填海造陆的?
4.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总结:
海洋面积广大,海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之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圣地”、‘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