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例5

解决问题例5

课题:解决问题例5
单位及姓名: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谭素连
编号:3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7页
【教学目标】1、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
8+2 9+4 9+5 7+3 8+3
(设计意图:巩固计算练习,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出示例5(如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表演吗?
生:喜欢。

师: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那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1:我发现分成两排,第一排(前排)有8人,第二排(后排)有7人。

生2:我发现有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生3:我发现有1个男生戴头套,其他的没戴。

生4:……
师:那一共有多少人呢?怎么样解答?
生1:用加法计算,8+7=15(人)。

(教师板书)
生2:我也用加法算,9+6=15(人)。

(教师板书)
生3:我也用加法算,1+14=15(人)(教师板书)
…….
师:同学们真棒!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什么呢?
生1::算式不同,但我们计算结果相同。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问题!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所以大家都要善于观察,多动脑筋,一定把问题解决。

2、出示课本P97页做一做。

(1)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天鹅在湖上游泳做游戏。

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天鹅?(文字与声音同步)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a请各组代表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算出得数。

b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天鹅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
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天鹅?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天鹅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天鹅分成白天鹅和黑天鹅两部分。

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天鹅的只数(8只)和黑天鹅的只数(6只)。

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8+6=14(只)。

3、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99页上面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2)独立填写算式。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a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舞台上小朋友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人”的问题?
b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

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

c交流。

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

比如:戴帽子有9人、没戴帽子有5人。

用9加5算出人的总个数。

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5=14(人)。

(5)强化认识。

让学生看着8+6=14(只)、9+5=14(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

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不同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99页上第2题,看谁算得都对。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

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及时纠正。

若出现错误,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

2.完成书本P99页第三题
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学生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效果良好。

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

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由于给时间充足学生思考,课堂开放,学生能发现好多不同的数学信息,所以能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但讲解过程中,课堂过于开放,人数多,学生不愿听别人讲。

同时,有小部分学生没开动脑筋,不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信息。

相关主题