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转型升级发言稿

企业转型升级发言稿

企业转型升级发言稿企业转型升级发言稿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题召开企业转型升级暨科技创新大会,目的是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以“中小企业进步年”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睢宁“三大目标”实现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压力很大。

但是,全县企业顽强应对,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手段,加快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步伐,较好地应对了宏观形势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对于全县经济发展来说,正是有了这些企业的支撑,全县经济才能在重压之下逆势而上,年年取得新进步,跨入小康社会、冲刺全国百强等奋斗目标也离我们也越来越近。

比如,就全面达小康来说,今年各项指标基本实现达标,只有一项指标有难度,但不影响大局。

就冲刺全国百强来说,XX年睢宁在全国的排名是186位,XX年提升到138位,XX年有望排在120位左右。

就争先进位来说,XX年我县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五项指标又实现成功进位。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进了3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全县广大企业家的辛勤付出。

在这里,我代表县四套班子,向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县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实践证明,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走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之路,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全力进取。

在昨天召开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会议上,我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两个方面的结合:即对外招商与对内裂变”。

这里的对内裂变,就是立足现有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在推进企业外延式扩张,延伸企业生产领域的同时,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内涵式增长,促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在睢宁,转型升级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我们也是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推进。

而且专题召开企业转型升级会议,这还是第一次,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转型升级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现有企业的关心关爱,更寄托着对现有企业裂变成长的期盼期待。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概括起来就是十二个字:“内外双修”、“软硬并重”、“上下加力”。

第一,“内外双修”:就是要实现对内提质量,对外强优势。

首先,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是“对内提质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产业培育计划”,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科技贡献率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县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比重还不够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综合效益都亟待提升。

因此,在年初的县委全委会和经济工作会上,我们立足睢宁实际,提出了“扩总量、重效益,优结构、促转型,顺民意、惠民生”的总要求,就是既要保证发展速度,加快总量的扩张,又要通过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提升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确保发展质的提升。

另外,近一段时期,雾霾天气、污染等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说到底还是发展质量的问题。

因此,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减轻环保压力,顺应群众期待和期盼的需要。

其次,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是“对外强优势”的根本路径。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外需不振对制造业等工业经济,将持续影响。

同时,国内形势受政策、市场等影响,纺织、机械等部分主导行业仍没走出低谷,市场低位徘徊,增长可能放缓。

但是,区域发展竞争并没有因为宏观形势的影响而放缓,反而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在寻求弯道超越的机会,卯足了干劲往前冲。

而对于睢宁来说,发展靠什么,就是一个个企业。

因此,我们没有选择,必须振奋精神,大胆创新,先人一步,积极抢抓信息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变资源环境、生产要素等倒逼压力为转型升级动力,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放大睢宁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发展的逆势赶超。

第二,“软硬并重”:就是既要提升硬实力,更要提升软实力。

一要提升企业硬实力。

所谓硬实力,就是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所需的硬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条件。

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科技孵化器、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园区载体等。

提升企业硬实力,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对于传统产业,要通过改造提升,实现由弱变强、由小变大。

要通过技术改造、退城入园、科技孵化等手段,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天虹纺织、龙英科技、星星家电、兴宁皮业、千百度鞋业等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倾斜。

要加强对企业引进先进装备的奖励力度,激励企业提升硬件设施的积极性。

积极开展各类科技专项扶持工作,鼓励企业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

积极推行节能清洁生产,逐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的关联性和集约性,打造一批产品结构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骨干企业。

全面优化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进一步巩固纺织服装、白色家电、金属机电、皮革皮具等产业,在我县工业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主导地位。

其次,对于新兴产业,要通过外招内培,实现规模提升、体系健全。

要大力推进“四招四引”,强化招商选资,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

加快日本大鸟机工株式会社数控机床、苏博瑞光电长晶设备和LED封装、国华风电、海润光伏、天阳聚合物树脂、九旭抗肿瘤新药等高端项目的落地投产,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完善新兴产业体系。

要在全县精心挑选正启电器、瑞德铝业等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积极向上申报,逐步形成具有睢宁特色、勇立时代前沿、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体系。

再次,对于设施载体,要通过加大投入,实现功能提升、平台提优。

坚持把“壮大园区经济,推进争优升格”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驱动、资源集约节约、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功能,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的设施条件,打造优越的载体平台。

加快航道升级和千万吨级港口、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古黄河公路等项目建设,完善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转型发展,为优化工业布局提供基础支撑。

二要提升企业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就是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所需的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条件。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条件,比硬性条件还要重要,包括体制机制、理念认识、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以及创新氛围等。

要提升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软实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的“转型升级”,也就是“人”的思想认识,以及观念的转变。

这里的“人”,包括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也包括我们的各级干部。

推进企业软实力的提升,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提升企业家素质,培育企业家精神。

这主要包括企业家的经营视野、知识水平、决策能力、创新意识、管理艺术等。

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要创造条件,通过业务培训、专家讲座、政策学习、外出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开阔企业家的视野、增长企业家的见识,强化企业家尤其是本土企业家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经营决策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经营有大视野、决策有大气魄、管理有大心胸的企业家队伍,增强企业家驾驭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以及推动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开拓能力。

要鼓励企业家向国内外、省内外知名企业家学习,敢想能干、善思会干,紧扣时代脉搏,大胆改革创新,创造辉煌业绩,积极回报社会。

其次,要提升人才素质,强化人才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要重点引进培养科技、管理、营销等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组织人事部门要强化人才服务,创新载体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要科学制定人才工作计划,鼓励大族粤铭、第五制药、远鸿食品等更多企业,申报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帮助企业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要支持引导全县龙头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发展需求,完善人才计划,积极把懂技术、懂管理、懂财务、懂市场的职业经理人等高素质人才,引进来、使用好、留得住。

再次,要强化企业管理,塑造企业文化。

管理是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

先进的企业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

各镇 (园区)、各部门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支持帮助企业应用现代管理制度,规范内部运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要引导企业培育符合行业特点、尊重和依靠员工的企业文化,凝聚人、规范人、塑造人,增强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要引导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品牌创建,培育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推动“睢宁制造”向“睢宁创造”转变。

鼓励企业凭借产品质量、公司信誉和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口碑,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上下加力”:“上”就是强化政策扶持,“下”就是创新优化服务。

对于政府来说,要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抓引导、抓扶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睢宁县繁荣金融推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扶持企业优化产能、发展壮大,并通过举办“金融大集”、政银企对接等活动,为企业平稳运行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了苏醇酒业、惠利隆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规模扩张。

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下发了《XX年睢宁县百亿元和五十亿元产业 (企业)培育方案》、《XX年睢宁县中小企业进步年活动方案》等几个文件,根本目的还是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由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

在今年出台的文件中,我们不但明确了XX年全县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培育计划、奋斗目标和系列保障措施,而且分产业确立了今年将要实施的重点项目,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今天会议下发的《XX年睢宁县中小企业进步年奖励办法》中,我们不但扩大了奖励范围,而且大幅提高了奖励标准。

比如,在奖励范围上,更加突出税收贡献和“百十亿企业上台阶奖”、技改升级奖、技术创新奖、品牌创建将等支持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奖项,这种力度在睢宁也是前所未有。

在推进现有企业的扶持和引导上,希望镇(园区)、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在落实政策措施上出实招、求实效,既要把政策落实好,落到关键处,又要创新举措,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益和水平。

同时,在扎实做好县级层面扶持政策落实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上级有关政策文件,围绕企业需求,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项目等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步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